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晓风
1、(以上写第三种花:一丈红)
2、我就是喜欢这们松散而闲适的生活,我不喜欢精密的分配的时间,不喜欢紧张的安排节目。我喜欢许多不实用的东西,我喜欢充足的沉思时间。
3、我爱花,也许不完全是爱花的本身,爱的是那份乍然相见的惊喜。
4、“我喜欢知道,你一定要告诉我,如果我先死了,你要怎么办?”
5、我喜欢在黄昏时来到小溪旁。四顾没有人,我便伸足人水——那被夕阳照得极艳丽的溪水,细沙从我趾间流过,某种白花的瓣儿随波飘去,一会儿就幻灭了——这才发现那实在不是什么白花瓣儿,只是一些被石块激起来的浪花罢了。坐着,坐着,好像天地间流动着和暖的细流。低头沉吟,满溪红霞照得人眼花,一时简直觉得双足是浸在一钵花汁里呢!
6、有人玩冲浪,看起来整个人都开在花心里,站在千丝万绪的花蕊里。
7、我特别喜爱读者的信件,虽然我不一定有时间回复。每次捧读这些信件,总让我觉得一种特殊的激动。在这世上,也许有人已透过我看见一些东西。这不就够了吗?我不需要永远存在,我希望我所认定的真理永远存在。
8、(下文中,作者用对比手法,写自己喜欢花的原因。)
9、我喜欢晚饭后坐在客厅里的时分。灯光如纱,轻轻地撒开。我喜欢听一些协奏曲,一面捧着细瓷的小茶壶暖手。当此之时,我就恍惚能够想象一些田园生活的悠闭。
10、其实那花倒也平常,只是因为那么好的名字,看起来只觉得是一柱仰天窜起的红喷泉,从下往上喷,喷成一丈,喷成千仞,喷成一个人想象的极限(比喻生动,排比生情)。
11、也许我爱的不是玻璃花,而是那份已成绝响的艺术,那些玻璃花都是一对父子做的,他们死后就失传了——花做得那么好当然也不是传得下来。
12、《春之怀古》还体现了张晓风散文用语新颖的特色。她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追求富有个性的陌生化的用语方式,读来令人感到新鲜、震惊。
13、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14、我忍不住澈泪泫然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喜欢问这样的问题。
15、所谓的“陌生化”,就是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人们常见的熟悉的事物进行艺术上的处理和加工,使之变得陌生,从而在读者和熟悉的事物之间造成一种“间离”效果,引起读者的关注、思考和欣赏兴趣。
16、B.文章融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寓情于花,缘花阐发生命之感悟,于柔婉中带出刚劲,于诗意情调中透出哲思。
17、“别说傻话,你这憨孩子。”
18、我喜欢美丽的小装饰品,像耳环、项链、和胸针。那样晶晶闪闪的的、细细微微的、奇奇巧巧的。它们都躺在一个漂亮的小盆子里,炫耀着不同的美丽,我喜欢不时看看它们,把它们佩在我的身上。
19、人站在海边,浪就像印度女子的佩然生响的足环,绕着你的脚踝而灿然作花。
20、让大地是众水浩淼中浮出来的一项意外,让百花是莽莽大地上扬起来的一声欢呼!
二、张晓风作者简介
1、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个女人的爱情观》一文中说,爱一个人,就是不断地想,晚餐该吃牛舌还是猪舌,该买大白菜还是小白菜...联系方式:.com
2、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我喜欢观赏这样的布景,我喜欢坐在那舒服的包厢里。
3、我讨厌一切的纸花、缎带花和塑胶花,总觉得那里面有一种越分,一种亵渎。
4、作者通过“花之笔记”,表达了怎样的生命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5、今天与大家一起品读作家张晓风的散文《花之笔记》。
6、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7、(以上写第四种花:抽象的雪花和浪花)
8、我喜欢相信他的话,我喜欢想象和他一同跨入永恒。
9、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扩展资料《春之怀古》赏析
10、像一个年轻的男孩,一旦惊讶于一双透亮的眼睛,便忍不住千方百计去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又怎样,其实仍是一样,只是独坐黄昏时,让千丝万缕的意念找到一个虚无的、可供挂迹的枝柯罢了。
11、还有一种花的花名也取得好,叫一丈红,很古典,又很泼悍。
12、多么豪华的使用土地的方法,不盖公寓,不辟水田,千里的只交给野花去发展!
13、自己没有工作进度表,也不管别人的旅游日程——那朵花的可爱全在它的不讲道理。
14、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15、D.文章写自然中的鲜花、中国语文里的花、陈列室里的玻璃花等等,古今中外,自由流转,漫漫而谈,体现了笔记体散文的特点。
16、我喜欢翻旧相片,喜欢看那个大眼睛长辫子的小女孩。我特别喜欢坐在摇篮里的那张,那么甜美无忧的时代!我常常想起母亲对我说:“不管你们将来遭遇什么,总是回忆起来,人们还有一段快活的日子。”是的,我骄傲,我有一段快活的日子——不只是一段,我相信那是一生悠长的的岁月。
17、当我坐下来,在办公室的写字台前,我喜欢有人为我送来当天的信件。我喜欢读朋友们的信,没有信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我喜欢读弟弟妹妹的信,那些幼稚纯朴的句于,总是使我在泪光中重新看见南方那座燃遍凤凰花的小城。不能忘记那年夏天,德从高的山上为我寄来一片蕨类植物的叶子。在那样酷暑的气候中,我忽然感到甜蜜而又沁人的清凉。
18、所有的花都仰面而开,唯独雪花俯首而开;所有的花都在泥土深处结胎,雪花却在天空的高处成孕(整句优美动听;“仰面、俯首、结胎、成孕”,这些拟人化词语饱含感情)。雪花以云为泥,以风为枝桠,只开一次,飘过寒冷,单单地要落在一个赶路人温暖的衣领上,或是一个眺望者朦亮的窗纸上,只在六瓣的秩序里,美那么一刹,然后,回归为半滴水,回归入土(这段话读来齿颊生香,好有镜头感,好有沧桑感)。
19、(这几段写不喜欢罐头花,喜欢大自然中乍然相见的花,说出喜欢花的第三个原因:爱那充满神秘未知的生命张力。作者在谈自己喜欢花的原因时,常用对比手法,如将鲜花和纸花、缎带花、塑胶花、干花作对比,将自由生长的花与花展中的花作对比,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态度。)
20、我真的不知道我是爱上那做得特别好的晶莹得虚幻的花,还是爱那花后面的一段寂寞的故事。
三、张晓风的散文,《我在》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2、把浪说成花,只有中国语文才说得那么好吧!
3、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4、(解析)本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花不大,澄黄澄黄的仿佛千足的金子”运用比喻手法,把爆仗花花朵比喻成金子,写出爆仗花开的喜庆;“狠狠地”一词是人具有的情态,文中用于爆仗花花开的态势,“狠狠地开满一架子”,把爆仗花的繁多一下子表现出来;“噼哩啪啦”是拟声词,是听觉才能感受到的,文中把视觉上看到的花朵开放用听觉来表现,是通感修辞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爆仗花之绚丽和开花场面之大,而且沟通视觉和听觉,用声音写出了花开之热烈,从作者情感上,表达了作者看到爆仗花开的惊喜。
5、我喜欢家,我从来还不知道自己会这样喜欢家。每当我从外面回来,一眼看到那窄窄的红门,我就觉得快乐而自豪,我有一个家多么奇妙!
6、C.作者之所以厌恶罐头花,是因为它的生命状态已经被人为预设、固定,丧失了生命应当具有的神秘未知感。
7、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
8、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你要的
9、我喜欢,我喜欢,这一切我都深深地喜欢!我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
10、我喜欢另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当寒冷早晨我在巷子里,对门那位清癯的太太笑着说:“早!”我就忽然觉得世界是这样的亲切,我缩在皮手套里的指头不再感觉发僵,空气里充满了和善。
11、张晓风是台湾十大散文作家之她的散文用语新颖,意象丰富,想象奇特,字里行间透着畅快洒脱之气。古往今来,描写春天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是她在《春之怀古》里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却给人以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陌生的感觉。
12、听说有一种罐头花,开罐后几天一定开花,那种花我还没看就已经先发腻了。
13、《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初雪》、《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
14、我极喜欢,而又带着几分崇敬去喜欢的,便是海了。那辽阔,那淡远,都令我心折。而那雄壮的气象,那平稳的风范,以及那不可测的深沉,一直向人类作着无言的挑战。
15、该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却体现了张晓风创作上的突出特点。全文格调清新活泼、生动自然,如诗如画,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作者写出了一系列春天的意象,使春天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16、(结尾直抒胸臆,总结全文。)
17、《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初雪》、《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
18、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19、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20、张晓风,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江苏铜山人,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2012年作为亲民党候选人当选台湾地区第八届"立法委员"。出版有小说集有《哭墙》和《晓风小说集》等,其中《白手帕》、《红手帕》、《梅兰竹菊》和《潘渡娜》比较为人所乐道。其中,1968年发表于《中国时报》的《潘渡娜》是台湾科幻界公认的第一篇华文科幻小说,虽是创始之作,在科幻本身的特色方面挖掘得不够深入,但文笔优美、哀婉动人,是当代台湾文坛不可多得的小说佳作。《不知有花》是张
四、张晓风散文精选
1、顺着作者的笔尖,回首眺望了半天的“古”,原来却都是为了反衬“今”,即对烟囱如林的环境污染的控诉!作者正是深受现代环境污染之害、之苦,所以才缅怀一去不复返了的古代的春天。
2、有什么花能比浪花开得更巨大,更泼旺,那样旋开旋灭,那样方生方死——却又四季不凋,直开到地老天荒。
3、张晓风在《我在》中想表达一颗坚定的灵魂。作者认为人应该在不同的境遇中都应该坚持自我的独立和坚强,不管是小到上课老师点名,回答说我在,还是大到上帝俯视一个人,那个人可以无畏得回答说我在。这种坚定和自信不仅仅是身为人类的我们,更指自然界中的大大小小的物体。
4、⑤喜爱跌宕起伏、充满神秘和未知的生命张力。作者喜爱海边小岩岬的石缝里冒出来的百合花,不喜爱种植的罐头花,是因为她从中享受到了“那份乍然相见的惊喜”,其中有“大成大败、大悲大喜”的生命张力。
5、“你要离开这屋子吗?”我急切地问,环视着被布置得像一片紫色梦谷的小屋。我的心在想象中感到一种剧烈的痛楚。
6、一路东行,总看到那种容颜,终于,在波士顿,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蓝水手”,BlueSailor。
7、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
8、是什么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时间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都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使原来的数值增倍而已。是什么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时间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都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使原来的数值增倍而已。
9、知道你自己所爱的一种花,岁岁年年,在异国的蓝空下安然的开着,虽不相见,也有一份天涯相共的快乐。
10、④喜欢富有创造性的生命过程。作者喜爱哈佛陈列室里的玻璃花,是因为它巧夺天工,凝聚着造花人的心血和智慧。
11、我只愿意爱鲜花,爱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颜色、气息和形状——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须在今天用来不及的爱去爱它。我要好好地注视它,它的每一刹那的美其实都是它一次的美,下一刹,或开或阖,它已是另一朵了。
12、我对鲜花的坚持,遇见玻璃花便破例了。哈佛的陈列室里有一屋子的玻璃花,那么纤柔透明——也许人造花做的极好以后就有一种近乎泄漏天机的神秘性。
13、我愈来愈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美丽(“不入流的美丽”,读写菌(欢迎关注“中学生读写”微号)好喜欢这个词语)。
14、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15、链接:提取码:bg9x《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是2019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晓风。
16、那种花,香港比较多见,属于爬藤类,花不大,澄黄澄黄的仿佛千足的金子,开起来就狠狠地开满一架子,真仿佛屋子里有什么喜事,所以那样一路噼哩啪啦地声势壮烈地燃响那欢愉的色彩。(巧用通感修辞,沟通视觉和听觉,写出爆仗花之绚丽和开花场面之大,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17、我喜欢别人不注意的东西,像草坪上那株没有理会的扁柏,那株瑟缩在高大龙柏之下的扁柏。每次我走过它的时候总要停下来,嗅一嗅那股儿清香,看一看他谦逊的神气。有时候我又怀疑它是不是谦逊,因为也许它根本不觉得龙柏的存在。又或许他虽知道有龙柏存在,也不认为伟大与平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伟大与平凡的确也没有什么两样。
18、当我到了车站开始等车的时候,我喜欢看见短发齐耳的中学生,那样精神奕奕的,像小雀儿一样快活的中学生。我喜欢她们美好宽阔而又明净的额头,以及活泼清澈的眼神。每次看着他们老让我想起自己,总觉得似乎我仍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仍然单纯地充满了幻想,仍然那样容易受感动。
19、生命不该充满神秘的未知吗?有大成大败、大悲大喜不是才有激荡的张力吗?文明取走了蒔花(注:栽种花)者犯错误的权利,而使他的成功显得像一团干蜡般的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