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故事(精选文案141句)

一、文天祥过零丁洋

1、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2、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宋朝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曾有诗云:“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就着这句诗,我们看一看惶恐滩在哪里?伶仃洋又在哪里?

4、✦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5、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6、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8、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9、趙氏宗亲企业合作专区欢迎咨询

1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两句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

13、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写照

14、弘扬中国美术精神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15、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6、《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文天祥,南宋时期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1256年仅20岁的他就以第一名考中进士,可谓金榜题名,可惜却面临的是一个即将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金朝1234年被灭以后,宋蒙之间的战争已经开始。1257年,蒙哥汗再次大举攻宋,没想到却死在钓鱼城,蒙军撤退,宋蒙暂时处于相持阶段。

18、两首诗的创作背景极其的相似,心境也是相似的。不同在于夏完淳表现了自己生前身后也要为抗清坚持斗争的信念,比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史册留名更彻底。同时,夏完淳似乎对家人的眷念较多,没有文天祥的情感纯正。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得好人、都要死,只是有的人是偷偷摸摸的死人要有一些英雄的胸怀与精神不要贪生怕死的做一个小人要不怕死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一生才没有遗憾

20、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二、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故事

1、忽必烈夺取汗位后,调整对宋攻击的战略方向,主攻襄阳,1273年襄阳城陷落。元军一路势如破竹,猛攻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从考中进士这十几年中,文天祥虽已入仕但为人正直,遭奸臣贾似道、董宋臣等人的排挤、陷害,屡遭罢免,英雄无用武之地。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知州,奉诏征兵勤王,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文天祥率所征兵将万余人沿赣江而下,前去拱卫京师,途中经过惶恐滩。

2、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3、辛苦遭逢起一经②,于戈寥落四周星③。

4、山河破碎风飘絮④,身世浮沉雨打萍⑤。

5、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6、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⑧照汗青⑨。

8、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9、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10、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公元1279年经过伶仃洋时所写,诗中将文天祥忧国忧民,战败之时惶恐不安,被俘之后孤苦伶仃的心境,以及宁死不屈的气节和爱国情怀真实地表露了出来。

11、⑨照汗青:照耀史册。汗青,古时用竹片记事,先把青竹用火烤烤干水分(竹汗),可以防蛀,这个过程叫“汗青”,后来用来借指史书。

12、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

13、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14、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15、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

16、可惜元朝皇帝没有等来这句话,相反在押的文天祥却成了国人的精神榜样。好吧,既然你宁死不降,那就成全你的千古名声吧!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赴大都(北京)街头,长达五年的黑牢关押导致他不辨东西,在行刑之前文天祥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向围观的百姓询问:何处是南?无数人齐指南方,那是故国的方向,文天祥跪拜行礼,百姓无不落泪,随后这位千古名臣就死在了元人的屠刀之下。

17、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18、关注美术前沿热点报道中外美术新闻

19、②起一经:即科举出身。古代科举时,每人都要考试自己所专门研究的一种经书。

20、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三、文天祥过零丁洋表达的情感

1、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2、《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表现。

3、《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4、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5、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

6、中华经典资源库:李山·文天祥·过零丁洋

7、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四年来,孤军作战,转战天涯。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诗人为自己的命运忧虑,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的句子是“,”。

9、►联系我们:zgmsbvip@1com

10、东由深圳市赤湾,经内伶仃岛,西到珠海市淇澳岛一线以北为内伶仃洋,水域面积1041平方千米。伶仃洋是珠江大的喇叭形河口湾,属弱潮河口,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混合潮。在其周边有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1、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12、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英勇气概。

13、(解释)回想当年由科举走上仕途历尽辛苦,如今在纷纷的战火中已熬过了整整四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的人生动荡不安就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中身陷元虏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人生自古有谁能够长生不死,只愿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4、《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所作。

1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6、▲许江、邬大勇、孙景刚

17、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18、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19、文天祥经典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文天祥的爱国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天祥的诗基本体现他爱国的节操,李清照前期的诗则体现出一种少女特有的情怀,因为李清照前期生活的比较美满幸福。而李清照后半生则是处于国破家亡中,既有对国破的无限感慨也伴有家亡的无尽忧伤。老公死了嘛...总的来说就是男女之间的差别,女子的心思总是很细腻容易忧伤感慨的

四、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

1、⑧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2、人rén生shēng自zì古gǔ谁shéi无wú死sǐ ? 留liú取qǔ丹dān心xīn照zhào汗hàn青qīng 。

3、文天祥的后一首诗应该是过零丁洋,其内容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热爱祖国。

5、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6、山shān河hé破pò碎suì风fēng飘piāo絮xù , 身shēn世shì浮fú沉chén雨yǔ打dǎ萍píng 。

7、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两句,用两个比喻句浓缩了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坎坷,感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8、文天祥的父亲博学,且是个书痴,家中藏书充栋。文天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又加聪慧,二十一岁便中了状元。皇帝很喜欢他,赐名“宋瑞”,即宋之祥瑞。其父病逝,他守丧三年。三年后初授官,又因反对投降迁都的事,愤然辞职。之后,又是起起落落的好几遭,仕途走得很不顺意。再后来,元军大肆南侵,宋将亡,征天下之兵欲图存,然无一人一骑响应。文天祥则尽出家资,号召兵众万人,投入到救国救亡的战事中。他率兵从平江至临安又转战到岭南,后不幸被俘。彼时,流亡中的南宋朝廷已撤至广东崖山。元人派汉官游说文天祥写招降书给守将,文天祥不从,出示所书《过零丁洋》以明己志。未几,宋、元决战崖山,宋亡。文天祥拒降元,在狱中就义。

9、如今这片海域上横跨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为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但在南宋末年却充斥着宋人的血泪和无奈。从中原到广东,宋朝军民被蒙元大军一路追逐,自北至南的千里疆土已无赵氏皇族的立锥之地,但即便已经逃到天涯海角,蒙古人依旧不愿意放过他们。

10、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11、高考必背64篇之苏轼《水调歌头》

12、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

13、(解析)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后据点(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14、辛xīn苦kǔ遭zāo逢féng起qǐ一yī经jīng , 干gān戈gē寥liáo落luò四sì周zhōu星xīng 。

1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留取丹心照汗青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留取丹心照汗青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19、④考研|2017年考研时间确定,今年有3大政策变化!另附考研备考攻略!

20、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五、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哪里

1、“这是一次精彩的创作过程。”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好的清醒剂。由许江领衔创作的油画《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写照》入选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体现了文天祥为抗击外敌入侵兵败被俘的场景。文天祥作为南宋宰相被元军俘虏后拒绝出仕元朝,写下了《过零丁洋》以诗明志。

2、⑦零丁:即“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3、《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祥兴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后据点奎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4、文天祥死了,但中国人的精神却永久存活了下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经那是我们永远的大宋!

5、首联中“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公元12宋恭帝赵㬎的年号),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公元12南宋卫王赵昺的年号)被俘,恰好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说个人出处,一说国家危亡,两件大事。唐宋时期,作为知识分子要想保家卫国,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6、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7、④风飘絮:形容南宋国势如风中柳絮飘荡不定。

8、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9、①教师|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颁奖晚会;“美乡村教师”和“优秀乡村教师”名单;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10、世界趙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865376455

11、注释①零丁洋:今广东省珠江口外。

12、《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5、过零丁洋的题目意思是:经过零丁洋有感而发。

16、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今日被俘押在零仃洋又是这样的孤苦伶仃。

17、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

18、1278年12月,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俘虏,而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还在广东崖山组织抵抗,在这个至暗时刻,蒙军统帅张弘范想利用文天祥来劝降陆秀夫。彼时大宋已经退无可退,仅剩的十万军民集结了数千战船准备与蒙军决一死战,面对视死如归的宋人,张弘范并无必胜的把握。

19、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20、《过零丁洋》是南宋诗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六、文天祥过零丁洋

1、《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震铄古今的诗出自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同时它也演化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气节符号。文天祥的遭遇是悲壮的,任凭蒙元高官厚禄、恐吓威胁而始终不为所动。公元1278年,时年42岁的文天祥以俘虏的身份乘船经过零丁洋,之后就出现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诗篇。那么零丁洋在哪里?文天祥“过零丁洋”之后又去了哪里呢?

3、《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4、颔联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5、来唤醒你那真挚的情缘

6、高考必备64篇之陆游《游山西村》

7、是中国的一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长的跨海大桥。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扩展资料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0、惶huáng恐kǒng滩tān头tóu说shuō惶huáng恐kǒng , 零líng丁dīng洋yáng里lǐ叹tàn零líng丁dīng 。

11、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12、文天祥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酹江月》

13、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14、文明之旅:《过零丁洋》里品文天祥

15、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16、崖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从地图上看,海丰(广东汕尾市海丰县)至崖山的路线刚好经过零丁洋,也就是在这样的旅途中,文天祥利用张弘范递过来的纸笔写下了不朽的诗作。

17、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经起家步入仕途,宋以经学取士,此即指考取进士。文天祥是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1、胡婷婷唱古文:文天祥·过零丁洋

2、25cm×55cm

3、装帧精美书香玉坠精致礼盒

4、《宋史》载:“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死前,曾留一绝笔书于衣带中:“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并有一《自赞》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5、✦絮:柳絮。✦萍:浮萍。一种水中飘浮植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

6、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7、“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常常会琢磨这几个字。难道文天祥抱定以死殉国的决心就只是为了青史留名吗?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错了。想当初,他拿出所有家资招兵买马,欲救国于危难之中时,有人就劝止说,以你所率之众与强势的元军抵抗,那就是带着群羊入虎口。文天祥回答说,我知道,我就是要以身殉国,就是要用死来唤醒天下人保家卫国的士气,且为这个濒危的国家争取后的一点希望。细细揣摩,文天祥的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是以卵击石也要去击的行为,背后所透露出的那种东西,就是气节。而他所谓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想用自己的死,将这种气节播种下去。(杨蓉)

8、文天祥夜来早得东风信,潇湘一川新绿,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浅千花如束。银蝉乍浴。正沙雁将还,海鳌初矗。云拥旌旗,笑声人在画阑曲。星虹瑶树缥缈,佩环鸣碧落,瑞笼华屋。露耿铜虬,冰翻铁马,帘幕光摇金粟。迟迟倚竹。更为把瑶尊,满斟醽醁。回首宫莲,夜深归院烛。

9、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抗元名将。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0、▲许江、邬大勇、孙景刚 

11、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宽约65千米,水域面积约2100平方千米。

12、⑤身世浮沉雨打萍:指人生的经历遭遇像雨打浮萍那样浮沉动荡。

1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两句,表现出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14、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15、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这指的就是伶仃洋,包含外伶仃岛、桂山岛等海岛景点,这两个岛都挺好玩的很适合旅游游玩,桂山岛上还有文天祥广场留作对他的纪念。

16、《扬子江》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海》

1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18、凌驾于伶仃洋之上的珠港澳大桥,一桥三地,串联起了香港、澳门、珠三角,誓必为三地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共同发展,发挥联动作用。

19、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20、高考必背64篇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惶恐滩⑥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⑦。

上一篇上一篇:写彼岸花的诗七律(精选文案69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