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遍青山人未老
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近代《清平乐·会昌》原文:
3、全诗一开始就是破晓时分,诗人随众登临会昌山,随即第二句就发出感慨,虽然来得这么早,但或许更有早行人,以示警策自己也提醒他人,其中暗含着应加倍努力,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意思。
4、▲图:徐霞客坐听鸣弦泉图(范曾|绘)
5、▲图:大理鸡足山。徐霞客答应朋友为此山撰写山志,然而山志未成,徐霞客就一病不起。
6、草软沙匀野路晴,竹枝乌帽称闲行。
7、同学相聚精神爽,豪情激荡冲碧天。
8、第四句“风景这边独好”,又一展诗人一贯雄迈之心,走过这么多的高山峻岭,这儿的风景独好,语气急转笃定,自信心怦然跳出,这全在一个“独”字上面,它与年轻时的心境连成了一片,过去与今天交相浑融,得其所哉。
9、我国古代旅行家不少。政客追名,奉命出使,执行政务;商人逐利,经商贸易,赚取利润;僧道求法,云游四海,取经问道。唯独徐霞客是一个异类:他一介布衣,单凭着一腔热血与山水之情,把毕生都用在旅行和地理考察上。他无法享受官方的资助,靠着变卖田产以及沿途朋友的资助,迈出旅途的一步又一步。
10、抒发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情怀。“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阕说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
11、辛德勇.纵情于奇峰险洞之间(J).三联生活周刊第1167期,2021
12、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13、东方将要亮了,但不要说你来得太早,走遍千山万水,依然活力满满,斗志十足,这里的风景分外好。会昌城外山峰高耸,连绵不断接向东海。战士们远眺南粤,那边更加郁郁葱葱。普天之下,只要获得和平,人们安居乐业,风景自然更加美丽!
14、▲图:元谋土林,与西双版纳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云南三林”
15、黄河滚滚从天降,草原茫茫明安川。
16、昨晚西风料峭,窗外黄梅更枯瘦了。无眠的人被花香困扰,起来看看,不知历经了多少年,天和青山都老了吧。白鹤啼叫,空空的庭院里,只见一轮霜白的月亮,越来越小了,晚间的冻云就像清晨的一样。多情让人发狂,相思让人忧愁,如何是好!
17、20世纪80年代,地理史学家陈桥驿提出了“徐学”的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徐霞客研究成为了一门成体系的学问,成果迭出。
18、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注释)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
19、“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作为职业旅行家的徐霞客,靠一己之力使黄山成了名扬天下的“网红”打卡地。同时,如同现在我们爬遍“五岳”打卡一样,徐霞客也有一样的想法。生在江南的他一生四次北上,都与“五岳”有关。但唯“北岳”恒山山高路远,直到徐霞客47岁那年才实现。打卡“五岳”后,徐霞客在家休整了三年,开始筹备下一阶段的旅行。
20、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表达了什么意思
1、蒲实.天台小记:游山则情满于山(J).三联生活周刊第1167期,2021
2、“余久拟西游”,徐霞客很早就打算前往西南地区。但直到1636年,五十岁的徐霞客感到自己“老病将至”,再不出发就晚了,才终于启程。这一次的旅程,从家乡江阴出发,到浙江、江西、湖南,然后至广西、贵州、云南,历时四年多,路途数,一直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3、正是五月天,松树下的茅草亭分外凉快,天色已晚,白沙汀洲和笼罩着云雾的树林更显苍茫。路上的行人被勾起了一片思乡之情,隔水相望的青山,像极了自己的故乡啊!欢喜,又惆怅啊。
4、三※哥※感※谢※你※的
5、《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写于1613年,是徐霞客早期(26岁)旅行生涯的记录。在游记中,“喜不成寐”、“神飞山顶”、“狂叫欲舞”等夸张的用词,向我们展示了徐霞客初见山水时的激动与喜欢。此后近三十年的旅行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这份热爱。
6、愿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上,努力付出,活出自己的精彩,走尽千山万水又何惧?在某一个时候,可以自豪地说,踏遍青山,人未老。未老的志向,与未老的心,如青山般常年郁郁葱葱!时光有涯,不怕无情流光,向着青绿山水间而去,可为寻梦,也可为生活,青山连绵里,有着亘古未变的答案!
7、滚滚长江奔流向东,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转瞬即逝,是非成败,终究也不长久。只有青山依旧在,日升日落不断重复。江边的白发渔翁和樵夫,早已看惯四季变化,和朋友相逢,就痛痛快快地饮酒。古往今来的故事与人物,都成了下酒时的谈资。时光无情,历史都成了云烟,而青山还在,故事也仍流传着,成为另一种永恒。
8、退休了,时间是自己的,几年间,漂洋过海,遍游各地的名川大山,古迹名胜。自以为见多识广,却忽略身边的美。其实我们生活的城市有许多美景等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几天前,下了几场透雨,据说山里的草绿了,花开了。说走就走,约几位好友去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9、出自《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这一首清平乐,于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原文如下: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译文如下: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10、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2、张星云.何以登黄山而天下无山?(J).三联生活周刊第1167期,2021
13、牧童自由自在地骑着牛儿,春风吹拂,细雨纷飞,更为这世界增添了美丽。无处不是青翠的山,青翠的草,吹着笛子,穿着蓑衣,在春天的郊野穿行,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啊!
14、胜利总会来到的,正义也不会来得太晚,这一天越来越近,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
15、21岁,徐霞客正式开始自己的旅行生涯,足迹主要集中在家乡周边,泛舟太湖,爬爬附近的山,还没有开始系统的旅行。29岁之后,徐霞客的旅行逐渐成熟。通过《徐霞客游记》,我们可以将徐霞客的旅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6、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17、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18、青山不语,时光悠悠,在沧海桑田里,人生不过是蜉蝣一日,而巍巍青山却见证了太多兴盛衰亡。
19、徐霞客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1587年1月5日)。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万历十五年》,就把1587年作为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起点。彼时皇权衰落,朝政腐败,党派争斗不断,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朝野上下,都弥漫着紧张的政治气氛。也正是这个时代,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发展。居于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开始出现松动,自由思想萌芽,以李贽为代表的革新派主张革故鼎新,强调人的个性和需求,反对思想禁锢。
20、在无穷的云彩间,在水波荡漾的地方,有我这样一个大闲人啊!每天都干些什么呢?白天漫游在青山,自由自在,到了夜晚,就回到岩石旁休憩。这样的生活,已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又哪里会有尘世的疲累?真是太舒服了啊!
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意思是什么
1、▲图:腾冲火山。这里也是徐霞客一生到达的远的地方。
2、男儿怀抱大志,离开故乡,为了国家哪里想着要活着回去。又何必一定要埋骨于故乡呢,人生所到之处,哪里没有青山呢?为了革命事业,个人的安危和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呢?一片丹心,日月可鉴,铮铮忠骨,正气浩然,令人敬仰不已。
3、风景这边独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留清白在人间梅花香自苦寒来追问:勿以小恶而为之的后一句是什么?追问:???追答:勿以善小而不为
4、出自现代诗人的《清平乐·会昌》。
5、我们驱车前行,一路山势陡峭,山路曲折,峰回路转,几度山穷水尽,几回柳暗花明。旅游就是寻取一种感受,一份心情,不同的景色,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或愉悦,或激动,或疑惑,或领悟。旅者无疆,感受无限。
6、一宿青山又前去,古来难得是闲人。
7、如今我们怀念徐霞客,怀念那个黑暗社会中成长的自由灵魂,说他是一名勇敢的背包客、狂热的旅行家,惊叹于他美妙的文笔、精准的描写,赞赏他在地理科学上开创性的贡献。但更根本的,是怀念他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远征的魄力与勇气。而这,也正是每一个远方的向往者的初心和本源。
8、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出自近现代的《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0、⑴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1929年,为开辟赣南根据地,率领军队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部队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11、⑷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12、除此之外,徐霞客的质疑和实证精神,也常被后人称道。谭其骧说他“以真理驳圣经,敢言前人所不敢言。”他对云南的江河进行了大量考察,否定了《尚书·禹贡》提出的“岷山导江”(岷山是长江源头)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的观点,并推测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这一观点,也在1978年国家考察队的实地考察中被证实。
13、青山不会老,但相思会让人更憔悴,青山怎懂得心间烦恼?
14、潮平海岸阔,风正一帆悬。
15、⑶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16、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国家也对徐霞客极为推崇。毛主席赞赏徐霞客重视调查研究的精神,曾多次在公开讲话中表示:“我很想学徐霞客。”
17、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18、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19、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20、——近现代·《清平乐·会昌》
四、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比喻什么
1、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早被地质学家丁文江发掘。丁文江从西方留学回国后,听从老师的意见,带着一本《徐霞客游记》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进行了考察。此后一二十年,他花费大量精力研读《徐霞客游记》,并编撰了《徐霞客先生年谱》。受丁文江影响,此后一大批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开始关注徐霞客,包括竺可桢、谭其骧、张其昀、方豪等在内的名家,都撰写了相关文章,探讨徐霞客的科学贡献。
2、登高远望天地宽,群峰苍茫入云端,
3、▲图:黄山云海,宛如仙境
4、颠连:起伏不断。东溟(míng):指东海。
5、这是毛主席在1934年写的一首词,当然此词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这几句词应该这样理解:“东方欲晓”,通俗地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
6、⑺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7、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8、天气晴和,诗人踏着软软的草地,拄着竹枝,戴着乌帽,悠哉漫行。风景真好啊,自在的鸟儿在绿树繁花间啼叫,穿飞,暖风从青山里生出,送来淙淙水声。这才觉得常常过余担忧,也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可以看出旁人的真诚。闲来无事还这么快乐,该被人笑了,别人忙着争名逐利,诗人却觉得无谓。还是与自然多接触更好,连快乐也是如此简单。
9、勇敢的背包客,狂热的旅行家
10、青山洁净素雅,不染尘埃,也可以代表真诚的情谊。
11、她是发展沃土,建成了全省山区大的经济开发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十堰生态滨江新区正阔步走来;她是生态净土,历经两次淹没、两次搬迁、三次移城,见证了“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伟大传奇,也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盛世强音。
1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二句诗正好表达了他当时的内心的思想意思:走遍了所有的大山人还没老,风景依然还是这么好这首诗写于1934年,
13、⑵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14、艾江涛.粤西穿越于山水溶洞(J).三联生活周刊第1167期,2021
1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16、苍苍茫茫的竹林寺,傍晚时传来悠远的钟声。朋友戴着斗笠,被斜阳映照,独自回青山,渐行渐远了。诗人望着他的身影,不舍得离去,虽是不言不语,但天地苍茫间,却有着深入心底的暖意。
17、踏遍青山人未老说人年纪轻轻得了绝症快死了所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边独好说了临终了看眼风景当好所风景边独好
18、这是一付对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清人李文甫,少时随老师出游,师指积雪山峰出上联相试,李低头沉思,见一池碧水被风吹皱,悟出下联
19、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20、徐霞客诞生在一个诗书世家。其九世祖徐麒曾拜文学家宋濂为师,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布衣应诏,奉命出使西蜀,招抚羌人。功成而退,得朱元璋赐田数十万顷,荣归故里,奠定了徐家的基业。之后的徐家几代人,或经商或从政,积累了丰厚的家财。直到徐霞客的高祖徐经乡试中举,与唐寅(唐伯虎)一同入京会试,却牵扯进考试漏题的风波,又引出了官场的斗争,被罢黜功名,断了仕进的希望。此后的徐家两代人,如同被施了魔咒一般,参与科举屡试屡败,多郁郁而终。到了徐霞客的父亲这一代,祖上三代的科举悲剧使其对科举深恶痛绝。而这样的观念,也自然而然的落实在了对徐霞客的教育上。他不期望徐霞客功成名就,而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兴趣。
五、踏遍青山人未老求下联
1、▲图:峰丛。底部连绵不断者为“丛”
2、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
3、(成语)东方欲晓(注音)dōngfāngyùxiǎo(解释)天快要亮了。(出处)毛润之《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4、青青山川,是天地间美的屏风,伫立在四季里,带来无限的生机,总是那样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