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拙政园的诗句(精选文案59句)

一、拙政园的诗句

1、文徵明在《梦隐楼》画后,说明了“梦隐楼”名字的由来:“君尝乞灵于九鲤湖,梦隐‘隐’字。及得此地,为戴颙、陆鲁望故宅,因筑楼以识。”这一则典故,为“拙政园”和“梦隐楼”增加了如梦如幻的意味。考察文徵明《梦隐楼》诗,以及整本诗画册,“梦隐楼”之“梦隐”至少有这样三层意思。

2、文徵明的《拙政园诗画册》有许多地方,均强调拙政园“颐养精神”的意义。如《志清处》,绘一人坐在深池旁凝思。文徵明题道:“《义训》云,临深使人志清。”诗道:“爱此曲池清,时来弄寒玉。俯窥鉴须眉,脱履濯双足。落日下回塘,倒影写修竹。微风一以摇,青天散泠渌。”诗人以水影自鉴,以水之清澈洗濯自己的心灵,如碧水蓝天般澄澈,万象清晰毕现。

3、待霜亭在坤隅,傍植柑橘数本,韦应物诗云:“洞庭须待满林霜”,而右军《黄柑帖》亦云:“霜未降,未可多得”。

4、祖帐西催诗欲就,邮亭风劲酒频浇。

5、荷风四面亭在座落园西南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丝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

6、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若墅堂题诗

7、此地是明代归田园居的故址,想当年高朋胜友园内雅集,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今日犹存一树梅花怒放,旧时月色依然朗照;这座园林乃苏州著名的地方,如今古园新貌,花木扶疏,楼台掩映,八方游人汇集,尽情沐浴着盛世明媚的春光。

8、何必玄都观,山中自岁华。

9、鲁望五湖原有宅,渊明三径未全荒。

10、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水华池题诗

11、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直误以为,苏州和杭州的美是相通的,差点因为天气热,觉得游玩了杭州,可以忽略苏州,与苏州失之交臂。

12、空谷度飘云,悠然落虚影。

13、“闲登台,旷然心目清。木落秋更远,长江天际明。白云渡水去,日暮山纵横。”

14、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

15、——林散之题卅六鸳鸯馆

1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7、拙政园虽然由景色各异的三个相对独立的园子构成,但是在总体布局上又有共通之处。在总体向内的布局形式下兼有内、外两种布局形式,讲究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造景手法,同时三个园子都从大处落手,在细微处又不落纤巧之技,围墙、长廊布局统在各部分分界处建高亭、置假山,可在亭中一览整个园景,可谓登高望远,美景尽收眼底。

18、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19、“君尝乞灵于九鲤湖,梦隐‘隐’字。及得此地,为戴颙、陆鲁望故宅,因筑楼以识。”

20、意远台在沧浪西北,高可丈寻。《义训》云:“登高使人意远”。

二、

1、译文: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形容苏州拙政园环境好,幽静。

2、轻落笔。黄秦去後无强敌。

3、青春在玄鬓,莫待秋风吹。

4、燕子来时,细雨满天风满园。阑干倚处,青梅如豆柳如烟。

5、渔家傲·一舸姑苏风雨疾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7、“会心”和“意远”的思想意味着:园林在满足文人城市居住生活的同时,还隔出了一片清幽之地,为其心灵提供了远游和超诣的可能。

8、就像那大蜺蛟龙般猛饮着江水,落日的倒影在水里拨弄着清波。就像江山还尚未甦醒睡意沉沉,青龙就忽然跃起向上飞翔腾达。知道你啊才是稍稍展示了才华,就如横穿了寒流飞渡过去一般。红栏泛着光彩那天上碧霞满空,巍峨的高楼在云雾中参差隐约。我来这里仿佛是双脚踏着金鳌,真想挥去尘世追崇抚琴的高人。月光是那么地明灿洒满了,抚弄着那芙蕖哦惟见一池秋水。

9、拙政园东园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兰雪堂是东园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句。兰雪堂为五楹草堂,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芙蓉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之优,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池水清清,秀美倩巧,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10、种桃临野水,春暖树交花。

11、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拙政园诗画册》风格有别于文徵明其他园林斋室图,不是细腻而工致地刻画园林的景物和室内的陈设,如《东园图》《真赏斋图》等;而是多用淡墨简笔,不加设色,构图简单,长于“留白”,以此营造文人意境。

12、望虎丘苍莽,愁随月上,蠡湖浩渺,兴逐潮来。

13、街南小阮应先得。青入柳条初著色。

14、珍李出上都,辛勤远移植。

15、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梦隐楼题诗

16、溪梅已露春消息。拟作新词酬帝力。

17、三十一首古诗,既是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也可视作是苏州古典园林有形和无形遗产的结合产物。从诗词中可看到,苏州园林,是古代造园艺术的积淀;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追求,是古代上层社会居住文明的遗存,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多重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今日园林研究从中都能找到佐证。

18、在野外小河边种了桃树,春暖时分绿叶夹着红花。常见那水中的花树残叶,大概里面有隐居的大家。微风吹着水波仿佛锦缎,黎明时天边现出了朝霞。何必一定要去玄都观呢,山野中也自有岁岁年华。

19、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

20、我来仿佛踏金鳌,愿挥尘世从琴高。

三、

1、珍重主人偏赏识,风情原许右军知。

2、正值江南夏季,处处荷香阵阵,竹树葱郁。虽然外面骄阳似火,但拙政园却处处绿荫覆盖,凉风习习,别有一番景致,很是惬意。

3、满眼河山牵旧恨,茫茫何处藏舟壑。

4、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此后,徐氏在拙政园居住长达百余年之久,后徐氏子孙亦衰落,园渐荒废。明崇祯四年,园东部荒地十余亩为刑部侍郎王心一购得。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清兵入苏,园为镇将占。当时园主系徐氏第五代后人,不得已在顺治五年廉售于大学士海宁陈之遴。陈得园后重加修葺,备极奢丽。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花时钜丽鲜妍,为江南所仅见。

5、“文革”初期,盆景制作受到冲击,1968年,慕园撤销关闭,拙政园遂派员工搬回200多盆幸存的盆景,并排除干扰,在1971年试接锦松获得成功,嫁接千余棵。“文革”以后盆景工人又取得了提前杜鹃花期和延长五针松、真柏等提前扦插时间的成果,还大量嫁接、扦插了杜鹃、五针松等小苗苏派盆景讲究桩、盆、架的三者协调,盆景园内有不少古盆,古架与古树桩相配。

6、我也有过想乘坐公交的想法,但是太难做了,所以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打的,不贵(20元之内)而且方便

7、随意在草堂边栽种些花草,紫蕤是那么红艳漫漫成行。春光烂漫像千座纺机织出的锦缎,自然万物蒸腾糅合出百花的味香。爱怜那些花香香透了怀袖,不忍让东风雨水淋湿衣衫。高逸的情怀早已超越了人间繁华,只静静看那狂舞的游蜂下下上上。

8、——丙寅春日夷斋钱定一并书于北云楼

9、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

10、若为移得在尘世,主人身是琼林仙。

11、拙政园,是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范。一九六一年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同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前两座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拙政园和留园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

12、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恢复初名“拙政园”。

13、清景堪消夏,凉声独占秋。

14、一片横塘意,何当棹小舟。

15、夏、秋时推窗可见荷池中芙蕖浮动,鸳鸯戏水,东汉时大将军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灿若披锦”,馆名取其意。

16、舟移射渎黄昏近,路转江村碧树遥。

17、春将去、冰台初长,绮钱重叠。

18、不闻车马过,时有野人留。

19、竹涧在瑶圃东,夹涧美竹千挺。

上一篇上一篇:女人的心声经典语句(精选文案82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