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雪的诗句
1、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2、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3、雪花飘飘洒洒满天飞舞,一副轻盈潇洒的模样。半夜只听得窗外大雪下的沙沙作响,压折那院中梅树和竹枝。
4、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咏雪》作者:郑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和田国博喜雪》作者:苏轼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咏雪赠张籍》作者:韩愈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雪》作者:张元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咏雪联句》作者:谢道蕴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惊雪》作者:陆畅
5、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唐·顾况《从军行二首》
6、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
7、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8、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9、谁不喜欢雪呢?特别是在萧瑟的冬日。
10、(鉴赏)燕山一带降雪,成片的雪花如竹席般大小,飘飘洒洒,随风扬落,撒满轩辕台。诗句运用奇特的比喻,高度的艺术夸张,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冬季大雪纷飞,气候严寒,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鲁迅先生在谈到夸张时曾引此诗,说用语虽有夸张而不失其真,因北方确实雪大的缘故。
11、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3、无论是大雪纷飞,或是小雪轻盈,飘扬的雪花中总藏着缱绻的诗意。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出处)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6、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17、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18、“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这比喻形容真的是没谁了。真是妙不可言,亏得他怎么想来。
19、菩萨蛮·银河宛转三千曲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写雪的诗句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这个冬天,高骈特别闲适,落雪之时,他闲来无事静坐观看,青竹渐渐变成白玉一般。
3、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4、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观雪感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
6、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7、诗人这是心里苦盼春归已久而不得,却意外在雪花弥漫里望见了春回大地的希望。
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9、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之春雪。
10、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11、谁知道,天不容,两三年间抛鸾拆凤。
1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3、这场雪过后,风就有了冬天的味道了。
14、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1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7、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
18、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19、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2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青松》
三、初中写雪的诗句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柳宗元在永州居住在愚溪一带,这里杂草从生,蓼花披岸,溪水清寒,道无行人。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摩红旗冻不翻。
8、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9、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10、雪给万物装点,将青竹变成了白色的琼枝,而登高远望,雪以博大的胸襟,包裹着裸露的大地,江山一片秀美无瑕。
11、在古人笔下,雪是什么模样呢?
12、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杜甫:《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花时。()。
13、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北曲聊乐府前集今
14、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
1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1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19、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20、孙道绚爱雪的轻柔:它悠悠飏飏地飘来,做尽了轻洁的模样。半夜雪儿落在梅、竹上,萧萧作响。
四、写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听雪,听的其实是心,是情,是万千浮华归于沉寂后的大静。
2、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3、雪总会给世间带来一份轻灵与洁白,
4、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5、诗人并没有着去写雪的美,而是将雪看作了春花。当雪落在枝头,让人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梅花。
6、春天本是桃李争研斗艳之时,哪有冰清玉洁的白雪容身之处呢?
7、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8、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
9、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0、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11、渺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1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3、在雪中,一株梅花不畏严寒,孤独开放,那是诗人的人倔强。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5、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绝句)唐代:杜甫
18、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
19、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唐·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20、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五、写雨的诗句及情感
1、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2、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