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佛家经典禅语因果(精选文案134句)

一、佛家经典禅语

1、佛不般涅槃,正法亦不灭,为利众生故,示现有灭尽。

2、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3、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5、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6、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7、经典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8、踏破铁鞋无觅处,觅的是什么物事?只要有形有限之物,总可觅到也。印度不到中国到,今日不到明日到,总有觅到时也。可见所觅之物非有形有限之物也,即非哲学上形而下之物也。得来全不费工夫,得的是什么物事?纵使吃饭喝茶,也要手举口张,岂能全无工夫?可见此非身外之物!圣人云:反身而成,乐莫大焉。古先曰:当下即是。是的即所谓佛性也。此两句为指点佛性语。

9、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0、经典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1、不要把生活活得那么复杂,生活的精彩不是炫目的“炫”,而是简单的“简”。一颗平和心、一件平常事,做好自己的一个平凡人,在放下中快乐,不必要在迷惑中艰难。

12、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3、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磨练成就成长创造!

14、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5、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无缺。

16、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8、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19、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0、何为修行?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忏悔,这就是修行啦。

二、佛家经典禅语因果

1、点一下↑↑↑↑↑↑结缘

2、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3、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4、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5、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6、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7、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8、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9、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

10、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11、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12、经典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13、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14、“蝉”,音即“禅”,意即“知了”,知行明止,了却烦恼。

15、人生美好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独,是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是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

16、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17、不要因为他人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身心!

18、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

19、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劝人向善的基础,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三、佛家经典禅语欲望

1、《杂阿含经》曰:“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内六贼者,譬六爱欲。”《涅槃经》曰:“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佛家有“六根不净”、“六尘”等说法,意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到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才能形成认识。“家贼”说的是“六根”(即“内六贼”)。因为与人身密不可分,所以可以称为“家”或者“内”;又因为“六根”常难清净,所以又可称为“贼”,即蒙蔽、窃取人的自心自性,使人陷于“六尘”(外六贼)而不能超脱。

2、金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漫悠悠。

3、经典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4、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5、给别人留点空间,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这个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别人有路可走,你才不会陷入绝境。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7、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8、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实际上却过得潇洒快活。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好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好的活法。

10、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1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12、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13、点击蓝字领取虎年祈福平安符

1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16、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17、所有的病患,医生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难渡。

1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20、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四、佛家经典禅语福报

1、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2、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驱烦恼的初步功夫。

3、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要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要自傲。就这样,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不空不著内蕴悲心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6、心安,是活着的美。哪怕平凡普通一无是处,哪怕身无分文处境窘迫,哪怕负重跋涉苟延残喘,可我们毕竟活着,白日能够经历风雨,夜晚可以编织梦幻,还有爱你的人陪伴,还能寻找那些零星的快乐。所以,淡看世间浮云,淡薄是非得失,简单、坦荡、真切、平静、透彻、无争,这就是福。

7、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同时,人世间充满着诱惑,人太过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如果人能够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毕竟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9、学佛不是求得死后安慰,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解脱和超越!

10、并非有钱即快乐,问心无愧心安。

11、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12、僧问:如何是涅槃?石头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13、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禅语,无论你信佛还是不信,都可依此来照见自己内心,纯净的自己。至少能让自己心灵能够平静,常有敬畏之心,常有感恩之心,常有仁爱之心。

14、(免费结缘)楞严咒护身符

15、经典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6、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17、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

18、态度决定了环境的好坏,为了自己不抑郁,首先做到不忧虑。忧虑是一种心态,抑郁是一种病症。

19、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20、滋味浓厚者,减三分让人尝。这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五、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

1、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人生是一种减法,减去多余的奢求,减去过多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减去不必要的争斗,减去不必要的烦恼,减去那些是非的牵绊,减去那些爱恨的纠缠,还人生一场轻松和洒脱,也让人生多一份自由和幸福。

3、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所谓”戒定慧“是也。

4、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5、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学着放下的过程。很多事,你经历过后,回头再看,那些你越是放不下的东西,也往往对你伤害越深。很多时候,如果你还看不开、放不下,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只是因为你经历得还不够。你内心所有的执着,现实终都会一刀一刀将之消解,你每一次的抗拒,得到的就是你所感知的疼痛。

6、人生就象一个球,无论如何滚来滚去,总有在一个点上停止的时候。

7、经典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10、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11、“蝉”是一种境界,唐虞世南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2、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3、人生追求富贵快乐,必备五个要素:不杀生而培慈爱;不偷盗而富义气;不邪淫而重礼义;不妄语而有信用;不酗酒而造诸善。

14、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1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6、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动念头就先发现别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动念头就先想到别人的优点,正是自己莫大的优点。

17、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18、智慧的人,努力地了解自己。

19、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20、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

六、佛家经典禅语

1、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为乐。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可说。

4、冲动是魔鬼,说话要先想清楚再说,做事要先考虑好后果再做。做与说前先思考就可以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减少自己事过之后的悔憾。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因为,轮回的路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5、问禅师:当我与他人有矛盾时,我好心退让,他人不但不会看到宽容,相反还会觉得我很懦弱好欺负,真让我难过!禅师问:你拿出宽容是为了让别人感恩你的么?我说:也不是,我只是不想让人嘲笑懦弱。禅师微笑道:表面的激烈是由于内心的单薄,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6、修行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此;

7、佛语有云:九九归终成正果。

8、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9、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10、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

11、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2、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13、经典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4、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15、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6、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17、中国大智慧分享平台,企业管理运营智慧聚集地

18、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9、包容就是忘却,学会忘却生活才会快乐;宽容就是忍耐,忍耐能使灵魂安宁,退一步,天宽,地宽。

20、佛问:生命在几间?僧答:数日间;佛复问一僧,答曰:饭食间;佛又问一僧,此僧答:生命在呼吸间。佛曰:善哉,这才是生命。

1、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2、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3、(免费领取)精美抄经本

4、人生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怀。

5、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7、一佛名为“大无畏”,度人时叫做“施无畏”。无畏有五: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8、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9、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10、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11、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三即三毒:贪嗔痴)。

12、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13、这句出自《大品般若经》。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14、君子能忍,必成大器。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诸行性相,悉皆无常。诸行是常,无有是处。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白云无心,真如佛性。

上一篇上一篇:名人名言大全经典摘抄(精选文案125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