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长征诗词 古诗(精选文案94句)

一、长征诗词

1、《江城子·忆长征》——近现代李志民

2、迢递长征客——唐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3、《无题》——

4、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5、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6、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7、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8、《战城南》唐代: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9、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0、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1、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12、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未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虔粮秣少胡麻。

13、山,起伏如波涛,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势奔腾迅猛如奔马,好似万马厮杀正酣战。

14、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15、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爾一言行。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兩倾

16、白话文释义: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17、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18、七律长征诗歌第一句,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气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赞美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19、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20、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二、长征诗词 古诗

1、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2、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3、六言诗给同志(1935年10月)

4、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5、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6、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7、1934~1936年间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8、关于长征的诗很多,主要为8首,包括

9、情怀长征客,身世连床旦过僧。熟计书空成咄咄,不如任运去腾腾。

10、《我爱这片土地》作者:艾青《写给祖国母亲的歌》作者:佚名《可爱的中国》作者:方志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

11、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的领导地位,会后由、、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

12、七律长征种长征的意义是: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13、瀚海长征古别离——唐陈陶《水调词十首》

14、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15、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16、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17、夫婿长征妾断肠——清董以宁《闺怨》

18、《七律·长征》是的诗篇之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达了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本文是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20、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三、长征诗词10首

1、通过长征确立了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3、可以说,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始终是以山岭为依托的,在战略退却时,则更是以山岭为掩护。山岭是和红军的好朋友,和红军喜欢山,而蒋介石则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相当畏惧红军喜欢的山。

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5、长征不是难堪日——现代《七律·吊同志》

6、尾联“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7、白话文释义:长征路迢迢,风萧萧,雨飘飘。崔浩气比天,一千军势如潮水。为了洗雪国家的耻辱洒热血,真理在,恨不能消融。

8、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9、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从此,中国革命在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首《七律长征》把我们带进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长征途中,戎马倥偬之间,挥笔写下了一批雄奇豪迈的诗篇。让我们高声诵读的长征诗篇,重走红军长征路,重回当年的战场,重温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1、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诗词集》。本诗写于1935年10月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在六盘山前。共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12、《长征》——

13、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4、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15、长征荷戈客——宋陆游《独夜》

16、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17、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8、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19、《塞下》诗人:张祜朝代:唐代

20、不是是写给柳亚子的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该词气势恢宏,分上下两阕(què),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四、长征诗词朗诵配乐

1、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2、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3、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4、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5、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

6、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8、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9、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0、莫事长征去——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

11、译文: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2、一九三五年二月

13、《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

14、白话文释义:我快马加鞭飞越过山头的时候没有下马,但是当我回头一看,这才惊奇的发现:这座山是如此之高,山顶离天只有三尺三。

15、配长征——唐张祜《塞下》

16、且悲年鬓老长征——唐耿湋《塞上曲》

17、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8、乌蒙磅礴〔pángbó〕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走泥丸:《汉书·蒯通传》,“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19、《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会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18首长征诗词,你知道几首?一起感受这荡气回肠的慷慨壮歌!

20、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五、长征诗词二十首

1、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2、译文: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3、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4、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剑锋没伤残。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

5、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6、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7、长征君自惯——唐郑虔《闺情》

8、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10、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11、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12、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13、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4、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上一篇上一篇:屈原的古诗名句有哪些(精选文案13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