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精选文案123句)

一、端午节诗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译文: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端午(宋•文天祥)

4、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端午三首赵蕃〔宋代〕

6、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7、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8、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0、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1、“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

12、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13、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14、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15、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16、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17、七律端午(老舍)

18、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9、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20、《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

二、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1、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2、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五月初也叫端阳节,龙节,龙舟节,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夜确实很多,可见古人对于端午的重视和对节日的热爱。

3、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陈与义

4、白蕉:按我的方法练字,三个月就见效!

5、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7、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8、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9、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1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11、《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12、《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13、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14、鸲鹆,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儿”,其他的别名还有许多,比如鹦鸲、寒皋、华华、鹤鸲等。八哥自己的声音比较杂噪且毫无韵律,但是却很聪明,极善效鸣其他鸟类的声音。人们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15、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16、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7、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18、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0、和端午(宋•张耒)

三、端午节诗句经典名句

1、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4、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5、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6、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7、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8、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9、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0、山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邀您穿梭诗画间,云游端午,祝您节日安康!

1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2、菩萨蛮(宋•陈义)

1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

1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南歌子·游赏苏轼〔宋代〕

15、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16、活动奖励:1美育积分(我们后会挑出5名画的有创意的同学额外颁发2分美育积分!)

17、如果你心动了,就快来参加吧!浓浓端午风,厚厚节日情,让我们一起相约诗词大会!

18、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19、己酉端午朝代:元代作者:贝琼原文: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日朝代:唐代作者:殷尧藩原文: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端午即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0、古往今来,描写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有“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竞渡,还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哀思……

四、端午节诗句

1、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2、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书单|端午节绘本书单来啦!

4、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译文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7、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

8、今天,特意为大家整理了30首跟端午节相关的诗词,祝大家端午安康~

9、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10、《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1、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2、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3、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4、竞渡歌(唐•张建封)

15、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译文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16、划龙舟,吃粽子,也有到汩罗河扔粽子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投河的屈原,不让那些鱼类吃他的身体。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19、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20、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五、端午节诗歌朗诵

1、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2、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3、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4、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5、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6、端午节诗己酉端午(2)风雨端阳①生晦冥②,汨罗③无处吊④英灵⑤。海榴⑥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⑦亦独⑧醒⑨。端午节对联日逢重五;节序天中。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节启朱明榴图南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7、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8、译文: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

9、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10、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1、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12、《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3、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14、谁把国展办成了“临摹展”?

15、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16、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7、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8、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19、银亮的池塘,红色的栏杆,倒映在淡黄色的水波里,团团的绿叶托起清新的荷花。用兰叶浸水洗澡,用菖蒲花酿酒喝,天气清明而暖和。需要用喝酒、聚会来酬谢端午佳节,这里有美酒歌舞陪伴。监狱里的草长的深,公堂上也静悄悄的,不妨多多的摆宴、游玩。

20、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六、端午节诗

1、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殷尧藩《端午日》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5、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6、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将于2022年6月3日18:00举办“浓浓端午风,厚厚节日情”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端午节诗词大会!

7、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8、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

9、你好: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观竞渡(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0、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1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文天祥《端午感兴》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许文通《端阳采撷》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朱翌《朝中措》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苏轼《六幺令》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2、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13、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14、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15、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

16、此诗作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夏历五月初。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看到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有感而作此诗。

17、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1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9、念奴娇(宋•张榘)

20、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1、七首与有关端午节的古诗

2、竞渡诗(唐•卢肇)

3、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清明节的诗句(精选文案134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