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说说
1、50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2、4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3、2覆巢无完卵——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4、虎是百兽之王,寅虎相配,甲骨文“寅”字如箭矢状,《说文》中“寅”意为“阳气上升,虽上有冻土,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猛刚阳之气契合。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这里的符对应的就是虎符。
5、7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6、1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7、7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
8、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9、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10、4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11、送你一个美图~向日葵的微笑,顺祝你生活充满阳光的味道!
12、千帆过尽,只想觅一叶小舟,任流东西。阅人无数 唯愿在戏梦中,找寻知己。
13、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14、“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劝世名言,各地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但劝人知足常乐和某种意义上守本分的宗旨是一致的,其蕴含的哲理教育启迪了历史一代又一代人,对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意识的正确引导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15、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16、6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17、(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18、5人生七十古来稀——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19、4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20、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二、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朋友圈
1、(解释):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示例):罗洪宪诗:“~,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近义词):贪心不足(反义词):知足常乐(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2、8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3、4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4、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阅人无数 唯愿在戏梦中,找寻知己。
6、2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7、2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8、5蜻蜓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9、6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10、2含着骨头露着肉——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11、80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12、4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
13、50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14、1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15、有一种蛇名叫巴蛇,可以吃象。每吃完一头象,要过三年才能将象骨吐出来。有大德的人若有幸吃到巴蛇肉,便可终生不生心腹部疾病。巴蛇的皮为青、黄、赤、黑各色交杂,五彩斑斓。也有说巴蛇身是黑色的,脑袋是青色的,一般生活在犀牛生活地的西边。
16、7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17、总之,“人心不足蛇吞象”凝聚的丰富文化内涵,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百花丛中的亮丽一朵,成为我们相互劝说和自我鞭策,做人处世谋事的法宝之一。
18、1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19、Yindxinlmoxjix,kvxdanlxiont!
20、5如堕五里雾中——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三、经典讽刺人贪婪的句子
1、5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2、6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2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4、“你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给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
5、随着日去月来几年过去,蛇逐渐长大,原本偏食肉类又加之食量也越来越大,樵夫感到负担不起了,同时也动了成家的念头。终于有一天,樵夫犹豫不舍对蛇说:“你已经长大了,我也养活不起你了,我已经为你找了一个山洞。
6、1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7、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
8、7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9、1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10、当王妄拿着屠刀进入大蛇嘴里之后,大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却再也没有出来......
11、2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12、朋友呢,好的时候逛街吃饭一起谈天说地;不好的时候背着你什么难听的话形容着你。
13、2佛是金妆(装),人是衣妆(装)——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14、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15、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16、4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17、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18、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19、7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0、比喻人贪心过重,就像“蛇吞宰相”的典故一样。“蛇吞相”后来被演绎为“蛇吞象”。
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诗
1、4冷锅里爆豆——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2、80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3、4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4、3江海不逆小流——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5、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6、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7、60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8、王妄早已等待不得,对蛇的话也不分析,一口答应,就把蛇放到了阳光照射的院子里,转向回屋取刀子,等他出来剜宝珠时,蛇身已变成了大梁一般,张着大口冲他喘气,王妄吓的魂都散了,想跑已来不及,蛇一口就吞下了这个贪婪的人。
9、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10、1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11、古人视羊为“德畜”,善群、好仁、死义、知礼。知礼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
12、3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13、2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14、开始有了心计,开始变得凉薄,骗别人骗自己。
15、作为六畜之首,马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汉武帝为取得大宛汗血宝马两次远征大宛。唐太宗钟爱“六骏”(昭陵六骏),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刻在昭陵以表彰战功。还有秦始皇的“追风”、“白兔”,项羽的“乌骓马”,刘备的“的卢”,关羽的赤兔,等等。
16、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个汉语短语。比喻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指人贪心,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17、6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18、6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19、1大事不糊涂——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20、星转斗移,冬去春来,又过了不知多少年,樵夫的儿子有了儿子——儿子又有了儿子,生生不息。伴随着一代一代人的生老病死,樵夫对蛇的救命喂养之恩,其家庭与蛇结缘的传说,已经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传奇故事,当初的承诺也定格成祖训,而幸运的蛇也已经修炼成为一条吞云吐雾的巨蟒。
五、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说说配图
1、“得失荣枯总在天,用尽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2、4礼轻情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3、7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4、6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5、话说回来,人心如果太容易满足说不定我们眼下还是山顶洞人哩。人类正是因为需求而得以进步发展的,所以现代人不能过份嘲笑在人类进步历史上勇于探索需求并为此献出宝贵生命的前辈们。阿门...
6、这件事情的发生,不得不让人感觉到痛心。因为孙俪所做的事情,完全是为了这群孩子能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但是事情的结果让人有点心寒。
7、后来有人把‘人心’直接改为了贴切的‘贪心’也就有了‘贪心不足蛇吞象’。
8、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9、5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10、3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11、1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12、古时候,有一个樵夫,孤身一人以打柴为生,秉性善良,有一天在上山的路上看见一条受伤的蛇,慈悲大发,于是脱下衣服小心翼翼的把蛇包起来带回家里,治好了伤,就把它当做宠物养了起来。
13、7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4、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皇帝也高兴,封王妄为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许诺第二个献宝的人可以当丞相。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
15、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16、4门外汉——指外行人。
17、8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18、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19、7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20、7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六、形容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说说
1、70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录音:旺仔,Guxzi
3、7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4、5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5、30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6、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7、是呀,我怀孕长三十斤了,现在脸上都是肉,问老公我是不是胖的很难看,老公说我是美的老婆,我刚怀孕的时候,总吐,瘦的很明显,老公就天天说,哎,老婆辛苦了,为了宝宝瘦这么多,本来是四方脸都成瓜子脸了,呵呵,我家宝爸很听话,很体贴
8、4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9、6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10、4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11、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12、8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13、3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14、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15、7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16、蛇。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自量力)。人心不足蛇吞象,同”贪心不足蛇吞象“,劝世名言。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也有人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另有一说,同“人心不足蛇吞相”。(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17、1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18、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20、6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1、6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2、8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4、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5、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