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查看(教基重点词小词典)
3、中国是诗词大国,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诗歌体系,诗言情,元宵佳节当然少不了人们抒发感情的与元宵节有关的诗句,收集部分元宵节诗词,供借鉴欣赏。
4、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唐代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5、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6、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7、京都元夕作者:元好问(金代)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来自古诗文网。
8、蛾儿雪柳黄金缕,
9、关于元宵节的诗句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作者:姜白石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元宵节习俗元宵节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10、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11、《生查子·元夕》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年,元夜、灯光、月亮、人等字面互相关照。两片文义并列,但词意稍有变化。
12、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13、今年元宵的灯光和月光仍和去年一样,如果此时陪伴在身边的那个人依然如旧,记得说声感谢。
14、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15、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16、东山瓦鼓歌,堋八剌札,不是知音向谁说。
1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作者:李梦阳
18、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19、可领取2022上笔试模拟卷
20、策划:黄军王斌(见习)
二、欧阳修曾写过的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
2、诗歌重叠方式运用于全章的,在《诗经·国风》中比比皆是,每章字句大同小异,或易词申意,或重章叠句,如《郑风·褰裳》:
3、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5、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6、技能秀丨不想当一级运动员的探险客不是一个好记者,所以三项都在努力ing。
7、译文: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
8、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9、《元宵》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0、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11、《生查子·元夕》全词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流传千古,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耳熟能详。
12、译文:可不知是谁,让我在这元夕朝思暮想,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13、平原君敬待宾客,不像高阳酒徒无礼傲慢,坐在客人一起,宽和从容地陪伴客人谈笑。客人中有个富于感情,为了珍惜主人待客的殷勤拚着醉倒在地而尽兴喝酒。
14、《生查子·元夕》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欧阳修的作品,写于元夕。“元夕”就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夕”在宋代是盛大的一个节日。《生查子·元夕》原词如下:
15、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16、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17、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18、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19、译文: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20、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三、辛弃疾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2、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3、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4、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元夕》作者:王守仁
5、月亮,自古以来被寄托于对故乡的思念,作者因望月而引起乡思,又不能回去,只可向梦中寻求,其心情的悲苦由此能感悟。
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7、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六首·其一》崔液
10、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
11、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2、百枝火树千金?,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13、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14、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诗词: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王守仁《元夕二首》: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元好问《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李商隐《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15、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16、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17、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18、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意谓月亮仿佛挂在柳树的顶梢,有情人就悄悄相约在黄昏的暮色中。语出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意谓元宵佳节之际,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度佳节。语出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意谓酒杯映月亮,月亮里的人,人月倶佳,共同祝贺年年好运。尊,通“樽”。语出宋•毛滂《蓦山溪•上元词》。
20、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四、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3、“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二句,这是词中人的主旨所在,也是词中人抒情的主体。去年相约的那个人今年不在了,在茫茫人海中,在元宵节的夜晚里词中人苦苦地寻觅,可是依然不见踪影。词中人心情沮丧,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元宵看来还是寻欢游乐好,何况诉讼少,公事清闲,万家百姓登上春日观赏景物之台。城市十里之内成了繁华美丽的海上仙岛,使神仙也为之迷惑。
6、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7、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8、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在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9、?砣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
10、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1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13、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清)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1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16、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7、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1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0、《正月十五夜灯》,全诗如下: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这首诗后两句也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啊。
五、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小学学过的
1、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王磐《古蟾宫·元宵》: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周邦彦《解语花·上元》: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3、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4、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5、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提起写元宵节的诗词,这两首是具代表性的。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始自汉代,至唐宋已颇为兴盛。透过这些清辞丽句,可以遥想当年元宵夜,花灯焰火交相辉映、红男绿女彻夜游冶的繁华盛景。
6、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李梦阳
7、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8、《正月十五夜》,全诗如下: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9、词人通过女子对去年元宵节夜晚的回忆起笔,欧阳修以女性的视角切入,这是欧阳修词作的一大特点,也就是所谓的“男子作闺音”。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描绘的场景词作开篇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是女子回忆去年和心上人的美好约会,这两句也点明了时间——元宵节的晚上,也点明了地点——元宵节的花市。
10、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11、技能秀丨名字闪闪亮亮带仙气,但我不是“巴啦啦小魔仙”哦!喜欢挑(no)战(zuo)自(no)我(die),擅长黑暗料理,欢迎一试!
12、诗词让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
13、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14、笑语盈盈暗香去。
15、《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杨广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7、领取(科一+科二+科目三)备考资料
18、不过在古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才可以出来,观花灯或者和自己心仪的男子幽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19、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20、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六、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作者:伯永
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5、灯光、月光、柳梢似乎都成了爱情的见证。在花前月下相会的一对情侣此时共叙衷肠,他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词作没有交代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猜想他们在说什么,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与心上人共叙衷肠,就已经足够了。
6、电影大咖卡梅隆带着“阿丽塔”来了!还为《流浪地球》点赞
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8、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崔液
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二句,又写明了今年元宵节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还是那么皎洁,灯市还是那么绚丽,今年的元宵节和去年的元宵节是一模一样的,而那个去年相约黄昏后的人呢?
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12、(宋)姜白石的《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1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14、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5、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1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
17、《蝶恋花·密州上元》宋朝·苏轼
18、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19、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20、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匆,很快成为记忆。如果说上片是回忆去年元宵节的话,下片就是在写今年的元宵节了。词的下片,词人笔锋一转,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1、元宵夜,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诗作对是必不可少的,描写元宵节良辰美景的诗词多。
2、宝马雕车香满路。
3、“双调”是宫调名,词虽然有上下两叠,或者也叫上下两片,但只是一调,不能称为“双调”。“双调”这个名词在宋代没有这样的用法。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读音为(chóng)。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解读欧阳修的这首词作于元宵节的夜晚,元宵节在宋代也叫“元夕”,也是一年中盛大的节日,元宵节的灯会也是盛大的,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4、以下是关于元宵节诗句古诗:《汴京元夕》明代: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京都元夕》金朝: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6、音频:黄玫瑰音乐曾英豪
7、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妩媚多姿的柳树稍的映衬下,明月显得是那样的善解人意,那样的温馨浪漫,在这样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怎么能辜负如此的良辰美景呢?
12、《生查子》,双调,四十字,仄韵。元、明两代以来,词学家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在汲古阁刻本《六十名家词》中的校注,清代著名词家万树的《词律》中,还有清代的《钦定词谱》中,都用“双调”这个名词,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说法。
13、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14、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15、三五元宵节,连年气候同。
16、《蝶恋花·密州上元》宋 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7、家里逢重新篘熟浊醪。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
18、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1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4、技能秀丨文能翻译,武可编程,中英文模式start,元宵我要smart,就是不要fat。
5、译文: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