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谭嗣同名言
1、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甚。行百里者半有志当世之务者内,不可不戒,不可不容勉。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甚。行百里者半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出自:清·梁启超《成败》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2、谭嗣同名言 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3、谭嗣同的书法名言有: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4、浙江宁波人。南宋临济宗僧侣,后东渡日本,为日本无学派(佛光派)始祖。1237年在杭州浄慈寺出家。约1240年左右,拜无准师范为师,后来继承了他的衣钵。1262年,迁居东湖的白云庵。1275年,元军入侵南宋,避难于温州的能仁寺。元军包围寺院,要杀死无学。无学临危不乱,作《临刃偈》一首:“乾坤孤筇卓无地,喜得入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元军听后,默然退去。1278年,日本建长寺住持兰溪道隆圆寂。应邀东渡日本,担任建长寺住持。浙江文化和生活习俗在日本开始被效法,禅宗浸润日本人的生活,无学祖元功不可没。1286年圆寂于建长寺,谥号佛光国师。作有《佛光国师语录》。
5、在宣传变法维新的路上,她与他并肩作战,志同道合。
6、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
7、她以乐羊子妻自居,支持他上下求索。
8、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中的英雄,在国家危机,各人维难人时候,他用自己的鲜血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9、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商君书》
10、公主病丨自恋狂丨恶作剧丨时务学堂老师
11、言行相符,始终如一。——(南朝)梁简文帝
12、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荫。为学莫重于尊师。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夫心力大者,无不可为。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古而可好,又何必为今人哉。不骄才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世人妄逐既逝之荣辱得丧,执之以为哀乐。过驹不留,而坠甑犹顾。访僧入孤寺,一径苍苔深。寒磬秋花落,承尘破纸吟。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
13、9月27日,在位于荷花街道的谭嗣同墓周边,杂树杂草已清除干净,一条步行道从谭嗣同墓延伸到其夫人李闰墓地。而在墓地下方广场附近,则修建了一处公共卫生间,广场至墓地的石道也已修葺一新。
14、本期节目,涉及大量宗教和历史相关知识,我们做了部分梳理,方便大家理解。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15、办报讲学让谭嗣同名扬天下,光绪皇帝要亲自召见这位“新政人才”。
16、谭嗣同遇害,谭继洵也被连坐革职,勒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软禁)。终,这位老人为自己儿子的死写下了名句: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此时的他认为,对于儿子是对是错,只有留在千秋之后去评说了。
17、原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此外,为加强对谭嗣同故居、祠的保护和利用,今年10月8日起将对谭嗣同故居、祠进行关闭维修保护,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恢复对外开放。
19、丁一达丨肝胆何处:吊谭嗣同兼谈其他
20、谭嗣同(1865年一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嗣同创办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6月,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谭嗣同被推荐,奉召入京,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开始参与新政,实行变法。变法失败后,被杀害。
二、
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2、江苏扬州人。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原名赵凤翱,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在无声片《琵琶春怨》中饰演纨绔子弟,从而开始了电影生涯。赵丹一生主演《十字街头》、《中华儿女》、《武训传》、《海魂》、《乌鸦与麻雀》、《林则徐》、《烈火中永生》等多部影片。“文化大革命”期间,赵丹受到冲击,入狱五年。1977年,专案组宣布恢复他中共党员的组织生活。1980年10月10日,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
3、9月24日,谭嗣同在北京的浏阳会馆被捕。狱中,谭嗣同潇洒无惧,留下了辉耀千秋的《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5、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6、博参中西岂杂糅:谭嗣同的阅读史
7、或雄或雌,或白或黑,或荣或辱,各有对待,不能相通,则我道葢几于穷,而我之有知有守亦不一矣。知者归清,守者归浊,两术剖分,各归其肖,游环中者可知已。
8、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9、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必背必默写知识汇总
10、班马肃清霜,严城暮色凉。镫青一电瞬,剑碧两龙长。调角急如语,寒星动有芒。遥怜诸将士,雪夜戍氐羌。
11、1897年3月,谭嗣同发起成立金陵测量会,旨在测绘地图与天体。他为学会购置天文镜、子午仪、经纬仪、纪限仪等大量科技仪器,亲撰章程,分门别类。十月,经元善于上海创办近代第一所女学堂,谭嗣同为夫人李闰向女学堂“捐款百金,名标第一”。为此,李闰名列中国女学会倡办董事。
12、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1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4、张玉亮丨谭嗣同著述新考
15、谭嗣同就义前用煤屑在墙上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6、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
17、出自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18、张玉亮丨谭嗣同著述版本及刊行考述
1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0、临终时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三、
1、(墓地前华表)鲜为人知的是,谭嗣同被斩首的过程残忍。在常人看来,斩首就是刽子手砍掉犯人脑袋。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谭嗣同几乎是“锯下头颅”。谭嗣同被抓获后,慈禧太后决定以残忍的方式来处决谭嗣同,命令刽子手用钝的刀。
2、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4、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荫。
5、生于1865年,英勇就义于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以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缅怀谭嗣同,就要学习他矢志报国、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学习他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勇于担当、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6、那天,刚好是他们结婚十五周年,绵绵情意,可见一斑。
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8、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是禅宗的佛经。
9、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作家,生前任职剑桥大学理论宇宙学中心研究主任,20世纪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科学上有许多贡献,包括与罗杰·彭罗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的彭罗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对关于黑洞会发放辐射的理论性预测(现称为霍金辐射)。霍金是第一个提出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联合解释的宇宙论理论之人。霍金患有一种罕见的早发性缓慢进展的运动神经元疾病(也称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卢·贾里格症或渐冻人症),病情会随着年月逐渐恶化至严重。他晚年已是全身瘫痪,无法发声,必须依赖语音产生装置来与其他人沟通。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12、我用横刀朝天空笑了笑,留下了两个肝胆。
13、在给她的绝笔信中,他把俩人比作佛教中“生生世世,同住莲花”的迎陵毗迦同命鸟,愿她“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他的灵魂,将与她“魂梦相依”。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6、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17、而湖广总督张之洞每约谭继洵联衔陈奏新政,他皆谢不敏,与张之洞论事每多相左。当然作为下属,谭继洵也不方便反对,只能对张之洞的新政听之任之。这也导致谭继洵与张之洞的关系很僵,甚至有相当深的矛盾。一个督一个抚,两人可以说因思想的不同,意见也是不合。谭继洵遵循的是在官场上谨小慎微,对于强势的上司张之洞,事多专决,谭继洵力求自保,不敢与之抗衡。
18、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甚。行百里者半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甚。行百里者半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出自:清·梁启超《成败》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9、他在湖南创立“不缠足会”,她积极响应,不仅出资赞助,还带领家中的大足仆妇走上街头宣传不缠足的好处;维新派妇女成立中国妇女会时,她参与创办并任理事,妇女会主办的《女学报》开创了中国妇女报刊之先河。
20、“国事大有可为”,他踌躇满志。出发前夜,他意气风发地与她对弹自制的“雷残琴”与“崩霆琴”。
四、
1、谭延闿(1880—1930)
2、“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
3、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着孤身。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4、谭嗣同的《仁学》是在1897年初写成的。这本书里,他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声言要冲决伦常和君主之网罗,同封建束缚决裂。书中还表达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情以及对曾国藩及其湘军暴行的痛恨。《仁学》一书杂糅科学与宗教、唯物与唯心,因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也有自相矛盾的情况。
5、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6、文天祥(1236—1283)
7、亲其师,信其道。——《学记》
8、浏阳市政协着眼于研究谭嗣同生平,与作者张维欣合作,并全力支持其创作,第一部全面记述谭嗣同生平事迹和思想的编年体着作《谭嗣同年谱长编》得以付梓出版;在充分吸收前人之长、综合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张玉亮、张维欣重新研究和整理,为读者贡献了一部更加准确完备的谭嗣同文集;浏阳作家彭晓玲的历史散文集《寻访谭嗣同》,选取与谭嗣同关系密切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场景,多角度叙写、刻画了一个鲜活的谭嗣同,再现了历史人物的当代价值。
9、彭晓玲丨记谭嗣同妻子李闰之前尘往事
10、孔子之发言为经,类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者,佛家所谓因众生之根器当以某等得度者,即为现某等身而为说法。故孔子之言,或大或细,有半有全,犹佛家之有大乘、小乘,有实教、权教,非圣言有异,众生根器不同也。记者误浑连为一编,漫不为区别,复不详记其某一言之发为何地何人何时何事,某为粗、某为精。精杂于粗,则以粗概精而精者亡,粗杂于精,则以精疑粗而粗者亦亡,是以牴牾羼乱而不可就理也。
11、谭嗣同被害后,李闰取他狱中所作“忍死须臾待杜根”的诗句,自号“臾生”,表示含悲苟活之意。她还作《悼亡》诗怀念:
12、谭思东的话使妻子吃惊,她不理解丈夫话中的深意。对丈夫来说,她只知道丈夫是个有天赋的男人。这时,家国沦陷了,老百姓成了奴隶。如果不改变法律而成功,清朝将
13、WORLDBOOK©RIGHTDAY
14、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5、拯救女婴的同时,李闰还深入乡间,调查弃婴状况。她呼吁摒弃旧观念,“扫荡桎梏,冲决网罗”,而这,正是谭嗣同在《仁学》中主张的思想。
16、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17、磊磊几块石,馥馥数枝兰,写得其中意,幽情在笔端。——(明)石涛
18、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天下多得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徧,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19、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2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五、
1、无学祖元(1226—1286)
2、李让眉丨谭嗣同的除夕诗
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译文: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有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译文:四万万人一起流下了眼泪,这个天下有没有能安身立命的地方。《仁学》:夫心力大者,无不可为。译文:那些心力大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答康有为语》: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译文:如果没有行动的人就无法希望未来,如果没有为此死亡的人就没有办法召唤后面的人继续。
5、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6、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7、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8、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使清朝的顽固保守派惊恐万分。他们极力诋毁、破坏新政,打击迫害维新派人士。不少人纷纷离湘。谭嗣同却毫无惧色,义无反顾,甚至愤然出面挽留,“平日互相劝勉者全在‘杀身灭族’四字,岂临小小利害而变其初心乎!”
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0、北游访学时,谭嗣同结识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从此走上维新之路。
11、为救亡图存,谭嗣同认为变法必先从算学格致起始。第二年闰五月,他提出创办算学格致馆的改革主张,以兴算学、格致而科技救国。待到国力强盛后,逐步实现在进出口税、商业贸易、文化宗教上的平等,由此而废除不平等条约.老师欧阳中鹄看完十分赞叹,认为其思想已然青出于蓝,“以学论,不当使在弟子之列”“论事极有见地,任事极有力量”“才气横绝,足达时变”。他将长信以《兴算学议》为题出版。湖南巡抚陈宝箴亦大加赞赏,“谭复生书粗阅一过,其识度、才气、性情,得未曾有”,并刻印数千本散布于湘省各书院。自此,谭嗣同闻名于湖湘维新士人之间。
12、与白嫖怪说byebye~
13、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4、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国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时务学堂研究会会员。
15、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香满随云散,人归趁月明。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
16、无端过去生中事,兜上朦胧业眼来。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金裘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
17、意思是:世界各国的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现在中国没有听说有因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请从我谭嗣同开始。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18、自从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激荡,作为湖北巡抚的谭继洵思想偏于保守。谭继洵对于儿子谭嗣同和其他激进人士的维新变法极其的不赞同。儿子谭嗣同在倡导变法,计划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曾有人婉请其出名首倡,藉资号召,而谭继洵却表示:“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
19、小学生二年级日记大全,让孩子暑期学习写日记
20、说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和改革政治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终光绪帝被囚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却被杀。
六、谭嗣同名言
1、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飞光自抚将山简生来忧患中。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林则徐(1785—1850)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5、林利丨谭嗣同与林圭的师生情谊
6、谭继洵的保守思想并没有影响其子谭嗣同的想法,甚至其越加阻止,谭嗣同的维新思想越强烈。终,维新变法威胁到了当权者慈禧太后,谭嗣同也被慈禧太后残酷杀害,年仅33岁。当时戊戌变法失败后就有人劝谭嗣同逃走,他却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7、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8、史杰鹏丨近代文人印象之谭嗣同
9、道一而已矣,一以尽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