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雪的诗词
1、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的俗气。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6、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7、(鉴赏)这里诗人以凝炼的画笔描绘出飞雪迎春的初春景象。虽然是漫天雪花徘徊萦绕长空,但东风已送来春天的气息。料峭春风夹着飞雪,乃是春光明媚的信使。诗人怀着切盼春色的激情,吟出这令人兴奋的诗句。
8、连“寒号鸟”也不再鸣叫,可见大雪来临,天气寒冷,已进入仲冬了。
9、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10、《独酌》(唐)杜牧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11、(鉴赏)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漫天皆白,遍地银装,所有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就仿佛是一夜春风至,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一般。这满树压枝的雪花正如绽放的梨花一般,让人仿佛置身温暖的江南,顿觉春意盎然。诗人巧妙地将南方春景比作北国冬景,以花喻雪,既将边境的壮丽景色描绘出,又表现出诗人不以为苦,反将塞外的雪景写得如此美好,展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后人常用此句形容雪花之美。
12、《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4、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15、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16、春天的柳树枝条开始变柔,冬天的梅花愈加芳香。夜幕中的雪让梅花更加清冷峭厉,像玉般的雪散落在树林中和池塘中。那回旋的风也逐渐的变得寒冷,寒冷的风越过窗帘,穿透窗缝透着寒气。想要整理新的妆容,呵暖双手拨弄乐器。
17、《白雪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19、(出处)唐·李白《北风行》
20、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二、描写雪景的诗句
1、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2、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3、《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南北朝:鲍照
4、整个人都变得暖烘烘、热腾腾。
5、雪霁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译文: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8、(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9、《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0、译文: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11、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张炎《疏影·梅影》
12、但冬天不是终点而是沉静的厚积
13、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14、你好!描写雪美景的诗句: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杜甫:《绝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17、《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8、寒月悲笳,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三、描写冬雪的诗句
1、燕塞雪,片片大如拳。——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4、有关描写花灯的诗词有很多。例如唐代苏味道在其《正月十五日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B音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该诗形象地描绘了唐代元宵之夜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的场景。
5、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6、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作者:孔夷《南浦·旅怀》
7、《逸周书·时训》说“大雪之日,鴠鸟不鸣。”鶡鴠就是寒号鸟。
8、入夜,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
9、荔挺是兰草的名字,长得细小,就像是蒲草丝儿一般柔弱纤细。
10、暖烘烘的甜稠米粥一下肚,
1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12、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13、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14、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5、(鉴赏)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16、《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荔挺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18、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19、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20、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描写雪的诗句 古诗(写雪的美)
1、储藏满满一年的收获和力量
2、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5、译文: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6、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7、《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9、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1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1、(鉴赏)春雪漫天飞舞,天地皆白。连花园中梅树的枝条上,也堆聚点缀着团团雪花。远远望去,好象白梅正吐蕊怒放,真叫人分不清哪是真梅,哪是白雪了。诗句用春雪和白梅在外形上的相似,故意造成判断上的错觉,目的在于盛夸雪花有着白梅一样的气韵,表现对春雪的高度赞颂之情。
1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4、《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1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6、(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1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1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19、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20、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五、描写雪的诗句优美句子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3、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5、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9、(出处)宋·杨《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10、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爱东山晴后雪》
11、据说,寒号鸟夏天的羽毛有五种色彩,鸣声听起来像“凤凰不如我”,
12、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3、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14、一到冬天,就会掉毛,看起来就像是雏鸟,鸣声像“得过且过”,
15、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16、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獅的情景。
17、《喜祖三至留宿》唐.王维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18、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0、《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六、描写雪的诗词
1、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2、描写雪的诗词太多了,我只用一句表示吧。北风吹雁雪纷纷。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舟渡。雪后春生人未觉。恰似飞鸿踏雪泥。各人自扫门前雪。有雪无诗俗了人。更喜岷山千里雪雪飘。风雪夜归人。胡天八月即飞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梅雪争春未肯降。日暮诗成天又雪。
3、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