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重阳节的诗
1、关于九九重阳节的诗句有如下:
2、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3、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4、被贬的人,自带薄酒故园。闲云久不上岸。日子是昨夜过剩的。菊花的小院里
5、这首诗从诗名就可以看出不是重阳节那天所做的,而是重阳节后一天,这一天又叫“小重阳”,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采菊宴赏觉得不尽兴,所以在节后一天又再次宴赏,所以称为“小重阳”。
6、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7、况有飞觞滟玉,从教醉帽吹香。
8、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9、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10、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11、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12、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13、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14、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5、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16、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17、长按或扫描关注,互动互助互学
18、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19、一度难逢佳节,今年两度重阳。
20、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二、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一年级
1、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2、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3、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4、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5、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6、宜祝你生日快乐,抚琴的姑娘
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9、炎节在重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10、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12、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13、我仍旧迷恋这破碎的尘世,
14、其实是因为菊花在秋季九月开的为绚烂,而重阳节正值金秋,所以古人会在重阳节这一天饮酒、赏菊赋诗。东晋诗人陶渊明爱此事了。
15、重阳节的诗句古诗:《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16、其实是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
17、光阴似箭: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 语出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诗: “但见时光流似箭, 岂知天道曲如弓。”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光阴似箭, 不觉又是一年。”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光阴似箭, 不觉又是一年。”
18、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19、接下来一首诗就是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20、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三、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有关重阳节的诗句: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 李清照
3、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
4、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5、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曰了。由此算来,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还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7、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8、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9、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10、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霜。
11、国画宣纸、毛笔购买!(点击)
12、这首诗也是重阳节上赏菊的诗句,诗文的意思是这样的,“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3、亲爱的,你要登上高的山,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菊花犹折御衣黄,莫惜危亭更上。
16、宜登高,宜望远,宜忆人
17、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18、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19、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0、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倍情真。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四、有关重阳节的诗有哪些
1、尘世中一切微小渺茫的事物,都有闪光之美。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姗姗:动作缓慢貌。这里指时间。朱自清 《旅行杂记》二: “那时我总以为第二句应该开始了, 岂知一等不来, 二等不至, 三等不到……四拍拍毕, 第二句的第一个字才姗姗的来了。”
4、凹形锅里正熬煮一个人的老年
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6、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7、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8、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9、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