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熟悉的人外向对陌生人内向说说
1、Aha的老读者能够感到这个号的更新频率不高,个人色彩明显,回看文章的历史,基本是遵循我自己成长时遇到的困惑或者获得的新知进行的。
2、作为一个外向的人,我曾经不理解内向的人,觉得那些不爱与人交流的人是因为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而不是他们不想交流。在与内向的人相处时,也依然采用跟所有人一样的交流方式,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个《如何理解内向的人》的漫画,才知道内向的人的精力制造和行为方式都显著区别于外向的人他们自己一个人独处时,并不是外向的人想象中那样不安,而在别人突破距离打扰到他们时,他们才会真正不安,所以不同性格个体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十分重要(详细介绍可以看文末漫画)。
3、而外向的人通过社交来获得能量,他们喜欢社交,通过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来获得能量,相反的是,他们讨厌一个人独处,希望身边有人陪伴,因此总会找各种朋友一起出去逛街、聊天、聚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充实。
4、对于你来说,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鬼片比出去和一大群半熟人聚餐更舒服;宁愿一个人在家里吃泡面也不愿参加父母的聚会,僵着一张笑脸叫着叔叔阿姨;和不太熟悉的人在一起没有话说时感觉世界糟透了,尴尬癌发作......
5、正如前文所说,内向者通常会有两个优势:一个是高度敏感,又称为HSPs(Highlysensitivepersons);另一个是共情能力(Empaths)。
6、但如果你根据前面的小测试,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天生内向,那是不是就不适用这套逻辑了呢?
7、比如对于内向者而言,建立新的人脉关系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尤其在一些陌生的场合。比如公司安排你参加一次行业大会,在这次会议中你希望解释道重要的客户,我们按照4P方法来看看应该怎么做:
8、外出活动回来之后,会不会觉得累,需要休息一下?
9、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很多的缺点:忧郁,敏感,内向,时好时坏的积极。其实我经常会反省。但我很容易厌倦,很难接受不好的人和事。我觉得是我的接受能力太差了!
10、用真诚自然的态度面对别人,传递出你充满诚意和真实的一面,和人交际太过虚伪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真诚的人往往会有很多真诚的朋友。
11、而相比之下,外向者的乙酰胆碱通路更短,没有这么多的内心戏。
12、内向者建立优势的4P法则
13、由于有些内向者,会遭遇一些打击他自信心或沟通能力方面的事情,可能会同时伴随自卑、自我设限、习得性无助的问题,要改变,需要先从思想认知的升级开始,这需要一个过程。
14、人至中年,应该利用经验发挥所长还是跳出舒适区挑战自我?
15、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话说,内向的人将生命力指向内心世界,致力于了解和改变内心世界;外向的人将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更愿意去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认知到这一点,我才了解到一些内向的人不愿意去参加聚会,并不是不给面子,而是他们确实不喜欢被打扰;很多宅男宅女能一星期不出门,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本来就不需要拯救。
16、在人群中,内向的人会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在所有人都玩嗨了的时刻,始终无法融入进去。
17、展示自己懂得倾听记住对方姓名告诉别人自己是做什么的三段式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职位具体在工作中做什么举个例子:“xx你是做什么的啊?”“王总您好,我在公司担任客户主管,主要就是给像您这样的公司管理人员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比如你们公司现在业务发展快,对人才需求多,但新招聘进来的员工还暂时不能满足需求,这个时候我就要和你们的同事一起合作,为员工成长提供培训,这样他们胜任工作的速度就要快得多。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帮助您公司更快地实现今年的目标。对了,你以前有对员工进行过这样的培训吗?”
18、内向者更忠实内心的想法
19、压力大,因为不懂说No内向者经常会觉得心理压力特别大,好像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沮丧、情绪化,是因为内向者通常缺少一种能力,那就是“拒绝的能力”。
20、不说社会上普遍的误解,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内向者,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二、对不熟的人内向对熟人外向
1、课程目的:帮助你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建立自信,与获得沟通能力,获取人脉资源。
2、我的14天自信沟通力训练营
3、(《内向者优势》一书中也有相关内容,可能有些不太一样,请自行批判接收哈)
4、我们可以向反向性格的人学习些什么?
5、不要觉得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实际上,许多研究指出:人并不是只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还有第三种类型,叫做Ambivert。
6、而我经过和超过5000人以上的咨询者接触,以及与看我文章、电子书的大量受众交流发现,很多人的『内向』并不是天生的。
7、我于是让学员询问一下他朋友那4个小问题,给出的答案和我预期的一样,也是假内向。学员朋友还说,他只想交可值得交往的朋友,这句话本身就存在问题。什么样的朋友才值得交往呢?你不先去扩大社交圈,认识更多的人,是无法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朋友的。
8、PerpetuaNeo说:正是无处不在的刺激,使得内向者的神经系统不堪重负。
9、你内向吗?会觉得自己不善交际吗?会担心内向的性格在工作中会带来压力和不胜任感吗?
10、上学时都被要求带红领巾,不带就要被记过,被要求穿难看的校服、要求剪统一的头发型。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离异、肆意打骂教育孩子等等这一切,都是在无形中压抑了的个性,渐渐的,你由原来天真活泼开朗被迫影响和改造成了不爱说话、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向』性格。
11、无论什么测试和分类,永远都是粗糙的,尤其是非测试(比如知名的MBTI),并没有太多学术支撑,作为娱乐和参考就可以了。
12、神经科学认为,在我们大脑中,负责奖励和反馈系统的,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多巴胺通道,另一条是乙酰胆碱通道。
13、本期训练营仅售199元,
14、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更容易感到疲劳。
15、这也就不奇怪,那些看了《内向者优势》的人,在没有辩证的思考的情况下,就全盘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认为既然自己是内向的,那就老老实实完全接受内向者的行为模式来生活吧。
16、外向者通常更喜欢人多的场合,独处时则容易感到焦躁;内向者往往喜欢私密、安静、深入的谈话,人多时会感到疲倦。而灵活者则不然。
17、有调查人群中的内向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因为他们倾向于从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能量,所以他们不善于交际,人们有时就会对内向的人产生误解,认为他们是害羞,不太合群,精神过敏。他们不喜欢展示自己,在人们夸夸其谈的时候,他们不好意思打断别人,认为这可能会冒犯别人,这让他们看起来神秘兮兮的,摸不透。内向的人思考时间比较长,通常他们会在反复思量后给出一个想法,这让外向的人不耐烦,觉的他们是不是藏着掖着,不坦诚。
18、果说口号:榨取知识,贩卖快乐。
19、内向型人和外向型人的精力来源不同
20、说到“内向”这个话题,这一年中,我挣扎过,像被投入大海中,我只能努力寻解,一路磕磕绊绊,虽然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回答上面的问题,也没法确认自己的改变是否正确。但是这一路走来,还是累积了很多关于“内向”的认知,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
三、对熟悉的人外向对陌生人内向说说怎么写
1、因为一旦意识到所处的关系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表现,这意味着,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因为害羞而无法往前一步的时候,当我们虽然勤恳工作,但是不被看到的时候,我们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触发改变。
2、很多人对内向的人有个误区,包括我们内向患者自己。
3、我可以说说自己的例子。
4、所以,这一类人适合做什么呢?需要深入交流和关怀的角色。比如社工,咨询师,讲师,教练,等等。
5、一种是向外拓展,他人评价。注重实现为群体服务的成就,从他人的互动与支持中获得成就感。比如在项目中为别人提供了一些专业建议,帮朋友对接了一个他很需要的资源,一般是我们实现了对他人的独有价值后收获的成就感。
6、有一种奢望,也有一种解释,有人懂,也有人爱惜,是人生的冷,也是一种人的错,梦,曲断人终,人,无奈放下,恩情和珍惜,只是人生的一种流浪,只是命运的一种敷衍。
7、心理学家PerpetuaNeo认为:这表明,无论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其实都喜欢交流、探索、冒险,差别只是在于阈值:对外向者来说「刚刚好」的强度,对内向者来说,很容易就「过高了」。
8、我估计很多朋友也有和我类似的境遇。
9、甚至,患上「冒名顶替综合征」,对自己的行为患得患失……
10、请认真回忆一下,你年纪小的时候是外向还是内向?(活泼或老实)
11、重点在于,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12、不要过度追求高效、快速,步调慢一点,很多东西并没有那么急。
13、而内向的人可以向外向的人学习些什么呢?外向的人善于表达,注重信息广度的拓展,喜欢交友,能更快地融入环境,善于协调关系。内向者可以学习外向者的开放、灵活,对他人的关爱,对群体发展的关注,争取从外部获取更多成就感。内向的人可以在保障自我安全体系的前提下,尝试拓展自我与世界接触的边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更多地迈出心理上的舒适区,以开放的心态接触新鲜的知识,逐渐增加与外部世界的联结。
14、每天上班都疲惫不堪,怎么办?
15、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别人嘲笑你、对你失望;
16、可能你自己觉得话少开心,但是你男朋友,包括他的朋友,会觉得你是不是太安静了,或者说你不是很开心一起玩,所以你男朋友包括他的朋友才会叫你聊开一点,你可以多笑笑,偶尔插一两句话,这样表示你在乎你男朋友,也可以拉近与他的距离,在他的朋友们看来,也会觉得你很给你男朋友争气。不才谬言,还望采纳。
17、我影响中,慢慢开始变得内向是从小学4年级转学到了一个新学校,不适应新环境,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打骂体罚),成绩开始变差(转学前,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班里是排前列的),甚至厌恶学习。
18、内向型的性格,是可以变得更活泼点、更会说话的,只是内心的性格,是很难变的,内向有内向的美,有外向人没有的特点。天下成功人,也不是人人都是外向型性格。销售要经常和打交道,是可以让你变得更会和人沟通的。不要去想要改变内向的性格,去想怎样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重要的。
19、明早也会推送一篇相关的文章。
20、《内向者优势》里面提出的一些观点我也的赞同,但我有不同的看法。
四、对熟悉的人很开放对陌生人很内向
1、不善交际是内向的人表现的很明显的一个表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必然的,而内向的人可能正是由于不太会说话,才会让人觉得不合群,心理有问题,但是并不一定如此,内向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积极的表达出来,善于交际固然很好,可是不善交际,减少交际的时间,增加了自我思考的时间,没有影响到别人,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
2、一个内向者在工作中会遇到四种类型的挑战:
3、多巴胺作用于基底核部分,能调节运动技能和表情,跟帕金森症密切相关;
4、所以,我们总是感觉「内向的人很忙」「内向的人很容易焦虑」,确实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转动,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5、你当然知道开朗活泼一点会更讨人喜欢,于是你尝试过改变,模仿那些天生外向自来熟的人,但总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像是扮演了一个和自己截然相反的角色,每天精疲力尽,觉得挫败又委屈。
6、比如做销售,一般人觉得外向的人更适合干销售,因为他们都是自来熟,能说会道,又不怕陌生人。但是统计发现,好的销售员其实是内向的,平时话不多,但是一张口,就能够说到点子上。他们的本事不是让自己说,而是让客户说,他们知识扮演了一个倾听的角色,他们有能力让顾客觉得自己被重视,被理解。这样就容易产生信任感。
7、你是否伴随自卑,心理素质较差,阻挡了你接触外界。
8、所以,内向者如何变成外向者那样会聊天呢?
9、是不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10、有一种奢望,也有一种解释,有人懂,也有人爱惜,是人生的冷,也是一种人的错,梦,曲断人终,人,无奈放下,恩情和珍惜,只是人生的一种流浪,只是命运的一种敷衍。
11、他们不累吗?不觉得难受吗?
12、你会感觉:自己一直都在疲于奔命,给别人帮忙,帮别人填补缺漏……恰恰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13、所以,像很多心理测试,我的态度都是「娱乐即可」,不要真的去相信。
14、总之,你一直处在与他的对比中,且始终处于下风。
15、话都是人说出来的,如果一直不说话,只会越来越不会说了,内向的人应该多尝试和别人开口说话,开始的时候说的时间可以短一点,慢慢的增加说话的时间,从而提高自己的交谈能力,先是与熟悉的人交流,之后也要尝试和陌生人说话。
16、我很内向,不爱说话,但也会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心情烦闷的时候,觉得别人不喜欢我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更加不爱说话,我会怀疑我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对的。迎合别人的想法会觉得心累,但是为了社交又不得不这样。
17、多跟旁边外向的朋友学学,或者是多看娱乐节目,比如吴宗宪的,近也没多好看了,可以找同类型比较优秀的.学习里面的搞笑词语,练习怎么应付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