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子勋
1、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李子勋老师,他没有教条式的说教与命令,更多的只是无私的交流和分享,竭尽所能地帮助无数人更好地成长。
2、夫妻双方应避免高度一致性的教育方式
3、阅读本书,仿佛是一缕春风拂面,一丝细雨无声,问题似乎自自然然地解开了,心境也轻轻松松地变化。
4、还可以吧,如果你很担心,你可以观察好他是哪天出门诊,早点到中日医院二楼门诊门口,应该能拿到,早于7点或者早于7:祝你好运
5、大多数聪明并且天才的孩子性格都是有些怪癖,如果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孩子纠缠、较量,试图把孩子变成一个行为上很乖的孩子,可能消耗了孩子这些动能,结果成年后孩子仍旧是个平庸的角色。
6、孤独是一种存在,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妄言挑战它。人能做到的只能是平心静气地觉知并接纳它,接纳它与生命并存。
7、“惊悉子勋老师离开了我们。心中无比悲痛。一代心理学的骄子,一个大众心理学的启蒙老师,一个点燃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生命希望的人,一个好老师,好朋友,就这样走了。你走的太早、太匆忙……
8、外文名:LiZixun
9、早期聪明的人以后只能成为匠人,很少能成为大师。大师在小的时候,看上去都比较笨。
10、孩子的问题源于家庭功能不良
11、孩子的攻击性是一种生命的能量。
12、婚姻和下棋一样,也要讲道德棋风,除了棋思敏捷,棋路明了,还要做到落子无悔。
13、用文字去干扰他,而不是去评判他的对错。
14、(关于作者)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调节专业委员会成员,CCTV等各大电视台心理访谈类节目长期特邀专家。
15、生与死是这个世界上奥妙无穷,但同时也是自然不过的现象。我喜欢把生死看作是一种宇宙时间的属性。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它存在着,同时亦不存在。甚至我以为,死的境界与生的境界是一致的。感觉到死的蜇伏,能让你更好地品味生的从容。
16、《心理访谈》有这样一期节目:
17、对我来说,我在其中照见我自己。我曾经不那么喜欢”温暖“这个评价,那是我自己的叛逆其实还没有完全被消解。但现在,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更温暖的作者。
18、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9、说到对李老师的了解,早是通过心理访谈节目。李老师咨询方式灵动,不拘一格,是会用肢体倾听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访谈做专家的时候,他做咨询的样子,成了很多心理咨询师做咨询的模范样子。可以说,对心理咨询事业影响久远。李老师是主张后现代的心理咨询风格的,在国内培养了很多心理老师,传播后现代的心理学思想,传播他的灵动的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受到心理学爱好者的青睐。他播撒的这些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种子,一定会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20、生命是自在的,妈妈可以做到好,却不能要求孩子也做到好。
二、李子勋出生年月
1、同样,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珍惜,也就不会珍惜他人、珍惜这个世界。很多低自尊的人觉得自己不重要,假定自己是多余的,就会放弃自己,比如嫁一个不该嫁的人,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2、看书只取所需,不必全部都看,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
3、在引导开始之前,作客《心理访谈》的嘉宾温柔又坚定地跟那个女孩说:“待会儿在进行过程中你可以害怕,可以站起来,但不可以逃走,因为摄影师会追不上你。”
4、李子勋曾是首届中德高级心理调节师培训项目学员,他参与的“中德班”对中国心理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专业性和系统性,提升了中国本土调节师的视野和技术水准。之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咨询和调节师,例如李子勋、杨凤池、朱建军、曾奇峰等。
5、关系不好,那么可能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协助你去了解自己所受到的影响,就可以找到办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你可以从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和问题出发去思考。
6、我坚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多来自于我们没有意识到个体阅历与他人阅历间存在着差异,生活法则并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性或通约性。人生这条道路上没有专家,能够与读者进行些许分享,吾心足矣。
7、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李子勋的风格,有一个词为妥帖——儒雅。
8、孩子怎么建立内心规则呢?我们怎么学习一个善意的、有道德的内心规则呢?
9、一个极端道德的国家,就是一个极端不道德的国家。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负罪感。太多的规则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10、爱一个职场女强人,男人得到的是整个世界,失去的只是一点可怜的自尊。
11、代币疗法:只针对孩子某一个关键的问题进行奖励,而不是对所有的问题的改良都奖赏。
12、外在的规则越少,他自身自在生成的规则就越多。
13、“我给自己定位: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一个科普作家。”李子勋选择与许多媒体合作,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台、电视台。他做这一切,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大众听见和看见心理学。
14、做一道桥梁,让心理学走近大众
15、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生物学家易看到孩子家庭个性遗传或脑生化代谢的紊乱,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易看到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失措,心理学家却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症状,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可以通过促进孩子长大去解决。
16、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忘却”,所谓的忘却在心理上只是通过隔离、潜移的机制,把问题留在意识的深层。无条件接纳过去的所感所受,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生命美好的资源,从中获得滋养获得情爱的智慧,才能把经历过的痛苦变成发展的动力。
17、有时候家庭会出现一些分裂现象,不一定非要处理,只有家庭成员都觉得这种关系不好,不舒服,自己愿意变,才是安全的转变。李子勋说:“我希望家长能够扩大眼界,看到更多层面的、不一样的东西。家庭中的不平衡,其实就是家庭存在的方式,并不值得急于处理,否则可能就会把问题搞大。”所以他从不建议家庭调节师告诉父母:“你错了,你要改变。”
18、孩子在5~6岁以后才有心理发展。
19、先生以这样的精神和行动践行着他的一生,作为后辈,重读李子勋先生的经典语录,仅以此表达对先生深深的敬意。
20、共病——一个疯狂的孩子后面,必定是一个疯狂的母亲。母亲的很多信息不是通过言语来传输的,母亲通过与孩子共处的生物场去影响孩子。母亲内心的宁静、稳定对孩子十分重要。
三、李子勋多大年纪
1、1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天道、王权,以下选项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特征的是:()A、把简单推向复杂B、讲究细致的行为准则C、把复杂归于简单D、包容性、不确定性大正确答案:AD2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习惯把简单导向复杂,不讲细致的行为准则,只讲要求。()正确答案:×3“樱桃小口、燕语呢喃、弱柳扶风”是形容()女性的常用词汇。A、唐代B、西周C、宋代D、元代正确答案:C3汉代压抑性,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性的禁锢主义愈演愈烈。()正确答案:×4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殖崇拜的是:()。A、婚床上撒花生B、门前种石榴C、古代流传的“百子图”D、“麒麟送子”的说法正确答案:ABCD更多答案,如图,关键词ke搜答案,都有的哟~
2、您好,他的作品大概有《问问李子勋》,《心灵飞舞》,《陪孩子长大》,《跟缘舞》,《婚姻的烦恼》,《幸福从心开始》等。
3、帮你重新打开视域,重新带着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
4、内心世界是否美好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感的关键。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困境的另一个原因。
5、纠正孩子的错要先解决好父母内心的情结。
6、李子勋是一位心理医生,也是一位父亲,他一边学习一边总结自己的育儿之道,坦承自己也曾暴躁、不能容忍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的种种毛病深感无助,也是渐渐学习摸索如何去成就孩子的。
7、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残留一些幼稚的防御机制,如强烈的爱在很多时候要通过恨来、攻击、控制去反向表达,而内心的愤怒也需要掩藏在爱的外衣下被安全的释放出来。于是就有了一种奇怪的悖论情景——“我折磨你是因为我爱你”你的所作所为,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反向心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行为带着明显的矛盾信息,接受他的同时又在排斥他,抓紧他和推开他的力量并存。
8、“活着的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
9、汉传佛教被功利化了,所以其地位比藏传佛教要低。
10、人的成长是一个逐步选择与适应的过程,童年事件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原因而是一种可选或者可多重赋义的资源。
11、家庭调节的方式就是,当一个孩子出现心理和生理症状时,一家人都来到医生的诊室,与心理医生共同形成一种调节小组。医生走进家庭,用一些专业技术参与、引起和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从中发现家庭在结构、界限、权力等级、亲密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12、人的心理有这样一个特征,得到的东西会被看轻,未曾得到的东西会日夜变重。其实后悔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受,当一个人部分或者全面拒绝接受现实,想逃离现实的时候,后悔为逃避现实找到一个借口。
13、朱建军说,上世纪90年代他对李子勋的印象一直贯彻至今——心胸宽阔,光风霁月。朱建军说:“李子勋是一个善于合作、能看到别人优点的很宽厚的人,很尊重别人的想法。”
14、“生命永远是不满足的,正如运动员总是以失败告终,不管他曾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总有一个高度他难以逾越。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到过世界的任何地方,甚至有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品尝过全世界所有的食物(美味的与难以下咽的),接触过所有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人群,谈过无数次恋爱,从事过许多职业(包括战争中的士兵与流离失所的难民),有过许多身份(穷人、富人、高官、显贵、精英、杂碎),有过很多次婚姻,当过父亲或母亲,经历过诸多身体的病痛,死去活来,那么他一定是他处的那个时代生命有价值、饱满,也活得有滋有味的.
15、要做一道桥梁,让心理学走近大众
16、我假定他是个善的、弱的、软的。我每次都用软的方式与对方内心中软的、善的部分交流,他就会慢慢的变软、变善。
17、同理,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必须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比自己好,这样父母想教育孩子的欲望就会减轻,就会更多地欣赏他成长,看着他发展,给他支持。而孩子也会一步步成长为父母假定的那样。这就是内在塑造的美妙过程。(作者吴颖单位:《父母必读》杂志社)
18、李子勋是较早的中德心理培训班学员,现在中日友好医院坐诊,咨询风格较为轻松,效果也不错。你要是去的话,需要提前预约。
19、跟着他。孩子到哪里上网玩游戏,妈妈就跟到哪里。妈妈就坐在门口,对孩子说“你玩就行,妈妈自己在家里很闷,妈妈也想出来散散心,你玩你的就行”。
20、“心理调节不是去考古,不是去找到他的创伤,或者是寻找问题的原因,更多是陪伴着来访者走过他生命中艰难的路程。”李老师强调把改变的责任和方式交给求助者,由求助者去决定他要走向何方。
四、李子勋心理访谈视频
1、对于刚出生的小孩,应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保留孩子的敏感力。
2、“我给自己定位: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一个科普作家。”李子勋老师选择与许多媒体合作,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台、电视台。他做这一切,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大众听见和看见心理学。
3、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成好人,变成听话的人,甚至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人,但不能打出有创造力的人。
4、1999年,李子勋在“中德班”毕业时,对德国老师宣布自己的10年规划是要做一道桥梁,让心理学走近大众。
5、当我们不能以当下的方式交流时,我们就把眼光放到未来。
6、但令我欣赏的一点是,他的字里行间没有批判,只有原谅。
7、4年级以下的小学教师必须要长得漂亮,要温柔,这样孩子就较少出现青春期逆反。
8、分化不良,不能从原生家庭中分离出来,是中国传统家庭的特点。
9、红李子泡酒比较好。一般情况下,李子泡酒好用红李子,这样泡好的就才会更香甜、更好喝。用青李子泡酒喝味道会比较涩,口感不是很好。
10、可是5年以后,妻子发现自己初的怀疑是对的。是不是妻子就失去了什么?
11、“心胸宽阔,光风霁月”
12、网络依赖不是上网太多,而是上网太少。应该在8岁时就教他上网。他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快乐,他通过网络会形成他自在的东西。
13、李子勋先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调节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调节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汇名家网特约讲师。《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14、善极是恶,极端的道德社会其实也是恶。它把所有的人都逼迫进不道德的范畴,人人都觉得自己有罪。
15、《人生困境整理术》不是心灵鸡汤,却更能人心。
16、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你搬个凳子来看着他玩,不用说话,就是认真的看着他玩游戏。
17、“自我是一个流动着的概念,每一个体验都在改变着自我的内涵,让人意识到过去未曾意识到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评价他人的选择,生命自有自在之道,该经历的艰难险阻还得去经历,不然生命就无法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内涵,经历过你才活过,不想经历苦也未知甜的意义。经由后悔你可以再选择未来,而非过去,明白这一点,后悔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情绪。”
18、观察来访者的言谈,对问题的描述,通过移情、反移情来体会来访者的心态,判断来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判断他的人格特征对他所描述的问题会造成什么影响。
19、在这里,沉痛悼念李子勋老师,学习他对心理学事业的执着,学习他为了大众的心理健康奉献了一生!
20、李子勋老师在其遗留之作《自在成长:所有经历,都是完成自己》中对大家说:
五、李子勋的个人情感
1、http://lady.1com/13/1009/11/9AO8LB5H00264N2N.html#from=keyscan
2、https://www.jianshu.com/p/4c1adb2e4045
3、北京123中学,校规有200多条。北师大附中校规只有几条。
4、上世纪50年代,西方的一些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观察到儿童精神疾病、儿童神经症及儿童行为紊乱的家庭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关系和交流方式。如果改变这些方式,病儿的症状大多能得到自然缓解。他们认为孩子的症状来源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不良,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就是家庭调节。
5、初我们对未出生的孩子的态度会影响这个孩子。
6、李子勋,男,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调节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调节专业委员会成员。
7、做人,写文,要做到有温度,并且温度刚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总是容易过冷或者过热。
8、本人理解:大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父亲有父亲的特色,母亲也要有母亲的特色。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双方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尽管不同,都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两种方式都是孩子喜欢的,可以接纳的。双方只是方式的不同,但是不可以存在对立。不同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到世界的丰富多彩,而严重对立的教育方式却会让孩子分裂。
9、妈妈做到好是为自己负责,升华与丰满了自己,说到底不是为孩子负责。一个好妈妈不一定教育出好孩子,原因是妈妈做得越好,孩子失去的越多。允不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是衡量一个母亲是否真爱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10、http://www.xdf.cn/redian/201111/9502html
11、在婚姻的围城里,要么双赢,要么双输,从没有单一的赢家。
12、左脑的东西都是需要用语言描述的,右脑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当我们过早的开发孩子的左脑时,孩子就习惯于用语言去描述他的所见所闻,但是他所能够描述的仅仅是他感受到了的极小的一部分,所以当他在用语言描述时,他就已经丧失了很多东西。
13、心理调节师的建议是,如果你要问,就必须要相信先生的回答,如果你不相信他,宁可不问。因为你问出答案后又不相信,提问就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妻子又重获幸福感,相信先生是忠贞于爱情的。
14、1/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不要轻易去评价曾经度过的时光,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去评价昨天从来都不是客观的。
15、让精英分子做幼儿园和小学老师
16、同样是5年,哪一种选择过得更好?选择美好假定,妻子这5年仍然是幸福的,夫妻关系也相对和缓,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受伤;选择怀疑,妻子这5年是痛苦的,孩子的心理也会因为父母不断争吵而受伤。况且许多例子表明,当婚姻濒临破裂的时候,选择信任与坚持比选择怀疑与排斥拥有更多挽救婚姻的机会。
17、童年创伤,记忆并不可靠
18、所谓的成败是他人的判断,幸福感才是自我的冷暖自知。
19、很多精神障碍的人,他们其实很更单纯,更聪明,更适应自然。正常人因为太理性而变得更疯狂和退化。精神病人在自然中的生存能力相当强。
20、在妈妈的眼皮底下让他早恋,不要对他说NO。让他把女朋友领到家里来,在妈妈所能控制的范围内让他跟异性朋友交往。
六、李子勋
1、对孩子而言,哭是磨砺内心的细腻,笑是培养性格的豪爽,不哭不笑的孩子反倒需要我们关心。哭有时是一种愤怒,不是悲伤。
2、以下为先生部分经典语录:
3、在李子勋看来,家庭调节并不玄妙,它的精髓在于对事物的观察与众不同。
4、的东西意味着终结或死亡。追求的人会终生处在自我放逐中。
5、2018年4月,在北京望园路,李子勋老师见到了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李佳编辑,商谈了新书的出版事宜,李老师准备将自己从业30年来的生命哲思分享给广大读者,希望跟大家继续探讨如何用多元文化视角来解读生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找回内在的平衡。
6、你对化解人类痛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你像孩子般纯真的心灵,你对人性深邃的理解,你的率真和幽默,你的敞开和胸怀,你的才华横溢,你对人的包容和理解,让人思念感怀。你是一个如此帅气的人—从内到外!相信天堂有更多的美好承载你的美好!愿你在天堂自由自在愿有缘与你在尘世相遇过的人,因为你的激励,选择更好的助人自助的生活。”
7、他曾是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父母必读》《时尚健康》等杂志的专栏作家。
8、李子勋认为大自然蕴含着巨大的信息系统与智慧,这是生命灵性的来源。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携带着巨大的知与识系统。“回归自然”,当然不仅仅是亲近大自然,还包括顺势而为、遵循生命成长规律等含义。
9、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别人。
10、李子的功效是杀菌、抗氧化。李子富含维生素A,同时还含有钙元素和少量维生素C。成熟的李子硬实,没有变软或者裂口。购买时要选择颜色鲜亮(黄色、黑色或红色)、果皮紧实、分量较重并且散发香味的李子。购买后把李子放在冰箱的保鲜层中,多可以储存4天。要选择黄色、红色或黑色的甜李子,不用去皮。完整的新鲜李子或李子干可用于制作冰沙和混合饮品。如果要调节便秘,每制作1杯冰沙还应加入4~6个李子干。李子干是脱水的李子,富含果胶和其他难以溶解的纤维,含糖量较低。它就像天然的通便药物,其中的果胶还可以预防结肠癌。榨汁时,要用去核和煮软的李子干;制作冰沙时,要在原料中加入2~3个去核的李子干。
11、情绪障碍是孩子内心对家庭处在矛盾对立中的一种逃避(一种分离愿望),而躯体症状则是无数次分离受挫后情绪压力下的躯体化。
12、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不要限制他玩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