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又重阳
1、关注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
2、*作者:国学生活(ID:gxsh789),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万国学爱好者的聚集地!
3、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作为老年节,并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因此重阳节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
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6、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7、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8、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9、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
10、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11、父母倾尽一切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而我们只能望着父母的身影逐渐老去,渐行渐远。
12、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里会有一场灾祸。你现在赶紧回家,通知你的家人,各自佩戴一个香囊,胳膊上还要捆扎一个吴茱萸枝条,然后登上高山之巅,在山上喝点菊花酒,才能够躲过这场灾祸。”
13、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14、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15、传说,重阳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16、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且奇数为阳,九便是奇数,属阳。九月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17、为展示退休老教师风采,丰富老教师生活,学校以“不忘初心,翰墨书香”为主题,举办网上书画展,展现老年人深厚的书画功力与昂扬矍铄的精神风貌。
18、➢“趣”动你我||看临大学子玩转新花样
19、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20、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二、九九又重阳打一个准确的数字
1、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2、食物便是那一浇块垒的媒质。
3、但有一缕阳光,驱散萧瑟,
4、农历戊戌年九月初星期三
5、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7、风筝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点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免费关注传统文化美刊
10、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
11、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12、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
13、国庆特辑丨蛟龙腾飞且看今朝,九州大地更换生机
14、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合适不过的。
15、三七还是九九平安才是。年龄存进银行,健康就是利息;重阳当成六七十也变十七。祝您心情永远美丽,重阳快乐!秋菊迎风怒来放,九九重阳满园香;步履轻盈精神爽,登高远眺心情妙;观山阅水凭栏笑,神采飞扬乐逍遥;把酒赏菊心欢喜,悬挂茱萸福运开;默默祈福您好运,九九重阳福安康!九九相逢是重阳,秋高气爽菊花香。九九相随是重阳,天长地久岁月长。九九相伴是重阳,好事成双不可挡。九九归一是重阳,步步登高人吉祥。祝爸妈重阳节快乐!
16、重阳节节日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7、远在他乡思故里,亦如古人,
18、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19、于此尤甚,千里外的惦念,
20、杜牧菊花满头,纵饮消忧,
三、九九又重阳是什么意思
1、唯有对父母、长辈的爱不能等,
2、此图写赏菊之悠然。图中远山峻峭,溪水泛波,正将文人隐士清闲而超脱的生活勾画得淋漓尽致。两位高士坐于石上赏菊言谈,乐在其中,小童穿梭期间,动静相宜,观画者从赏菊人之乐便能窥见菊花之美,是一幅难得的“寓景于情”的赏菊佳作。
3、撰稿/周柯辰排版/任禹潼
4、也许,生命的终场是无解的,
5、一辈子,有的东西可以等一等,
6、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7、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8、浮过一朵云,落下幸运雨;呵出一团气,结成快乐冰;吹来一阵风,送出吉祥雪;奉上一信儿,道来永恒心。重阳了,祝你幸运快乐吉祥“九九”。
9、当然,重阳节流传至今,已经发展出许多习俗。
10、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11、重阳节/DoubleNinthFestival
12、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
13、胜似春光,寥廓江天霜。
14、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这也提醒我们身为子女,在忙碌于学习和生活之余多多陪伴家中长辈。这个重阳,让爱围绕在你的家庭吧!
15、重阳秋意深浓,天寒冻人,
16、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17、桓景的经历传开以后,人们都效仿他,在每年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登高赏秋、佩戴吴茱萸等活动,“今世人九曰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18、古代文人墨客极爱菊花,往往以秋菊比喻清高、亮节之风,如诗人陶渊明有诗云:“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不仅表露了诗人自命清高的风范,还洋溢着浓厚的生活趣味。在九月秋菊盛开之时,文人骚客都喜欢借花聚会、饮酒、食蟹、赋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19、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20、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四、九九又重阳打一字
1、“重阳吃糕,百事俱高。”
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4、《续齐谐记》,是一本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合集。作者是南朝梁吴均。书中记载了重阳节的由来。据说汝南郡有一个人,名叫桓景。此人志趣高洁,不慕荣华,一心只想修仙学道。他拜当时著名的道士费长房为师,苦心修学道法。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重阳的风筝是秋天的乐子,
8、好人一生会好走,百年走过九月九。举杯干起重阳酒,平安带贵爱永久,喝了重阳酒,幸福时时有,年年九月别忘是朋友!记住干了重阳酒,财源滚到手。
9、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10、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11、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2、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
13、时光飞逝,父母渐老,我们陪伴他们时间越来越少。大家一起走近作家、明星他们的亲情世界,品味动人的故事,珍惜相聚的时光。扩展资料秋天之际,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直白的诉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4、九九重阳吉祥日,发发真心祝福到,久久真情围在身,顺顺万事吉祥照,健健康康身体好,快快乐乐每一秒,欢欢乐乐幸福绕!祝:重阳快乐!九九重阳相聚,亲人朋友相聚,恋人情人相聚,你我他也相聚,让我们一起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祝你重阳佳节,幸福满堂,合家快乐!知晓节日到,祝福满天飞。短信铺天道,问候少不了。不想热闹凑,关心不能少。信息提前发,牵挂在心间。重阳佳节至,朋友节日好。九九重阳节到了,送你九样祝福:快乐幸福好运财富平安健康美丽成功顺利,将九样祝福打成一个十分的短信包发送给你,愿你重阳节快乐!我有一枝菊花,但愿与你能共。温馨问候在其中,真心朋友能懂。花枝情深义重,花瓣祝福重重。烦恼忧愁去无踪,幸福健康相送!重阳快乐!
15、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
16、李清照黄昏把酒,闻盈袖暗香,
17、九月九日,游子思乡之心,
18、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19、年寿且康材料:油豆包2片、番茄2个、青豆仁少许、何首乌粉25g。调味料:盐、生粉、香油。做法:将番茄洗净,和油豆包分别切细丁。锅内加水煮开,放入番茄丁、油豆包丁同煮,加少许盐调味。起锅前倒入何首乌粉、青豆仁拌匀,再以生粉勾芡并淋点香油即可。健康小方签: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对肠燥便秘的患者有缓治效用,常少量入膳有乌发、补血的功能。
20、九九话重阳下一句是浓浓敬老情。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
五、九九又重阳打三个数字
1、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临沂大学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3、在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重阳节,可以寄托一份思念,寄托一份感恩。
4、九九重阳到来,八方好友齐贺:七色多彩生活美,六六大顺事业成,五福临门好运来,四季平安神庇佑,三餐开胃身体健,两地相隔常相思,一心一意祝你好!
5、如那九层的重阳糕,甘甜多滋
6、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8、“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9、《续齐谐记》中对重阳节由来的记载
10、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2、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3、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
14、既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愿你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节日!秋风徐徐,重阳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15、活好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16、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晒秋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7、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8、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19、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收藏|茶道|文学|视觉
20、岁岁重阳九九重阳意思是: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九月九日这天就是重阳节。
六、九九又重阳
1、我们迎来了温暖人心的重阳。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3、离退休后开启新一段新旅程
4、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陈志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