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清明节的诗
1、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2、翻译: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4、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5、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8、这首有关清明的诗歌,应该是中国节气类诗词传唱度高的一首。
9、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10、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11、点击「在看」,奖励多多一朵太阳花吧~
12、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3、清明日,唐代:温庭筠
14、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15、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1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7、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
18、原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19、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20、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自于:温庭筠《清明日》
二、关于清明节的诗歌现代诗
1、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2、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3、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4、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5、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朴素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整首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可以使人从中领略到不同程度的审美意趣。
7、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8、(3)卞东波.《清明》是杜牧所作吗?(J).文史知识,2006(4):
9、词人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他曾多次游览,后也归居颍州。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10、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11、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2、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1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4、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15、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1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7、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18、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1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0、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用白描的手法再现了古代清贫知识分子的困顿生活,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三、关于清明节的诗古诗
1、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4、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5、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6、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7、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8、十年蹴踘将雏远,秋千习俗同。
9、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10、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11、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12、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3、春姑娘来到郊外,吹了一口仙气,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从地里探出嫩绿脑袋,它伸个懒腰,揉揉睡意朦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光明的世界。伶俐可爱燕子从南方赶来,穿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带着一把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翩飞在空中,或在屋檐的巢里歌唱着“唧骨,唧骨唧骨——”,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姑娘来了。河边几棵垂柳,爆出了鹅黄色的叶芽。长长的枝条垂下来,有的伸入水里,风一吹,水面上就荡起微微的涟漪。几只顽皮的小鸭子从窝里大摇大摆地往河边走,走到河边,它们张开翅膀,一个个扑通扑通地往河里跳。它们游来游去,嘎嘎嘎地叫个不停。
14、风雨梨花寒食后,几家坟上子孙来。
15、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6、《清明》(北宋·黄庭坚)
17、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18、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19、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20、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堪宜。
四、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2、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3、(1)张庆捷.杜牧《清明》诗与扫墓风俗无关(J).文学遗产,1993(1):
4、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在柔和的春风中,让我们去踏青。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杜牧画像,出自《晚笑堂竹庄画传》作者上官周
7、北宋时又有人收集了遗漏的杜诗,并汇编成《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虽经历代学者考证,《外集》和《别集》已混入了他人的伪作,但是仍然有一些确实是杜牧本人的作品。
8、翻译: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9、漫长的严冬过去了,春天慢慢地来了,天渐渐的暖和了,小燕子换了一件新衣裳从南方飞回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蛇、乌龟……伸着懒腰慢吞吞地从自己的小窝里走了出来去找东西吃。小花小草也慢慢地探出头来,柳树也吐出来新的嫩芽,在风中翩翩起舞着。
10、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1、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12、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13、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14、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5、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16、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17、(5)林继富.走出清明节解释的两个误区——兼论杜牧《清明》的原真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8、参考资料:古诗文网网页链接。
19、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20、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五、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和农谚
1、新社日燕子飞动,清明前梨花飘落,青苔点缀池塘,黄鹂的鸣声从树间传出,飞絮轻舞,春日渐长。
2、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3、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7、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8、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9、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10、故国的江山啊,突然称为梦寐,中华英杰人物又一次消沉。那醉梦独醒的猛士啊,四海之广,却无处可以立身,年年的寒食,徒然上我客子之心。
11、清明节的古诗第一首: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清明节的古诗第二首: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12、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13、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14、杨柳亭台春寂寂,杏花村落雨霏霏。
15、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6、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于: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7、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18、市内可乘坐公交BRTK16至到地铁理工大学站下车
19、树上的小鸟也在空中飞来飞去,唧唧喳喳的好像要告诉人们:“春天真美丽,春天真美丽。”大树旁边的小草悄悄的做出了地面,争先恐后地生长着,似乎是怕自己得不了第一吧。花园里的花经过春雨的滋润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花草树木从远处看就像一张五颜六色的大地毯,为大地增点点新绿。
20、这首诗是宋代“理学派”之作,诗人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六、关于清明节的诗
1、写了清明时节,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飘向远方的情景。赋予断线的风筝人的情感,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
2、这里并不是说通俗易懂是坏事,但是确实也不符合杜牧的诗歌风格,反而和白乐天的诗歌风格很相似。这种让老太太也要读懂的风格一直持续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青山对面人何在?白发倚门身未归。
4、如此来看,不论是从出处、文字技巧、语言风格来看,这首诗的作者都不太像杜牧。甚至古典文学家也考证“清明时节”“杏花村”这类的说法是在晚唐到宋代流行的。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7、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9、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10、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12、另外,虽然杜牧的作品不至于难以理解,但是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才能读懂的。比如“商女不知亡国恨”(出自杜牧《泊秦淮》),很容易翻译,但是里面也是有典故的。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一定的认知门槛。
13、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杜甫的《清明二首》
15、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16、清明节已至,朋友告诉我晴空下碧绿的原野尽头,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17、壬戌清明作,清代:屈大均
18、截取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