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信口雌黄指什么生肖(精选文案57句)

一、信口雌黄

1、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2、一个人要是老信口雌黄,怎会受到欢迎?

3、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之则字不没,吐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4、还有“哥”字表达的就是“大”,“哥”为什么大?并不是指的哥比弟的肉体之身先出生,而是指大者具备“两可”的特性,正是这“两可”代表了人的本质持性,也即可以深入探索未知自然,可以创新新技术及人造新品,正是具备这两可才能称大称哥的。探索创新是人类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实文化,而“歌”由口而发,崇歌者等同口“崇口”“信口”,等同于崇虚,这样的人类行为会影响科学技术实文化的发展,这就是“歌”字由“哥欠”组成的道理,“欠”就是言“歌”会造成“哥”的减少或很少出现,这就是“哥”与“歌”拮抗,也即虚文化与实文化拮抗的道理。

5、小时候我们写错字会用涂改液去涂改,其实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也开始用涂改液了。古代的人他们在纸张上写错了字,他们就会用雌黄涂在上面来更改。从雌黄变成到信口雌黄,这还要从一个洛阳贵族王衍说起。

6、王衍从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长大后步入仕途,频频提升,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黄门侍郎这种皇帝侍从官的官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他渐渐地迷上了玄学。他精通玄理,出口成章,为世人所倾慕。当时,人们清谈时必定要手执一种用木条和兽毛做成的工具,名叫尘尾,它本是用于驱虫﹑掸尘,但相沿成习就成为一种名流雅器。王衍常常拿持在手的尘尾很特别,柄为白玉做成。每当清谈的时候,人们一边听着他的高谈阔论,一边看着他那和尘尾玉柄一样白皙的手,无不目瞪口呆。

7、简单点说,“雌黄”虽然与我们今天的“涂改液”的成分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样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修改错别字。

8、使用一些成语造句可以让自己的文字变得更有文学性,显得典雅,成语有时候也能更形象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但是一定要注意成语的词性,词义和用法,避免用错成语,从而改变自己文字或话语的意思。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生活中总遇到一些人,他们说话总爱更改,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都不知道他说的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人们就说这个人爱信口雌黄。信口雌黄是一个古老的词语,古今意思也没有多大的改变,那么为什么要说信口雌黄呢?雌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9、捕风捉影还是依据一些比较现实的事实,而捏造一些不存在的东西.信口雌黄完全的,不依据事实,凭空捏造捕风捉影属于中性词信口雌黄偏向贬义....

10、信口雌黄〖成语〗:信口雌黄〖拼音〗:xìnkǒucíhuáng〖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示例〗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其意思是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口二字人们容易明白,是随口说话,但为何与一个矿物名字——雌黄联在一起呢?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为

11、在中国古代,雌黄经常用来修改错字。古时人们写字时用的是黄纸,如果把字写错了,用这种矿物涂一涂,就可以重写。《梦溪笔谈·卷故事一》中有云: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之则字不没,吐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因此,在汉语环境中,雌黄有篡改文章的意思,并且有着“胡说八道”的引申义,如成语“信口雌黄”。

12、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13、在古代,人们就发现雌黄还是一味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雌黄列为其中,其他的古籍中医药书中也有雌黄入药的记载。不但可以研磨成粉末状,用以外敷,还可以内服,制作成药丸或者散服。雌黄一般用来对付疥癣,恶疮,如果遇到蛇虫咬伤,也能拿雌黄来应付伤口。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已经不再将雌黄列入中药材名录。

14、原来这也是有出处的,它源于晋代的一个人物,他叫王衍。

15、成语解释: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成语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6、“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其意思是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口二字人们容易明白,是随口说话,但为何与一个矿物名字——雌黄联在一起呢?

17、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8、王衍是西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

19、黄口小儿信口雌黄,从字面意思就是说小屁孩子胡说八道。黄口小儿常用于讽刺别人年幼无知、幼稚浅薄。信口雌黄就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雌黄是黄色矿物,古人在黄纸上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以后重新写。所以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胡说。

20、晋朝清谈家王衍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麈尾拂尘,侃侃而谈,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质疑时,他随口更改,随心所欲。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 (1)

二、信口雌黄指什么生肖

1、读音(xìnkǒucíhuáng)

2、你简直是信口雌黄,我什么时候打过她啊!

3、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4、现代医学证明:雄黄在调节支气管哮喘、皮疹、肠道疾病甚至肿瘤方面有一定效果。

5、别看他衣冠楚楚,可一张嘴全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6、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7、东晋时史学家孙盛撰《晋阳秋》中云:“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8、根据考察得知,这句成语早出自《晋书•王衍传》。王衍曾任晋朝的“太子舍人”高职位,还担任过宰相,喜欢谈论老庄玄理,夸夸其谈,但又经常漏洞百出、前后矛盾,即使其他人指出其错处或者有疑虑,他也毫无悔改,继续乱讲一通,于是人们称之为“信口雌黄”。还有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篇云:“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表达在没有掌握十足的证据之前,不要随意涂改,这句话被很多人所推崇。

9、与友人谈玄论道,王衍有一个习惯: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立刻就要进行批驳更改,有时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也前后矛盾。当时,人们用黄纸写字,发现写错了,就拿黄色的雌黄来涂抹,然后再予更正。大家见王衍这样喜欢更改别人的言论,于是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口中雌黄”。

10、随口。谓出言不加思索。词语分开解释:信:信xìn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11、同时它也是敦煌壁画重要颜色之那飞天仙女的富丽堂皇之美,皆是雌黄用心的一番点缀。

12、“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什么

13、信口雌黄,是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妄作评论。

14、矿物。成语“信口雌黄”中的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15、史料记载,王衍,字夷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于公元256年。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曾任平北将军,“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为其堂兄。

16、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17、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涂改液吗?

18、后来,“口中雌黄”逐渐演变为“信口雌黄”,用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随意更改的行为。

19、信口雌黄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20、我们知道,古时的纸为了防虫蛀,多用黄檗(黄柏)染成,所以这种纸就略呈黄色,所谓“青灯黄卷,面壁苦读”说的就是这种纸。因此,古人写错了字,就用颜色与黄纸接近的雌黄先涂掉,然后重新书写。

三、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

1、我信口开河地说道:"我家住在大别墅,好有钱哪!"

2、据《文选注》引《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也就是后来成语信口雌黄的出处。

3、王衍是西晋有名的清谈家。他自诩学问广博,常常把自己比作孔子的学生子贡。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有时,他把义理讲错了,或者讲得前后矛盾时,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便随口更改。因为“雌黄”有更改错别字的作用,于是,当时人们送他一个雅号,叫作“口中雌黄”。

4、但是他与友人们谈玄论道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如果他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要立刻地进行批驳更改。他侃侃而谈的时候,有时也是漏洞百出,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有时也是前后矛盾。

5、“信口雌黄”中的“雌黄”,就像我们小学生用的“修正液”,在古代用以修改书写中的错别字。

6、其实,雌黄是一种矿物质,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石。雌黄这种矿物质的颜色是一种橙黄色微透明的。它可不仅仅是一个石头这么简单,它可以用作颜料或者可以充当褪色剂。

7、王衍是洛阳的一个富二代。他读了一些书,就觉得自己还有学问,经常和别人去谈论老庄之道。他本人也比较健谈,不过他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喜欢改来改去的。他说着说着觉得前面那句话说得不太对,他就会换个说法来说,他这样改来改去,别人就觉得他说的话没有什么信服力了。时间久了人们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信口雌黄,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口雌黄这个词语也就传开了。

8、说到雄黄,先说说雄黄酒,大多数人听过“雄黄”大概都是因为这种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

9、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10、心痛吐水,不下饮食:雌黄二两、醋两斤,慢火煎取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次服7丸,姜汤送下。

11、成语“信口雌黄”,其意思是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口二字人们容易明白,是随口说话,那“雌黄”是什么呢?有雌黄,那雄黄又是什么呢?

12、蚂蚁庄园小课堂今日(4月7日)答案

13、(解释)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说话时嘴唇张合。(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河知。”(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14、名方拾遗——谱系庞大的地黄丸

15、因为古代的纸多是用防虫蛀的黄檗染成的,所以古代的纸是略带黄色的。如果古人在写字的时候,把字写错了,就可以用雌黄涂一涂。这样呢错字就给盖住了,就可以在上面重写了。

16、晋代,都城洛阳名士云集,人才辈出。但大家喜欢研究的并非经世之学,而是围绕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展开清谈,玄妙而又空虚。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也因他而产生。

17、在现代工业中,雌黄被主要用于制造砷和砷的化合物。砷是一种在半导体产业和制革工业有着重要用途的类金属。

上一篇上一篇:西行漫记(精选文案142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