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雪的古诗
1、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李朝威《柳毅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4、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5、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张淑芳《满路花·冬》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7、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8、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王逸《九思》
9、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作者: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11、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12、《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南北朝:鲍照
13、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14、胡地寒风裹挟着北方的瑞雪吹越龙山,落到帝都。
1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1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出处)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8、俄而未霰零,密雪下。——谢惠连《雪赋》
19、(出处)唐·东方虬《春雪》
20、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二、描写雪的古诗词名句
1、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3、(鉴赏)只有梅花,而没有雪来陪衬的话,就感觉不出一丝神韵,只有雪没有诗来吟咏的话,那只不过是个俗人。作者一方面吟咏梅雪的争艳,一方面描写自己的赏雪作诗的高雅意兴。
4、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6、(出处)宋·杨《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7、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8、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屈原《九章》
9、燕塞雪,片片大如拳。——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10、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背景。写出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大好河山岂能由外辱内患随意践踏。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雪飘。写的北方隆冬时节的真实气候和景色。
12、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13、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14、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15、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16、六甲番人解读:这首诗读起来像是五律的前四句,然而以“赠暮寒”突然结束全诗,却又留下遐想的空间,所谓的诗意,恐怕就在雪后的那抹夕阳余晖,恐怕就在夜晚到来时的那丝清寒吧。
17、《沁园春。雪》这首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36年2月7日,写于陕北清涧县高杰村。当时陕北清涧县一带,几天都是大雪纷飞。毛主席迎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兴致勃勃的走上了村北的黄土岗上。心情相当愉悦,用他的话来说;回忆当年,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18、《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三、描写雪的古诗词名句连续的两句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2、(出处)宋·卢梅坡《雪梅》
3、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毛滂《踏莎行·元夕》
4、本人浅显的解释,不知回答问题你是否认可。欢迎评论!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叩枻长歌,嫦娥欲下,挥冰雪。——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7、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0、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11、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12、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3、风雪初晴,水乡天暮增寒冷。树梢上,雪片下落如羽毛;房檐边,冰溜如齿晶莹。门巷堆积刚欢喜,可惜慢慢又消融。竹枝托雪压弯腰,清池涨水微波涌。
14、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15、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
1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7、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8、《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冬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冬》(明)康海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19、唐代白居易《夜雪》:
20、冬宜密雪,有碎玉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四、描写雪的古诗大全300首
1、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
2、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3、今日是大雪节气,一场冷空气自北而南,冷透了九州大地,北方更是开始普降大雪,看着雪花飞舞,望着白茫茫大地,此时又怎能不想起那些关于雪的古诗词?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鉴赏)这里诗人以凝炼的画笔描绘出飞雪迎春的初春景象。虽然是漫天雪花徘徊萦绕长空,但东风已送来春天的气息。料峭春风夹着飞雪,乃是春光明媚的信使。诗人怀着切盼春色的激情,吟出这令人兴奋的诗句。
6、渺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作者:齐己《早梅》
10、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1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13、(鉴赏)燕山一带降雪,成片的雪花如竹席般大小,飘飘洒洒,随风扬落,撒满轩辕台。诗句运用奇特的比喻,高度的艺术夸张,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冬季大雪纷飞,气候严寒,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鲁迅先生在谈到夸张时曾引此诗,说用语虽有夸张而不失其真,因北方确实雪大的缘故。
14、小学二年级能知道下面两首就行来吧.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仿佛看到了长城或更远的地方,笼罩着白茫茫一片雪地,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16、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17、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18、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19、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20、皑皑的白雪静静地落积在高台之上,风吹过后,雪花在殿前空中飘动飞舞。
五、小学描写雪的古诗
1、伟人的诗词既有恢宏的气势,又有激励人心澎湃的动力。如果拿出苏轼《赤壁怀古》和岳飞的《满江红》,来作比较的话,朋友们你们是怎么看法。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4、关于冬天的古诗四言绝句:
5、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6、(鉴赏)梅花与雪花相比,在颜色上至少要差三分白;但雪花比起梅花来,却也输上一大段的芳香。雪花与梅花在诗人的眼中,两者各有优劣:雪花色白,梅花芳香。通常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各有千秋。“平分秋色”这句辞语的意思,也是代表两者皆有其可爱之处。
7、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