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
1、尽量不要让他们单独一个人在家,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给予责备,多多善于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调节。比如,本身抑郁症患者心理脆弱,就因为做错了某一件事,家属再不给于理解和宽容,反而是责怪和唠叨,很容易使患者更加觉得自己没用。有了自杀的念头。
2、有时候抑郁的人总觉得那些试图帮助的援手触不到自己;那些关心的话语都是别人的一厢情愿,根本起不到作用;认为自己是一块钢板,任何的安慰都软化不了。但我们都忽略了,积极的情绪和思维方式也同样可以传染。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面朝太阳才能春暖花开。
3、
4、科学家们可能仍然需要很多很多年的研究,才能真正搞清楚抑郁症背后盘根错节的遗传学原理,并利用这些原理去预防、诊断和调节抑郁症。
5、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去找到伟大的意义和决策,让你的抑郁看起来意义非凡,而是要去寻找这样的意义,能够让你思考,当抑郁卷土重来,这会向下地狱般痛苦,但是我会受益良多。
6、被人们熟知的“喜、怒、哀、惧”是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生活中我们常关注的“紧张、抑郁、焦虑”等被称为负向情绪。
7、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在几代人的时间内剧烈变动、存在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国家,抑郁症发病率的持续走高,可能更是意料之中的问题。
8、对自己要求挺高,但是现实又距离自己的愿望相差很大的人,会讨厌自己或厌烦,易得抑郁。
9、从个体出发,越是感受到了抑郁厌弃,越是不能自我放弃。曾被抑郁困扰的网民“百里初灵”在走出心理阴影后分享了他的感受:抑郁是会失去很多能力的症状,但我现在回头看,这些症状也是在缓慢调节你的生活,让你脱离有害环境。特别是在开关还没关上(还没达到快感缺失临界点)的时候远离伤害源,换个环境、积极运动、养个宠物等,都会很有用。
10、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我想,虽然我很厌恶抑郁时候的状态,也很厌恶抑郁旧病复发,我还是会寻到一种方法接受并爱抑郁的自己。
11、1991年,我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去世、爱情终结,我也在几年的海外生活之后,回到了美国,我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依旧安然无恙。
12、刘慈欣先生曾说: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是一顿烤串解决不了的。如果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又该怎么办?也许那时我们将面临心理上的死亡,而情绪,恰恰是防止人类自取灭亡的屏障。
13、丧失兴趣或许你曾经喜爱和同事们一起玩,但近几周内,那些曾经让你兴致勃勃的活动现在却索然无味。不参与曾经喜爱的活动,因为它们不能再给你带来欢乐,也是抑郁症的信号之一。抑郁症剥夺了人们从以往经历中寻求欢愉的能力,这将会导致恶性循环;
14、许多时候,困扰他们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一些事实的偏执,他们会对一些事实超乎常人的在意,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在意这些有关存在的问题。
15、在这个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说“抑郁”,不是煞风景,而是为了减少沉重感。在急速前行的时代洪流中,在高压的社会环境里,渺小的个体总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抑郁了”并不是自嘲的口头禅。事实上,抑郁这个问题关乎全人类,远非个人所能完全掌握。但我们依然要尝试用谦逊和谨慎的态度来探讨,终目的不过是希望能引起更多的重视。
16、有人将抑郁称为“情绪的感冒”,会传染。这个结论在小白鼠的试验中得到了证明。而在“万物之灵”的人类中,情绪的传播也有一定群体性。卡尔·荣格将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具象为这样一个画面:伫立在高岗上,或站在悬崖边,眼前是茫然的未来,头顶是无边的苍穹,脚下笼罩着一层原始的迷雾。这个人有着强烈的感知力而孤独,其思维和行动的理性强迫他离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17、常因琐事发火这或许是个鲜为人知的临床表现:抑郁症往往使人更容易发火。如果你感到自己近来脾气暴躁或喋喋不休,那些以往不在乎的琐事都使你火冒三丈,这或许就是由于抑郁症影响了荷尔蒙波动;
18、比如说,是不是可以动用基因编辑技术,在一个人的大脑里修正这些基因变异?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保留正常情绪功能的同时,阻止抑郁症的发生。
19、被负面情绪包裹。失去——失去了亲的人、爱的人,失去了好的机会,自信的源泉,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罪恶感——伤害了别人,令人失望,受到谴责,对不起的人太多。对抗——不顺心、不买账,凭什么,为什么是我?来啊互相伤害啊,以死对抗又怎样?
20、面对抑郁,高崎干男决定辞职,可是领导却对他说:“工作那么忙,大家差不多都抑郁了,别发牢骚了,你可要连那些被裁员的员工的份一起努力啊。”
二、抑郁焦虑症怎么调节好的方法
1、
2、一定是现代人类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让在进化历史上千锤百炼的抑郁情绪都承受不住,出现了异常。这会是什么问题呢?
3、但事实是会说谎的,我喜欢这句话“事实是会说谎的。”当我与抑郁症患者交谈时我发现,他们有很多妄想出来的念头。人们会说:“没人爱我。”
4、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情绪也是心理世界必然的一种存在。当无法处理解决一些负向情绪时,要想办法与之和平相处。
5、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些人,容易被他们过往经历的纠缠不放,回避抑郁,只会让它更凶猛。你越躲,它越强。而另外一些人,他们承认并接纳自己有抑郁这个事实,他们表现得更好一些,能够接纳自己抑郁的人,终会康复起来。
6、有的人选择不听不问不看不闻,逃避面对;有的人会选择积极方式解决。无论采取什么解决方式,能接受这些你选择方式的处理结果,都是我们正常面对压力所要产生的反应。
7、比如一名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在面对重要的考试的时候会感受到明显的紧张、恐惧、坐立不安的焦虑情绪,甚至因此心跳加速,紧张出汗,来回踱步;
8、在人类祖先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大脑只需要处理性质相对单一和明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境下,情绪工具能发挥大的作用。
9、
10、
11、导致抑郁的多数原因是压力大、社会支持少。由此不难解释,为何压力大的人群与抑郁等精神障碍高发人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吻合——发达地区、发展快的地区,工作、学习压力大的集中人群,还有特殊年龄段的,比如青春期、孕期产后、围绝经期、老年期等。
12、抑郁症,是有明显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心境障碍症。病因主要是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等参与。一旦得了抑郁症会严重的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和各种社交活动。严重时出现自杀行为。
13、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情况?为何苦恼,凡事你要想开些。如果是为了钱,你大可不必,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挣得够日常开销就行。如果是其他的希望你能多多理解别人,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在生活中如果学会了多理解多包容或许你就不会那么苦恼。
14、然后你说:“我爱你,你的妻子爱你,你的母亲爱你。”你可以很快给出这个答案。至少对大多数人是如此。但是抑郁的人还会说:“不论我们做什么,终都是要死的。”或者他们说:“两个人之间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亲密交往的,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身体所束缚了。“
15、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自责和情绪低落的时候,抑郁患者更是如此,生活被低气压所笼罩。有些时候,不妨多关心下身边人,给予爱和光明给你爱的人,找回生活的勇气。
16、2
17、而如果一个东西乍看起来搞不懂是好是坏呢?也简单,当成坏东西处理就行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说的就是这么一种处理信息的原则。毕竟把一根绳子当成蛇,无非是白白逃跑一回,但是要把蛇当成一根绳子,那可能命就没了。
18、说到这里,抑郁症出现的内因就不难理解了。
19、来源:《半月谈内部版》第10期
20、值得注意的是,就诊率上升和抑郁症高发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多的是因为人们对抑郁这种情绪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有了更高的认知水平,病耻感也相对较低。说白了,就是原来都是等病得特别严重了,要死要活的才去看医生。现在不一样了,发现有点不对劲,就愿意主动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
三、抑郁了怎么才能走出来
1、比如有亲人或朋友离世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受到明显的抑郁情绪,一段时间闷闷不乐,不想出门,只想一个人待在家里缅怀亲人或朋友;
2、本视频出自2016万有青年大烩
3、3
4、
5、遗传物质DNA在复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样一来,和抑郁症相关的基因变异,总会击中一部分人。这些人就像是买了带着抑郁症标签的遗传彩票,确确实实更容易患抑郁症。
6、但是请注意,这些价值是有使用前提的。
7、想要从根本上对抗抑郁症,可能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用现代化的科技工具解决现代化带来的抑郁症问题;另一种,是学会让理性和情绪共处。
8、那怎么办呢?有些人想到的是,回归传统生活方式,但是这个方法肯定行不通。
9、而在我看来,想要赢得这场战争,也许有两个突破口——
10、他开始变得无精打采、每日失眠、工作时的效率开始变低,到后期身体也有了不适的症状。
11、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始终都有一批人,把人类遇到的问题归结于现代性,并选择远离和对抗。老实说,这种策略哪怕真的对某些人有用,也没法拯救整个人类可能会出现的精神危机。毕竟让七十五亿人全部回归一万年前的生活方式,理论上就不可能做到。
12、纵看各明星得郁郁症后选择了自杀的也不少,比如说香港影视歌明星梅艳芳、张国荣、乔任梁等。而且还有自爆有抑郁症的崔永元,以及另一位郁郁症患者毛大庆等,小崔和大庆都是终战胜郁郁症的患者,而真正战胜抑郁症的患者又有多少呢?
13、所以既然我们都能感受到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那是不是抑郁症或焦虑症呢?显然不是,如果是,那不是说我们所有人都是病人了吗?
14、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心情低落,思维缓慢,无生活兴趣,厌世厌以及,悲观到有自杀观念和行为。
15、我们请到了一位专家,帮你真正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抑郁症——王立铭老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今天,他带来了一门新课《给忙碌者的抑郁症医学课》,层层深入挖掘抑郁症的机制,看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了解、攻克它。
16、探讨抑郁的两个维度
17、男主角高崎干男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为人注重细节,在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
18、从外因看,可能是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太过特殊,让抑郁情绪这个正常功能被过于频繁和错误的调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它发生异常的可能性。
19、孕妇或是产后的妇女,很多女性因为还没有做好做妈妈的准备,或是遇到生活的低谷,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20、这段话有些抽象和空洞,但我暂时找不到比此更好的解释。现代人的信心已为物质安全、幸福及高尚等理想所代替。当这些理想接近荒谬的错觉,人的精神力量就会涌现一部分“异能”来调节和对抗。从这个角度看,抑郁情绪的产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四、抑郁测试
1、感觉自己一文不值如果你经常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那么或许是患上了抑郁症。当人们反复想到自己不够优秀、不重要等,会更倾向于寻求某些方式来证明这些消极的想法,这也会使得抑郁症患者面临更多风险;
2、说得通俗点儿,在这个场景下,大脑只需要把看到、听到的所有东西,分成好坏两类就可以了:能够填饱肚子的、能够遮风挡雨的、能够传宗接代的,是好东西;可能会威胁自己生命的、可能会抢夺自己资源的,是坏东西。
3、当然,我需要明确强调一下:虽然抑郁症肯定和遗传因素相关,我们也已经找到了一些相关的基因变异,但是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和抑郁症的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多达成百上千个。单看一两个基因变异,可能根本不足以解释抑郁症,也不足以预测一个人会不会得抑郁症。
4、睡眠障碍:抑郁症的特征性睡眠障碍是早醒,即睡眠连续性的变化,醒后很难睡着,只能睡一觉,清醒的时间比通常没生病时候,至少提前2小时;
5、比如一个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气的失业中年人,一边是孩子催着要的补课费,一边是刚刚失业的拮据现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包围着无助的中年人。
6、我们可能会忍不住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抑郁症会成为一种和现代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呢?
7、
8、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状况我们会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当情绪反应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造成心理性的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经过一定时间内化而无法处理,就会形成精神疾病。所以,由于心理健康状态是分层的,我们便能意识到: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并不等于抑郁症或者焦虑症。
9、
10、紧接着焦虑就来了,这是一种持续的感觉,就好像你走在路上,滑倒了或者绊倒了,地面猛冲向你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不是半秒钟,而是持续6个月。
11、以下内容选自演讲《抑郁,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
12、你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然而你已经被它掌控,并且无法找到任何解决的方式。于是我开始感到自己事情做得越来越少,思考得越来越少,感知得越来越少,就好像整个人已经没什么价值了。
13、去年,我的一个营养师同学得了抑郁症自杀了,死前年龄不到30岁,刚生完孩子,孩子刚满1周岁,是什么让她能够舍下刚满周岁的孩子离开这个世界。自杀前和所有的同学都或多或少联系过。因为同学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方,而且同学们在一起培训时,还没有很悲观的表现,只是不是很好说话的一个人。在和我微信上联系的时候,也只是说了说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因为生完孩子还没有正式去工作,聊天中,我也只是感觉到她不知自己以后的事业发展该如何,自己学了很多,却没有用武之地,心情比较低落,我也只是劝了劝慢慢来,一切会好的,谁知2个月后,听到了她自杀的消息。很是震惊,心里也很难受,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她得了抑郁症。只听她丈夫,一个劲的怪自己,“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
14、无法集中精力经常忘记工作的截止日期或者去接孩子的具体时间?人们遭受抑郁症时,大脑可能一片模糊,影响工作、记忆以及决策能力;
15、换句话说,经济全球化、社会原子化、越来越长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频繁的工作变动、越来越快的社会变革,这些你可能习惯、甚至认为是现代社会常态的东西,可能都会成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16、接纳过去,你就拥有了未来
17、这其中被研究得多的,可能就是和血清素转运体相关的基因变异。所谓血清素转运体,就是神经细胞里帮助把用过的血清素重新回收利用的蛋白质。既然血清素和抑郁症相关,那血清素转运体基因的变异会影响抑郁症的发作,也就很符合常理了。
18、我开始吃药,开始接受调节,与此同时我开始思考一个可怕的问题:我是谁呢?如果我需要吃药的话,那么药物是让我变得更像自己?还是让我更不像自己?如果会让我变得像别人,那么我又如何感觉到这点呢?
19、还有更多问题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
20、抑郁是爱的附属品,如果你跟一个人结婚了,然后想“好吧,如果我的妻子去世了,我会找一个新的。”那么据我们所知这不叫爱,没有这样一种爱情,可以只感受幸福而不体验失去。这种绝望的幽灵,会成为亲密关系的动力。
五、抑郁的表现和症状
1、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正念冥想。有很多证据说明,正念冥想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抑郁症。
2、只有我们看到它对生活中产生的积极面,才是唤回生命力的开始。
3、1
4、如何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
5、我开始考虑所有可能的途径,帮助抑郁的人们变得好一些。我在调节方法上,一开始是很保守的,我觉得只有少数几种疗法是有效的,就那么几种——药物调节,几类特定的精神疗法。
6、
7、从临床数据来看,多地医疗部门都提及了抑郁等精神障碍类疾病的就诊率出现了上升。
8、水中也有PM5?别急,臭氧来帮你!
9、
10、但是后来我的看法变了,如果你的脑子里长了肿瘤,然后你觉得自己每天早晨倒立20分钟会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或许让你自己感觉好一些,但是你的脑瘤还在那里。你还是可能因此死去。
11、有一天晴子陪伴丈夫去公司的时候,体验到了丈夫每日乘坐火车上班的痛苦,就对他说:“原来你每天上班要这么辛苦啊。这么多年来,谢谢你了”。听到这句话的丈夫在地铁上嚎啕大哭起来。
12、教唆自杀的人通常会灌输这样一种逻辑:死亡是解脱,只有死亡才能实现大的快乐。选取一个相近的例子,梦境像死后的世界,在梦境中,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现在无法实现的梦想,在梦境中都可以实现,享受自己树立的规则,享受自己想象的快乐。
13、这个体检指标关乎人命,却被大多数人忽略...
14、“要是我不在的话,大家都会轻松了,有时候我很讨厌自己。”患了抑郁的高崎干男想过自杀,可是面对家人的爱,他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15、从进化尺度上看,人类文明的一万年历史,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根本不足以改变大脑的固有结构。就算人类在现代社会再生活十万年、百万年,我们的大脑都还只是那颗成长于狩猎采集时代的原始人大脑。
16、换句话说,现代化和人类本能情绪的对抗,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17、理解抑郁症背后的遗传变异有什么用呢?
18、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问题,社会转型期的多方压力是其主要的外在诱因。抑郁、焦虑情绪的膨胀与作为社会人的自我认知、角色适应能力等均有密切关系。
19、但是如果你患上了抑郁,然后你觉因为每天倒立20分钟感觉好一些,那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抑郁是你的感觉和情绪出了问题,如果你感觉好一些了,那么你的抑郁就会少一些,所以我现在变得的宽容,各种奇怪的偏门疗法我都能接受了。
20、这是一种时时刻刻感到惧怕,却不知道自己在惧怕什么的感觉,就在那时我开始想,活着太痛苦了,人不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不想伤害身边的人。
六、抑郁
1、但是,在近一万年时间里,人类文明出现了。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生存,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做决定的情绪反应。
2、你看,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工具,习惯于在信息不充分的时候快速产生非黑即白的、持久的反应。当它总是面对需要深入分析才能决策的场合,需要在不同场景之间快速切换的场合时,不出乱子才怪呢。
3、找不到人倾诉。跟亲人讲怕他们担心,跟朋友讲怕他们烦心,怕不理解,怕麻烦别人。
4、···
5、“压力陡然增加,人们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上升,睡不着觉的人越来越多,有心境障碍的人越来越多。”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说,“追本溯源,是价值体系的崩溃。一切以物质、金钱为衡量指标,人际关系淡漠,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必然的。”
6、在近发生的几起自杀事件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抑郁的影子。抑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临床特征,情绪的消沉往往有闷闷不乐、悲痛欲绝、悲观厌世等多个阶段,但抑郁的心境障碍有一个明确临界点,即快感缺失,也就是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
7、抑郁对人大的影响不是悲伤,而是让人失去活力,回避抑郁,只会让它更凶猛,你越躲,它越强。
8、
9、如果说内因强调的是抑郁症的随机性和难以避免,那外因强调的就是我们人类要为自己的抑郁症付多大的责任。
10、
11、就拿刚刚提到的2016年的研究来说,科学家发现的两个基因变异,和抑郁症的关系是很确凿的,但是它们对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也就是10%上下。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这点影响的意义都是挺有限的。
12、我不知道为什么,抑郁的反面,并非快乐,而是活力。而正是这样的活力,似乎就在那段时间从我的身体中慢慢消失了,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都感觉那么麻烦。
13、他们两个人,服用同一种药物,并且将药物藏在同一个卧室的不同的地方。
14、知乎上,“抑郁症”的话题有超过58万人关注,4万多条提问。根据初步的分析归纳,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人,往往会有三个共通点:
15、至于焦虑其实常常是与抑郁共同出现的,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当然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比如焦虑以过度的担忧、预期的焦虑为主要表现,而抑郁更多是无助、无望、无价值的悲观情绪。
16、了解抑郁症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我国患病率数据超过4%,有报道高达到了1%,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而且地级以上的医院识别率不到20%,真正接受调节的只有10%,抑郁症自杀年龄明显趋于低龄化。
17、对于抑郁症比较严重的,一定要接受药物调节与心理调节同时进行。
18、有时候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得了抑郁症?一个人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很难改变,包括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了的。我们夫妻不和每天吵架。每天被琐碎的事闹得甚是心烦,可是又无力改变现状,活的真的好苦恼,好累,有时好想大哭一场,可是又无处发泄,只能憋在心里。觉得活着没意义!
19、
20、惊慌失措或焦虑不安无法抗拒的恐惧感通常意味着焦虑症,不过,如果常常如此,也可能是抑郁症。有些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惊恐发作”。这种焦虑和平常的不同,它是一种发作性的、不能控制的惊恐,通常还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如心率过快、大汗淋漓,以及睡眠问题;
1、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患上了抑郁症,那么他同卵双生的兄弟或者姐妹,也就是遗传物质几乎相同的兄弟姐妹,出现抑郁症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大概在40%上下。
2、几年前我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第一天,一个与会者把我叫到一边,她说:“我有抑郁症,我一直在吃某种药物,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3、抑郁的反面,并非快乐,而是活力
4、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的负面情绪,包括抑郁在内,都是重要的生存工具。
5、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作为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肩上担负着责任二字,我上还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我不想让他因为我而痛苦,我还得尽孝,尽自己的义务。希望他有生之年活的开心快乐!
6、遇到不同情绪时,每个人会有怎样的反应?
7、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发病率和各国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在一个国家内部,比如美国和英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一代代人之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提高。出生于1945年之后的人,相比出生于1945年之前的人,抑郁症发病率整体高出了10倍。尽管中国整体的抑郁症发病率仍然很低,但是也同样出现了快速提升的趋势。
8、
9、自我评价过低。我很没用,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别人都比我厉害,一件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觉得自己不行,总是羡慕别人活得春风得意,而自己灰头土脸。
10、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人们想要保守这样的秘密,并因此承受着沉重负担。抑郁让人筋疲力尽,它几乎耗掉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此保持沉默,只会让抑郁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11、我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我明白了,化学调节和心理调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也发现抑郁是这样一个东西,深深的嵌入在我们的体内,我们无法将它彻底剥离,它已经嵌入到我们的性格和个性中了。
12、
13、事实会说谎,困扰我们的正是这些偏执
14、抑郁和其他的负面情绪,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可能起到的关键作用。它的速度优势、协调作用,以及保护作用,能够让我们的祖先在危机四伏的大自然里更快的预警和逃避危险,更好地统一思想、做出行动,同时避免陷入毫无意义的争斗当中。
15、主编:王新亚
16、还有些人可能想的是,彻底改造人类的情绪功能,让人脑适应现代生活,但这就更是痴人说梦了。
17、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也许能帮助抑郁症患者修复社交能力;比如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可能会帮助抑郁症患者找回久违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方面的研究,我会在下一个模块和你仔细讨论。
18、
19、我总是一次次地遇见抑郁之后的康复者不愿意接受这段经历,他们会说:"我很久之前抑郁过,我再也不想回忆那段时光了,我也不会再去分析它,我只希望继续自己当下的生活。
20、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证明,抑郁症的发作确实和遗传因素高度相关。
1、但是,负面情绪也有它们固有的问题。比如遗传变异可能会干扰它们的正常开关,比如在现代社会中,情绪工具难以处理需要理性分析的复杂信息,难以应付需要快速切换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因此,古老的情绪工具和现代生活发生错配,越来越多的抑郁症出现了。
2、如果你经历了一次灾难性的打击,然后感觉糟糕,并且六个月之后,你依然无法正常生活,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的抑郁。
3、事实上,抑郁症确实是一个和现代化关系密切的疾病。
4、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抑郁,但是你已经戴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并且是透过这层坏情绪的薄纱,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你认为是快乐的面纱被摘掉了,这样你可以看得更加真实,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很难,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看到的是事实。
5、感到想死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总是在脑海中萦绕,冥思苦想各种寻求死亡的方式。假如你每天都在经历这些,或者近两周内每天都有类似的想法,要及时寻求帮助,即使你并不觉得你伴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6、我们抢先为你选出一讲,带你看看抑郁症出现的内因和外因,找到抑郁症的突破口。欢迎你收藏文章,并把它分享给你关心的人。
7、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了郁郁症的严重性。
8、正视抑郁的价值,并不能不再复发,但是却能改变看待抑郁复发的态度,甚至会减弱抑郁复发的程度。
9、做事认真负责,不喜欢与人沟通的这类人,由于家庭、生活琐事,如果调姐不当。很容易的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