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古诗
1、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3、越人竞相传承楚人端午习俗,热闹,舟楫相继,不弃深渊,不舍烈阳。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5、和端午(宋•张耒)
6、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7、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8、怀念屈原是端午节重要的内容。人们同情屈原的遭遇,感念他对于国家的忠贞,千百年了,多少人吟咏不绝。
9、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0、(篇三)小学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11、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12、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1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4、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5、独写昌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6、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17、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8、《菩萨蛮》(宋·陈义)
19、渔家傲(宋•欧阳修)
20、和端午古诗的后两句意思是:只能嘲笑楚江尽管空阔浩渺,也不能洗刷尽忠臣的冤情。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二、端午古诗 文秀
1、《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黄庭坚·宋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2、端午相传为第一位伟大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3、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4、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5、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追求到我的理想,保护我心中的珍爱,就是让我历经折磨也矢志不渝。”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6、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8、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9、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10、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11、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2、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13、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4、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译文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同州端午殷尧藩〔唐代〕
16、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之外。
17、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五月初也叫端阳节,龙节,龙舟节,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夜确实很多,可见古人对于端午的重视和对节日的热爱。
1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9、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20、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三、端午古诗一年级
1、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2、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3、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4、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5、表达作者对屈原沉痛悼念之情。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在其《端午》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同时更重要的是对那些昏君奸臣的抨击和鞭挞:“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表达了对屈原沉痛悼念之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
6、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8、释义: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9、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10、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1、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2、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如下: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翻译: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翻译: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
13、古诗词经典作品鉴赏,古诗词名句赏析,唐诗宋词精选,诗词格律学习,原创诗词作品交流
14、《端午日赐衣》杜甫·唐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16、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7、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9、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20、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四、端午古诗书法作品
1、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2、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4、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5、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6、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7、吃饱粽子回龙洞
8、《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0、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11、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12、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13、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14、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5、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6、这是一首端午怀屈原的名作。诗中无一句点出屈原名字,而无一句不在写屈原。当年满腔忠诚与悲愤的臣子投身汨罗江,千载而下人们仍然为他的冤屈而不平。然而忠魂已去,终究无法再回到世间,无法见到他心心念念的祖国。而事实上,就像他的身躯早已烟灭,当年的楚国也早已灭亡,如今留下的,只有一部《离骚》而已。
1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8、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19、端午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传统节日,
20、摘朵鲜花送金龙
五、端午古诗杜甫
1、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2、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3、端午节古诗有: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宋代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5、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6、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译文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宋代〕
9、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10、有酒无菖蒲,青粽谩累累。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2、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
13、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14、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15、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16、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