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短成语故事
1、一秒看出你的性格和家庭!
2、发动你们的小脑瓜好好想想这是形容什么呢?可以在评论区把猜出的答案写出来哦,我们会在第二天公布答案哦!
3、适用话题:阅读、专注、持之以恒等
4、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后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也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了。
5、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是都有规律可循。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掌握一项技能,就得探究它的规律。但仅探究规律还不够。庖丁解牛不仅完全了解牛的构造,还懂得在筋骨交错处提高警惕,避免让刀碰上骨头,“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如果不按规律办事,不知道拐弯,那么结果只能是拼着力气却砍坏了解牛的刀。所以,掌握了规律之后,我们还要懂得按规律办事。
6、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
7、有一个人叫狙(jū)公,喜欢猴子。他养了一大群猴子,那些猴子都能听懂他的话。狙公为了养猴子,把家产几乎花光了,后来实在供不起了,只好对猴子说:“我给你们吃栗子,每天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朝三暮四),你们看怎么样?”猴子都不满意起来,又是跳,又是叫。
8、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9、宋朝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贾黄中,他五岁起跟父亲读书。
10、春秋时期没有纸,字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11、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12、当然,小明同学的错误属于夸张型,但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成语,别说像小明这样的低年级学生,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也会用错。
13、颜渊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儒客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yǎn)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14、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ɡuì),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一同参战。
15、“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16、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17、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近的两地。
18、适用话题:毅力、忍辱负重、自我激励、坚持等
19、我们需要不确定性,命运也始终赋予我们不确定性。“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相当常用的短语,告知了我们命运的俏皮。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从文,他们命运的改变是他们自己面对不确定性而做出的选择。对很多人而言,他们是被不确定的命运逼着走上一条和理想完全不同的道路,可是在那条道路上他们依旧可以走得很精彩。
20、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二、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0–100字
1、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成语一《杞人忧天》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2、(成语故事)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宋高宗、秦桧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斩下他的人头悬挂城门示众,然后诛杀金国使者。否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
3、草船借箭
4、鸡鸣狗叫的典故出自先秦时期,孟尝君有两个门客,一个擅长学鸡叫,一个擅长学狗叫。狗叫帮孟尝君盗取东西,后来孟尝君逃出秦国时,城门未开,后有追兵,鸡鸣学鸡叫,守城人听到鸡叫打开城门,顺利逃跑。
5、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中,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唐朝的李密有一首《淮阳感怀》诗,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史。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6、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7、“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8、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9、(汉语拼音)zhāosānmùsì
10、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11、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bai。
12、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见他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禹,他对禹说:“大禹啊,你是一个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是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职位的。”
13、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大明》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14、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
15、唐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他迁怒于医官,以“用药无效”的罪名将韩宗召、康仲殷及两家族人300多人全部投入监狱,宰相兼刑部侍郎刘瞻上书劝谏,认为他们已经尽力,这是祸从天降,惩罚没有犯罪的人。刘瞻因此被贬为康州刺史。
16、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17、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18、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19、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他们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一摸。
20、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三、简短成语故事20个30字
1、赏偶一碗米,创作更积极
2、呆若木鸡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的斗鸡!
3、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在里面欢快的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看见了大叫说“不好啦,城门失火了,快跑吧!”
4、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5、(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6、大头爸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情之前,心中已有了全面的考虑,或有了成功的把握。所以,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应该向文与可学习,在做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啊。
7、从此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8、南朝时期,文学家谢灵运做永嘉太守时,经常游山玩水,写诗作赋,深得文帝的赏识。他因此骄傲地说:“天下的文才总共有一石,曹植占其中的八斗,我占一斗,其余的人合占一斗。”
9、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10、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11、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12、赵胜听了这一番话,知道赵奢是个有才干的人,于是就在赵惠文王面前建议提拔赵奢。赵惠文王听从了赵胜的建议,任命赵奢为统管全国赋税的官吏。从此,赵国的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国库得到了充实。
13、笑比河清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14、相传楚庄王即位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庄王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并成为春秋五霸主之一。
15、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幽谷采莲9》
16、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17、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18、梁商死后,汉顺帝任命梁冀为大将军。接着,顺帝也死去,梁冀为了掌握朝政大权,强行把年仅八岁的刘缵立为皇帝、这就是汉质帝。质帝虽然年幼,但很聪明。他见梁冀骄横,有一次召见群臣时,看着梁冀说:“这位是跋扈将军!”“跋扈”,是霸道、不讲理的意思;梁冀听到质帝这样责骂,恨透了他,他命手下人把毒酒加入饼里。质帝吃了,当天就死去。
19、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水火奇功7》
20、今天是成语故事时间,大头爸爸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是“胸有成竹”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四、简短成语故事
1、包拯任开封府府尹时,因为是京城,很不好管理。按以前的规定,百姓告状要先写状子,再托府吏传进来。包拯破了这个规矩,大开府门,让老百姓直接到堂上来陈述,这样官吏再也做不了手脚。一次,开封发大水,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调查,原因是许多权贵在疏通的河道上筑了许多花园、亭台。包拯限期他们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还拿出一张地契,说那块地是他的。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伪造的。包拯马上拆了他的花园,并奏明仁宗皇帝。后来大水就退了。
2、关注6~12岁小学阶段儿童,“安全、学习、娱乐、生活、品行、健康”六大方面家庭教育文章每日与您分享。
3、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4、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5、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6、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7、每天两分钟,积累丰富知识
8、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
9、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10、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11、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巧夺如意11》
12、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13、后来赵括果然代替廉颇做了大将军,长平一战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被消灭,赵括自己也战死了。
14、(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5、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16、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17、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18、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魏王还是一脸茫然。
19、不久之后,有个叫王琨的人就任吴兴太守。他早就听说过吴庆之的贤名,便决定请他出来,担任“功曹”的官职。可是,吴庆之不愿再参加政治活动。所以,尽管王琨开出的条件优厚,都没能说服他。王琨不甘心轻易放弃,找机会又与吴庆之谈起来做官这件事。吴庆之对王琨说:“我一向资质鲁钝,实在不懂什么官场规矩,只因为从前有个太守看得起我,所以,才勉强出来替他奔走了一段时间。如果你还是要我,那简直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把鸟放在水里,把鱼养在树上)!”吴庆之说完后,连告辞都没说一声拔腿就跑。王琨急忙跟在后面追赶。但是,出门以后,只见前面扬起漫天的尘土,吴庆之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20、刻舟求剑的寓意:刻舟求剑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五、简短成语故事30字
1、故事:在东汉末年,朝政的大权落在了董卓的手上。董卓这个人骄横跋扈,出入宫廷敢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2、春秋时,有一位着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3、战国时,有个叫田子方的人,受到魏文侯的礼遇。魏国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驻守中山。太子击外出,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便让田子方的车先过去,田子方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4、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巍峨的高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好像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伯牙弹琴所思,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
5、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6、拔苗助长
7、有一次,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就按他的身材高度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晏婴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我是出使楚国,请问楚国是个狗国吗?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应当请我从城门出入。”楚王听说了这番话,只好让大开城门请他进来。
8、故事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用来指勤学苦读,说明了古人为了获得知识和智慧与贫困作斗争的精神。这种刻苦读书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敬重和学习的。囊萤映雪的典故让车胤和孙康成为用功读书的模范。
9、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
10、人民日报曾经在微博上发布过“10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比如不情之请、胸无城府、歌功颂德、不绝如缕、八面玲珑……其实光看光背,是不容易记住的,如何正确使用成语,是需要一套方法和逻辑的。
11、(释义)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12、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13、(出自):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14、此地无银三百两从前有个人有三百两银子,他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就埋在自家院子里,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的木牌插在地面上。隔壁王二看到后,偷走了银子。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是他偷的,他在旁边也立了块牌子:“隔壁王二不曾偷”。本来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由于做事愚蠢,想隐瞒的事情反而被彻底暴露。
15、(释义)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16、另据《后汉书·赵咨传》记载:赵咨受命为“东海相”,上任时经过荥阳。荥阳县令曹嵩等候在路口,专诚迎接他,因他俩原本相识,想请他在荥阳稍事停留,彼此谈谈。但赵咨见了曹嵩,连车也不下就走了。曹嵩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不料赵咨的车子走得挺快,一会儿就“望尘莫及”了。
17、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酒酣心冰8》
18、万物被他瞧一瞧,远变近来小变大。
19、适用话题:反复实践、努力、掌握规律等
20、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们三个人臭气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而妈妈却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六、简短成语故事
1、(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
2、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3、十一岁那年,萧纲被任命为宜惠将军、丹阳尹,开始处理郡里的各种事务。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因为读的书多,知识广博,因此处理事务有条不紊,颇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