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依惜别的诗句
1、生:古诗中写的是烟花三月,而文中写的是长江和烟雾迷蒙,它的更加具体。
2、费清祥校长:15283631848
3、崧舟观课:散文教学的散文化探寻
4、生:读题目就能了解诗的大概意思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师:如果老师把这些句子连在一起,其实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瞧!诗意就藏在课文中。
7、或搜索:fzzdghzx
8、这首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
9、学习重点,李艺放在诗文的不同点上。但这些不同点的发现、解读和提升,则是一个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开放过程。我们回顾一下这些细节学习的生成:
10、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1、师:(板书:永世不绝)长江的水这么深,代表他们的友情怎么样?
12、生:(指名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1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4、译文: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15、(眼含泪花,送别学生)
16、宁吉贵,网名。一览众山小,进城农民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长春镇新义村人。1967年12月生于拜泉乡下。平时喜欢文学,爱写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愿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闲来听风观水色,清和月里揽众山。
1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18、师:字正腔圆,真好!现代人我们是这样读古诗的,古人用的是吟诵。我们来看一个微视频,学一学。
19、译文: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妻满别情。
二、表达对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
1、明确“诗文对照、化文入诗”为本课的学习方法。文包诗的正式学习是从教学的第三环节开始的。我们注意到教师的指导语是这样的:
2、对照诗文题目初读送别事
3、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文包诗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但属于苏教版特创的一种教材类型,我觉得很值得研究。为什么要有文包诗?文包诗究竟应该怎么上?
5、生:高兴、向往和祝福。
6、并推荐给您的同学和朋友们
7、山色秀美友情深, 话别执手泪染襟。此去远离景如画, 不舍挚友诉真心。
8、译文: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9、崧舟观课:离情别意千古绝唱
10、师:一个“孤”同学们走近了李白,读出他内心的伤感与孤独。把“千帆尽发”写成“孤帆一片”,你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1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1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3、雷州戏剧与雷州歌是雷州半岛人的精神食粮,是珍贵的非遗。从清晨到黄昏,从厅堂与旷野,总能听到粗犷豪迈的雷州歌。“鸡角仔,鸡角哥,飞去菜园吃菜秧……”“牵牛仔角欹欹,赶去田头田尾妻(饲养)。过路人问活钱买,唱官(歌)博个不用钱。”这些脍炙人口的歌谣,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半岛人。舞台上,雷州戏剧的人物形象,令人荡气回肠;轻歌妙韵,教人流连忘返。
14、师:除了不舍,如果你是李白,知道好的朋友孟浩然要去这么好的地方,你觉得他的心里面还会有别的什么情感?
15、生:我从一次李白把新作《江夏行》拿给孟浩然看了,两人便就乐府歌行这种形式畅谈了一番。孟浩然还给李白很多次的指导,可以说李白受孟浩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从这里读出了它的师生情。
16、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17、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18、师:除了对照题目和诗句我们还利用了这张表格对诗文进行了深入的对照。请同学们把预习卡拿出来。谁来说说诗文的相同点?
19、首先,是在整体感知上落实“诗文对照、化文入诗”。通过预习卡的再利用,从整体上把握诗与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生:不是李白写错了,是因为那艘孤帆是他朋友孟浩然坐着的,所以在他眼中只有那么一艘小船。
三、王维与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
1、师:读着读着,我们似乎听到了李白对孟浩然说?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3、徐老师您这次过时了,写这样土的东东。看来您是50后的哦。我改编一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吾对母校情。
4、生:(齐读)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5、忽如壹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7、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8、师:老朋友包含着怎样的情?请同学们借助课外的资料谈一谈。
9、师: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配乐)
10、教室里,留下了朗朗的读书声,灯光下,思考着一道道难解的问题,寝室里,激烈的交流难以入眠,操场上,加油助威的呐喊声,办公室里,老师的谆谆教诲仿佛在耳边,绿树林下,朦胧的,阳光的,细细的,雨雨的千般感受,万般思绪曾涌心头……我的青春,我的奋进,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了这美丽的校园里了。
11、生:都有人物和目的地。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3、崧舟观课:课的张力来自矛盾冲突
14、聚焦诗文不同细品送别情
15、(洋溢青春笑脸,列队离校)
16、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17、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18、生:他自己本来是挺孤独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朋友要去这么好的地方,心里会有一点安慰。
19、师:没错,一般的送别诗的题目都会出现人物、地点、目的地等一个或几个重要的信息,可以说读懂题目是走近送别诗的第一步。(出示板书:读题目)题目读懂了,那诗句的意思呢?请同学快读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与诗意对应的句子。好,开始。
20、师:这所有的亲情、师生情、友情,还有对孟浩然的敬佩之情,都融在了“故人”一词里。孩子们,你们看,我们对照人物的称呼,借助课外资料,我们感受到了,走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了这首诗表达的深刻的情感。所以同学们,今后我们读送别诗,你们还可以上网——查人物。(出示板书)李白和孟浩然两个相差十二岁,忘年之交,这种情谊何等之深。还有不同吗?
四、依依惜别的诗句有哪些六年级
1、生:我觉得李白会为孟浩然感到高兴。
2、生:是个有历史的地方。
3、劝君更进壹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4、崧舟观课:人物活了,课就活了
5、回首三年初中生活,有过迷茫,有过向往,有过奋进,有过拼搏,有过笑脸,有过泪花……
6、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
7、激情燃烧,精彩继续。欢迎大家来稿:
8、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9、师:读着读着,我们的似乎看到了(配乐)
10、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1、师:好!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这个发现有价值,咱们一起来聚焦景物描写。这边是诗中景,这边是文中景。(出示PPT)孩子们注意看,诗和文都谈到了同一处景,但又略有不同。找一找哪一处景?
12、崧舟观课:典范识字彰显文化
1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词语解释)(诗文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15、这个相依惜别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说这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输入病例,你沈阳寸草心等待,然后不希望能送我情呀,等等这些都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冷,这些都可以
1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7、在讨论李艺这堂课之前,我们需要对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教材类型形成几点共识。否则,我们的讨论可能就不在同一个平台上。之所以会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说理不在同一个平台上。
18、曾志成主任:13795830966(校办)
19、师:古诗啊,就是给人无限的遐想,一个个美好的画面变成文字慢慢地流淌。穿越千年,不变的就是那至真的情。这一对照你们感受到了,真好。除了大大的不同,谁注意到了关于称呼的小小的不同?
20、生:(观看介绍扬州的小短片)
五、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一作消愁)
2、师:孟浩然如兄长关心弟弟李白,这正是浓浓的亲情。
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5、师:讲了主要事件。有补充吗?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7、主办:中共长宁县古河初级中学校支委会
8、师:这就是李白的豪迈大气。难怪台湾著名的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李白。(出示PPT)
9、后,在整体回归上提升“诗文对照、化文入诗”。这主要体现在送别诗的读法总结上:读题目、品景物、查人物。通过学法提炼,使学生明了,题目、景物、人物是诗文对照的主要内容,也是化文入诗的基本路径。
10、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1、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12、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1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师:大江、大湖、大海,都是大水。(板书:大水)为什么李白喜欢写大水呢?让我们再一次回到那长江边。朋友远去,凝望滚滚长江水,往事历历在目,李白想起了他和孟浩然曾经一起干什么?
16、依依惜别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春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使“春草”和“别情”相联系。本诗以古原上离离的春草形象,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18、詹评功主任:13990972195(教导)
19、崧舟观课:童趣、情趣、理趣与小古文之趣
20、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六、依依惜别的诗句
1、师:注意到李白对孟浩然说的话里有几个“您”啊?
2、千裏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3、师:如果多了人物和地点,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不能根据课题来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4、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5、崧舟观课:如神非神浩然正气
6、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7、师:不写眼中景,只写心中景。这个“孤”字用得好!
8、《送友人》——唐代李白
9、生:(齐读)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0、点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崧舟
11、望秋先零的意思是: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12、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13、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14、郑建辉主任:13990969160(后勤)
15、师:怎么样?我们来试一试,一个人可能有些害羞,咱们全班一起来试一试,准备好。
16、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7、师:同学们可以小声地跟着一起读。
18、崧舟观课:教材不仅有选文,还有插图
1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20、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师:它代表着他们的友情
2、wàngqiūxiānlíng
3、师:李白的送别诗里常常出现什么景?一起说。
4、此地一为别,孤蓬征。——唐·李白《送友人》译文: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之外远行去了。
5、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6、崧舟观课:游记要品的,不仅是风景更是挚情
7、师: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李白的送别诗里常会出现什么景呢?我们来读一读。老师读诗句的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8、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9、师:其实啊在这一篇文包诗里面还一首很著名的送别诗,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希望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了解诗意,合理想象,还原场景,也试着写一篇文包诗。好,那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11、师:李白一生写了十多首与这座名楼有关的诗篇,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是他第一次登上黄鹤楼写的一首送别诗。今天,我们就学习和这首诗有关的课文。
12、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师:去过扬州吗?那我们一起走进烟花三月的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