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语人生每日一禅
1、在平淡的流年里静享欢喜。
2、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分,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3、人生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
4、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5、未成佛果,先结善缘。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6、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7、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8、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9、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毕竟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10、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低。
11、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12、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4、以火的禅观开启智慧光明的人生:我们从清净的火焰禅观中觉起,充满了热情、勇气与智慧。我们拥有火的广大力量,将在人间开启智慧光明的行动。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都已远离了自卑的情怀,只有热情、智慧、欢喜。我们也拥有火的力量,来帮助我们的至亲及一切大众,超越自卑的心,圆满光明喜乐的人生。让我们共同以清净的火力,来从事人间的热情行动,让人间永远光明!
15、另外,禅宗的理念,佛陀境界需要人自己从人生的日常流转中去领悟,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自由。
16、以前我的烦恼很重,很多事情都放不下,想不开。有一次碰到了很严重的事情,很着急,很烦恼,觉得天真的要塌下来了,突然脑子里冒出一句话“用智慧火烧烦恼薪”,有了这个灵感,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确实烦恼是不实的,天永远都塌不下来,在于自己如何去思维,如何换一个角度去观察。用智慧去关照烦恼,烦恼就会化为灰烬。
17、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18、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今天我们说这句话,就是“舍己为人”,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是一种拯救人心,改造社会风气的精神。
19、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20、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来自前世甜蜜或痛苦的千般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前世因今世果,今朝情缘来之不易,理应谨慎珍惜。
二、
1、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2、生活中善看别人的优点,用一颗坦然、平和的心面对人世间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人前带着十分的真诚,欣赏的笑意,人后就会有十分的自由,熨贴的心绪。心越宽,快乐幸福就越多…
3、原文出自《华严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如花草。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一切众生,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4、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禅?行住坐卧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禅。夸你赞你打你骂你,都不喜不怒,有一种平常心。
5、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6、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7、爱一个人总是简单,无非心念所至,生万千欢喜;懂一个人却需要漫长岁月里的温柔耐心,聚沙成塔,滴水石穿。有的人一开始就注定离开,我却仍愿用一生等他回来。与自己促膝长谈与孤独握手言欢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愿你如愿遇到命中的缘分,不早也不晚,不急也不缓。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个风景正好的季节来到你身边,并且懂得你全部的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已经不合适的,将来也不会合适了。身不由己,苦海无尽,历经折磨蜕变,却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幸福有两种,一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种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其实人生,就是由一段一段等待,拼接而成的。等一片花落,等一方月圆,等一人归来,等一缕尘缘。
8、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9、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10、而禅语是证悟的高僧禅师们的证悟偈,不是出于佛经,但和佛经的内容吻合。
11、世界不为谁存在,也可以为自己存在。
12、这一生,无法预见的,是遇见。不知哪一眼,就是开始。这一生,无法告别的,是离别。不知哪一眼,就是诀别。从遇见到诀别,人生如此奇妙的静静谱写着悲欢离合。
13、人生为了体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为了弄明白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活得很累,很辛苦因为社会很不公平,活着很无奈伤心难过要哭泣,找到事做,就不无聊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
14、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15、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7、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18、菩提树是树,明镜台是台。此为俗谛。所谓俗谛即有分别也,即以主客方式去认识事物也。但对佛家真谛而言,其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主客双泯,即佛家自语的境智双泯,能所双泯,此即无分别也。此即康德的物自身,即物之在其自己。既无分别,则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矣。此为约真谛而言也。原创作品,欢迎浏览!
19、“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劝人向善的基础,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20、同时,人世间充满着诱惑,人太过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如果人能够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毕竟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三、
1、世事纷扰,不过一禅字。
2、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3、佛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4、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6、善良,勇敢,优秀,绝不妥协,祝你,也祝我。
7、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8、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9、过去的,别再遗憾;未来的,无须忧虑;现在的,加倍珍惜。再努力一下吧,每天都会更容易一点的。
10、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1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普通感情,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则是开大智慧,此智慧已不是言语所能表达;而大笑是真正的高兴,发自内心的喜悦更非笑声所能轻易表达的。
13、有些东西比金钱好,比如健康。有些东西比知识好,比如修养;有些东西比地位好,比如品位;有些东西比荣耀好,比如口碑;有些东西比财富好,比如朋友;有些东西比交情好,比如亲情;有些东西比成功好,比如成长。
14、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5、名利如浮云,用平常心对待一切。
16、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
17、不责人之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不仅可以养德,还可以远害。
18、学会宽恕伤害自己的人,因为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要知道别人光鲜的背后,也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对喜欢的人,真情流露、真诚相待就好;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报之以微笑,默默为他祝福。人在做天在看,冥冥中自有因果在安排。而我们永远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持续做对的事,时刻提醒自己,改变自己。
19、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只有沉静。
20、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心灵的宽度,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我们是轮回里漂泊的众生,走在一起就不会迷失。
四、
1、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2、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3、不料,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却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就此离去。
4、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5、在浮世的清波里感岁月生香,
6、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7、佛曰: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10、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1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万法唯心、七级浮屠、有容乃大、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悟无言、立地成佛。
12、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14、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15、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6、“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17、只有失去了,才知其珍贵。同样,只有拥有了,才知其匮乏。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辨不清真假。执着是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苦楚,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低调,是一种超然洒脱、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人生的真谛。
18、意指世间万物有种种生灭变化,存在的只是一个个过程片段,一切事物本身不能脱离其他外界条件和关系而独立存在,一切事物表现都是不真正把握的,不是真正了解的,正是所谓的一切皆流,无物永驻,这其实是佛法中“空”的一个概念。
19、空山听雨,人生如意事;
20、总有一个人,让你笑的灿烂,哭的彻底。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得失之间淡定从容。有些人一旦遇见,就已经够了。哪怕没有修成正果,只要结果不是太悲惨,都好过空白。人生有三种苦:得不到,痛苦;得到了,却不过如此,也会痛苦;轻易地放弃之后才发现,原来它在生命中是那么重要,还是痛苦。人生得失本平常,古今哪个不曾伤。既如此,好的方法就是平常心对待得失,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五、
1、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人间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佛不般涅盘,正法亦不灭,为利众生故,示现有灭尽。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在家者,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出家者。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
4、我的理解是,不要拘泥于眼前的一切,一切只是因果,方下一切慈悲向佛,就会发现一朵花里也藏了一个世界,每一片叶子也有如一座佛一般神圣。心中有佛,心怀慈悲,不拘泥于尘世,自然修得大智慧。
5、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6、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7、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8、我们常常期待将来,而偏偏忘记当下。做一个简单的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就过会再笑。拥有牵挂,便拥有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无怨无悔的似水年华。成熟不是人的心变老,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9、人生还是需要些智慧的,佛法学习,百度下以下优酷土豆、视频钟茂森讲的《弟子规》4集或12集请听净空法师讲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地藏经》《无量寿经》元音老人讲的《拈花录》(注意讲公案的部分,也许能开悟)阿弥陀佛
10、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计较”生是非,“无视”己清静。愿人生如水坦然!
11、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佛门悟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收到精彩文章。
12、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而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众生皆有佛性。正如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
13、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14、在浮世的清波里感岁月生香,
15、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16、或许看起来都没什么意义
17、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8、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9、老实念佛,即可成佛,佛言,末法众生,亿万修行罕一得道,维有念佛得度生死,菩萨若是末法之人,还需老实念佛方是成佛之根本。
20、佛曰:知足常乐,风清月明。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佛曰:但契本心,不用求法。佛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曰:甘于淡泊,乐于寂寞。佛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曰:白云无心,真如佛性。佛曰:撒手西归,全无是类。扩展资料:淡看人生佛语:刹那便是永恒。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没有。
六、禅语人生每日一禅
1、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2、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3、是啊,所谓“闲名”者,就是没有用的名望。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加之于人心反而是一种沉重,不得自由。不过,大多数人不仅不懂得除去闲名的道理,反而极其功利地去追求,终弄巧成拙。
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5、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