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重阳节诗句诗词
1、《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3、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笑语欢歌情浪漫,登高望远醉峰乡。
6、《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7、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8、诗人自古意难偿,唱罢相思吟白藏。欲向金风求美句,任凭玉露润词章。千千心结文兴赋,九九重阳诗韵香。满眼菊黄葩蕊艳,还疑秋节是春光。一瓣多情枕砚边,相思盈语寸毫前。秋风将别诗如酒,珠玉难联月似年。露冷滴声空落寞,心清吟菊尽陶然。良宵遗梦任伊去,且做浮云黄鹤仙。
9、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1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1、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12、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1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4、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15、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6、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1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8、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19、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20、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二、九九重阳 诗
1、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2、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5、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6、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登高望远云天阔,寄语琴心并物扬。
10、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曹丕有“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表达了又逢重阳的惊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他还写过“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有“佳节又重阳”的词句。由这些名诗佳作可以看出古人对重阳佳节都是有着特殊感情的。
1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2、远望枫红穿眼过,近观野菊卧陶家。
13、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14、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1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6、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7、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18、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三、九九重阳节 经典诗句大全文库
1、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2、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3、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5、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6、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7、欣逢九九又重阳,染尽枫红菊色黄。
8、重阳节的传说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9、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1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2、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13、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14、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5、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16、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有:
17、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9、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0、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四、九九重阳节诗句诗词发朋友圈
1、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3、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6、重阳节的起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7、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8、每一个节日都会有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很多大一直传承下来的节日,这些我们都是需要积极的去传承,发扬它的优秀精神。九九重阳节是一个对家乡思念,对亲人的思念的一个节日,可能会很伤感,但是我们也要打电话回家问问父母。
9、身居赤壁衰怀寄,梦到高堂老病伤。
10、九九登高节,苍枫渐欲黄。
11、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
12、《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3、欣斟桂酒陶然醉,泼墨吟诗似梦香。
14、今于此,撷取唐诗人孟浩然代表作,五律《秋登万山寄张五》,与友共赏。曰:
15、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16、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7、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8、 采桑子 重阳
19、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0、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五、九九重阳节诗句诗词王维
1、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2、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4、采桑子 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霜。
5、父母上了年纪,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也会较年轻时上升不少。因此,意外保险可以作为体现子女关爱的首选礼物。此外,健康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各大保险公司的网站上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很多,有的保险公司推出的老年人健康保险则可在线报价投保,购买方便快捷。但在购买时要注意免赔的范围。有保险理财师建议,老年人首先要适当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险,以应对突发事件。其次,购买传统型养老保险,可以保障在合同期满时领取一笔资金用于养老。再次,如果想要父母年年有进账或月月有收入,则需要购买年金型保险。
6、江苏宿迁市宿豫区,韩金良,作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8、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9、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1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1、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12、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13、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14、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15、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16、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17、胜似春光,寥廓江天霜。
18、羁旅江湖数十霜,昨宵疏雨又重阳。
1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20、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六、九九重阳节诗句诗词
1、以上所述,不当处请友斧正。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3、人因秋暮无须懒,菊为寒迟不肯黄。
4、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5、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6、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8、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为谁开。
10、每一个节日都会有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很多大一直传承下来的节日,这些我们都是需要积极的去传承,发扬它的优秀精神。九九重阳节是一个对家乡思念,对亲人的思念的一个节日,可能会很伤感,但是我们也要打电话回家问问父母。
11、《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代:卢照邻
12、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13、一阵秋霖解暑凉,雨浸落木度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