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非子关于法律的名言
1、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3、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包拯(宋朝)
4、(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没有凶悍暴戾的奴仆,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惯坏了不肖的败家子。
5、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6、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8、提高执法水平,法律的严格实施。
9、耳不知清浊之分者,不可令调音;心不知治乱之源者,不可令制法。——《淮南子·汜论》
10、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11、出自《韩非子·说林下篇》。如果有利可图,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像孟贲、专诸一样的勇士。
12、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3、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14、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5、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这两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钳制人民。他的“以法治国”的“法”体现的是国君的意志。他的法治主张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以法治国”的提法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用人民通过立法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法制。
16、《韩非子》10句经典名言,千古传颂的名篇,人生处事的智慧。
17、战国商鞅在《商君书定分》中提到的法律名言: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18、韩非在这里以用刮骨疗毒方法根治大病作比喻,说明了君主能听进逆耳之言,严于律己,改正错误,就能挽救危亡的国家,换来长治久安的政局。
19、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0、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二、
1、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2、只有小聪明的人缺乏远大的目光和探超的智谋,所以不能让小智者谋划政治大事。小忠属于私爱,而主法则须公心,若让只有私忠的人主法,则难免徇私枉法。
3、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4、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6、《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蜚鸟尽,赶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论衡·定贤》有“高鸟死,良弓戴,狡免得,良犬烹”,和这两句意思相似。
7、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8、法律对不够处罚条件的对象是无能为力的。英国历史学家托·富勒
9、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0、以目失镜就无法刮脸剃须为喻,说明身失道就不辨是非的道理,强调了立身行道的重要意义。
11、感悟: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轻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难独当一面,他们要靠那些沉静的人、稳重的人。假如我们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加稳重、安静一点,那么你肯定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也会取得新的进步。
12、在管理实践中,“度”往往是不好拿捏的。韩非子这句话,给出了一个标尺。他告诉我们:奖励,要舍得,而且要说话算话。事前承诺的奖励事后没有兑现,或者兑现得不彻底,就起不到激励作用;处罚,要严苛,而且要严格执行。水过地皮湿、做做样子的处罚是没有用的,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各项规章制度,一定要一以贯之,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因人废令,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敬畏。
13、失去监督的地方,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14、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15、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技巧的伪诈是比不上笨拙而诚实的。
16、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法国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
17、“厚而信”“重而必”“一而固”是这句话的核心,管理企业和带领团队,大家可以借鉴韩非子的这一思想。
18、(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篇。冶强指的是国家太平强盛。弱乱就是国家纷乱衰弱。阿就是不公正,偏袒的意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19、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20、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三、
1、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治学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
2、比喻要定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应当客观公正,不受外来的干扰。
3、比如,《内储篇》利异条下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成午从赵谓申不害于韩曰: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我有两赵
4、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如果违反客观事实自我吹嘘,弄虚作假,必定会被事实揭穿,被民众识破。虽然时代更替,岁月流逝,但韩非的思想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5、感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6、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8、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
9、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10、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明·海瑞《治黎策》
11、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12、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13、千里之马时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
14、如果实行严刑峻法,那么人人畏法不敢犯事,故可以禁止暴乱,若实行儒家的厚德仁政,人就有恃无恐,则难以制止乱事。对法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可以批判地继承。
15、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16、第268期演讲力训练营,4月2日—4日,在北京大学开课。
17、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8、(感悟)自出《韩非子·安危》。这两句大意是针刺骨上的病毒,局部感到小痛而整个身体却得到长远的健康;耳听深刻的忠言,心里感到小不舒服而国家却得到长久的洪福。
19、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20、(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
四、
1、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2、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3、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的一句名言:
4、知法治之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淮南子·汜沦训》
5、译文: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6、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资治通鉴·汉纪六》
7、我们将以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是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正的法律。你们可以继续干你们想对我们干的暴行,然而我们仍然爱你们。
8、(感悟)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谋划政事,只知忠于私利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
9、 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
10、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1、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12、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13、释句: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明白地确立法制,抛开私人恩怨,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反。
14、不思八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有些事情由于条件限制,可能我们一辈子的做不好,有些东西一辈子也得不到。这都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些要释怀。但这不能称为懒人的借口,放下、舍得必须是在经过一番努力和追求之后的觉悟,而非消极的逃避。
15、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这两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钳制人民。他的“以法治国”的“法”体现的是国君的意志。他的法治主张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以法治国”的提法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用人民通过立法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法制。
16、释义:上千丈长的河堤,坚固无比,蝼蚁的洞穴虽小,却能导致河堤溃决。这就是成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出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些小事如果不注意,也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17、译:用肉去赶蚂蚁,蚂蚁反而愈多;用鱼去驱逐苍蝇,苍蝇愈要飞起来。
18、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19、出自《韩非子·饰邪》。家中有固定的产业,即便是赶上了饥荒之年,也不会挨饿。国家有着严格的法律,即便面临危险,也不会王国。
20、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