一、端午节的诗歌
1、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2、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3、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4、端午是奶奶翻出破旧的针线包袱,
5、秦兵破郢金瓯碎,屈子舍生故土禋。
6、端午是挎着书包的孩童,
7、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8、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9、本期策划:卓成紫气东来;责编:俊豪;
10、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1、乌云遮住太阳险峰档住笑颜
12、整饬法规革弊害,推行美政济苍生。
13、《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三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14、《端午即事》(南宋·文天祥)
15、赏析: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1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7、风,吹拂着他的长须,
18、滋兰树蕙畹畦秀,践礼励耕荊楚兴。
19、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20、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二、端午节的诗歌怎么写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
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4、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5、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7、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8、题目中的“应制”二字,不但表明本诗是遵照皇帝的命令写的,而且也透漏出其“打球”“射柳”的盛大活动,也是明朝皇帝亲自参与的皇家端午节“大戏”。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1、不一会儿就来到屈原身边
12、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13、也会有别样的情伤思念悠长,端午安康!
14、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15、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1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7、何国芬,民权土沟村人,现在内蒙包头,铁路工人,端午时节,思念家乡,有感而写,第一次发稿,劳烦指正!
18、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9、奴娇(宋•张榘)
20、雄黄酒,洒庭户,
三、端午节的诗歌小学生
1、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文/袁俊厚何国芬编/大靖明月
3、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4、几千年地存在,
5、青箬,又裹紧丹心及馨荣
6、为中华崛起再加油啊——
7、(卓成作于2022年5月30日)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9、与端午节日有关的诗词:端午日唐代: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唐代: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12、便和爱国诗人屈原有了不解之缘
13、让《楚辞》心随国度开画撼地动天的传承繁衍
14、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15、诗写作者作为刺史亲自“揭竿命爵”,主持“风俗如狂”的端午节划龙舟大赛。其第三句中的“灵均”,来自《离骚》之“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指屈原。刘禹锡为此诗自注说:“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这里,刘禹锡表达的意思是,彩绘龙舟,端午竞渡的风俗来自于人们对于屈原深切哀思和庄重祭祀的风俗。而诗歌之“招屈亭”,正是设在沅江岸边为屈原招魂、让他年年魂兮归来接受祭祀的亭子。
16、(篇二)小学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17、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8、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19、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20、于是泪雨纷纷哭声撼地动天
四、端午节的诗歌自创
1、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3、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4、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5、和端午 (宋 张耒)
6、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7、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8、《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1、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12、《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
13、楚国诗人屈原跳汨罗江自尽
14、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16、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8、秉性无私比天地,闭心自慎辨虚真。
19、(图为龙城太原横跨汾河的美丽漪汾桥)
2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五、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
1、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2、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3、菩萨蛮 (宋 陈义)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
6、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8、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
9、终因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为国躯捐
10、后人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1、作者:现代诗歌网作者合集原创
1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13、永世讴歌屈原一腔爱国情怀
14、“粽香悠悠话端午”主题诗歌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关于端午的知识,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各种习俗,感悟到了民族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屈原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热情。
15、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16、纵使有满腔热血报国无望
17、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18、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9、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名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20、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六、端午节的诗歌
1、原谅我没找来100首·········
2、家家户户过端午。
3、抛向水天。这一刻泪如雨下
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5、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6、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7、流芳百世千年......
8、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9、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陕西)
10、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1、吃粽子,祭奠英魂表哀思
12、叹十常八欲磨还缺。
1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4、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5、有关端午节的诗词名句有以下例子。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1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7、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18、后遭贵族排挤诽谤至汉北沅湘流放
19、端午(唐•李隆基)
20、爱流泪与不爱流泪的日子
1、赏析: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2、诉说一个千年不倒的英魂
3、桃儿红,杏儿黄;五月是端阳;
4、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5、所有投稿作品文责自负;
6、重五吃大蒜, 读书做高官。
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8、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9、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的一首诗词。此时已是仲夏,盐梅佐酒,与众人共饮。祝百姓们越来越好,众大臣共同辅佐创造昌明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这么忠贞不那么后世子孙一定会福泽绵延。
10、滔天的浪涛。无奈裹挟愤怒
11、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3、端午(宋 文天祥)
14、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5、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16、忠心难报愁膺臆,壮志未酬泪满襟。
17、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18、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20、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1、只为告慰那个忠贞的灵魂
2、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卓成朗诵作品精选畅谈青少年时期的阅读
4、诞自皇族声势烜,峨冠博带一精英。
5、捭阖椽笔成骚体,撰著华章媲诗经。
6、神圣的戴在孙子们的手腕上。
7、朝入宫门遭谮诟,夕逐荒野陷悲辛。
8、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9、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