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势磅礴的词语
1、雕梁绣柱(diāoliángxiùzhù):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2、白话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3、造句:大雪过后,整个城市如同玉宇琼楼,一派美丽景象,让人不由心生赞叹!
4、:形容气势磅礴的成语:雷霆万钧势不可当排山倒海惊涛骇浪浩浩荡荡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春风满面春风夏雨春风一度春风野火春风雨露
5、近义词:大海、万马奔腾、洋洋大观
6、(正音)势;不能读作“sì”。
7、威武雄壮;气势恢弘;蓬蓬勃勃;浩浩荡荡;声势浩大;雄赳赳,气昂昂;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波澜壮阔;铺天盖地;一望无际;摧枯拉朽;横扫千秋;咄咄逼人;如雷贯耳;风卷残云;势如卷席;排山倒海;风起云涌。
8、气势磅礴qìshìpángbó: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极为雄伟盛大。
9、(解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10、(成语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11、排山倒海(páishāndǎohǎi)
12、大气磅礴dàqìpángbó(释义)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语出) 《荀子·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旁魄’即‘旁薄’;皆谓大也。”(正音) 磅;不能读作“磅秤”的“bànɡ”;礴;不能读作“báo”。(近义) 声势浩大 波澜壮阔 气壮山河 气吞山河 气贯长虹(反义) 势单力薄 气息奄奄(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主谓式。(例句) 郭沫若的《雷电颂》;是一首~的革命浪漫主义诗篇;是历史剧《屈原》之精华所在。(英译) greatvitality
13、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14、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15、势如破竹(shìrúpòzhú):势:气势,威力。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6、出处:近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17、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
1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是豪气干云,让敌人胆寒。
20、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二、形容山川气势磅礴的词语
1、念奴娇闻裁军30万表怀(用东坡赤壁韵)
2、琼楼玉宇(qiónglóuyùyǔ):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3、为了抗议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我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了~的示威游行。
4、二: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
5、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十四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6、波涛汹涌、大气磅礴、解衣磅礴、气势汹汹气势熏灼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火朝天踵趾相接接踵而至门庭若市.高朋满座.宾客如云.
7、下阕基调从豪壮激荡变为愤郁不平,一句“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抒发感慨,险要之地未必有用,佽飞强射也未必能力挽狂澜。而真正能“力障狂澜”只有巍峨不动的砥柱之山。
8、翻译:问:‘什么才是和尚家风?’老师说:‘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9、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10、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壮大。
11、(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12、推荐名言名句:“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如何气势磅礴:释放心中的激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13、释义: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4、(释义):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15、例:“这幅泼墨山水画运笔豪放,气势磅礴。”
16、威武雄壮(wēiwǔxióngzhuàng):威武有劲,雄浑壮阔。
17、 (出自):《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译文:玉的气质如白虹,就是天。)
18、例:一场声势浩大的春季爱国卫生活动在全市开展起来了。
19、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漫山遍野,~地扑向廖耀湘兵团。
20、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三、气势磅礴的词语诗句
1、大张旗鼓( dà zhāng qí gǔ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3、 (出自):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6、(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7、反义词:无声无息、偃旗息鼓
8、无往不胜(wúwǎngbùshèng):无论到哪儿没有不胜利的。
9、CarryOnMyWaywardSonInTheEndEyeOfTheTigerboulevardofbrokendreams
10、财大气粗: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11、形容龙气势磅礴的词语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浩浩荡荡、万马奔腾、波澜壮阔、排山倒海、声势浩大、气贯长虹、地动山摇、风云变色、一泻千里
12、(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惊天动地
14、白话文:“长川汇流到中心,奔流直下到吴会。”
15、万马奔腾(wànmǎbēnténg)
16、李白狂的一首诗,古今无人能比
1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8、世间万物都有其各自的对立面,有“正派”就有“反派”;有“刚”就有“柔”。
19、声势浩大:(shēngshìhàodà)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壮大。
20、气势磅礴的词语比较常见的有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浩浩荡荡、万马奔腾、波澜壮阔、排山倒海、声势浩大、气贯长虹、地动山摇、风云变色、一泻千里
四、形容歌曲气势磅礴的词语
1、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2、(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3、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4、(辨形)汹;不能写作“凶”。
5、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6、可惜元好问生于金末乱世,一生坎坷无比,数次科举不中,国家腐朽不堪,在蒙古铁骑下被鲸吞蚕食。后蒙古军一举灭金,而元好问也被俘虏囚禁。幸而耶律楚材为其奔波,才得以自由。
7、生于山河破碎之际,元好问的诗大多是现实主义之作,所作的“丧乱诗”被誉为杜甫之后少有的现实主义诗作。而元好问的词则多为豪放词,相比同时期南宋词人的词作,更为激昂雄壮,大有燕赵之士慷慨悲歌的壮烈!
8、秦国地处西方,六国在东方,秦灭六国时秦军由西向东进攻。为再现秦军东进的雄姿,故兵马俑坑安排在陵墓的东侧,兵马俑面朝东方。
9、(例句):T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推动了过去两年中波澜壮阔的牛市。
10、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11、其实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很多诗人写过豪放风格的诗词,或是表达人身得意,又或是宣泄心中愤恨,亦或是表现自己的洒脱不羁。
12、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3、展开全部威武雄壮;气势恢弘;蓬蓬勃勃;浩浩荡荡;声势浩大;雄赳赳,气昂昂;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波澜壮阔;铺天盖地;一望无际;摧枯拉朽;横扫千秋;咄咄逼人;如雷贯耳;风卷残云;势如卷席;排山倒海;风起云涌。
14、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十四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15、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6、气吞斗牛:四字成语,出自当代·《傅雷家书》:“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意思是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成
17、(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8、蓬蓬勃勃(péngpéngbóbó):繁荣旺盛的样子。
19、大气磅礴,大气凛然大刀阔斧,大展宏图,,口若悬河,,千军万马,天下无双,,气冲霄汉,气贯长虹,,壮志凌云如虎添翼,如雷贯耳,如日中天,,运筹帷幄,,旷古绝伦,,纵横驰骋,,顶天立地,,居高临下,,骇人听闻,绝无仅有,,旁征博引,高谈阔论,高屋建瓴,,振聋发聩,横扫千军,
20、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壮大。
五、气势磅礴的词语有哪些
1、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2、白话释义:形容正气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那场面,那声势,可谓~,令人激动不已。
5、这两个词语针对特定的自然风景可以使用,如:描写黄河壶口瀑布可用(气势磅礴);描写泰山、庐山等可用(高大雄伟)。
6、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
7、这是汉高祖刘邦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一统的豪情壮志。
8、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9、(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0、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11、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的词语有:
12、恶声恶气 (rén miàn shòu xīn)
13、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14、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15、整首词笔势奇横,雄伟壮阔,其气势在南宋豪放词中也很少见。而慷慨壮歌也寄寓着词人,自豪自信、为国家危难力挽狂澜的壮志!可惜的是,纵然元好问壮志冲天,也难以挽回腐朽的金国被蒙古所灭。
16、(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17、(解释):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18、(英译)an aggressive posture
19、这是一般不是用来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而是用来引起描写一个场面或者场景宏伟壮观的一个样子给大家的感觉
20、声势浩大(shēngshìhàodà):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壮大。
六、气势磅礴的词语
1、气贯长虹(qìguànchánghóng)
2、译文:旅途行客贫苦艰辛,水路壮阔漫长。
3、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4、说起豪放派诗词,很多人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的诗,和苏轼、辛弃疾的词,气势恢宏,读起来就是两个字,过瘾!
5、白话文:“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得轰轰隆隆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史册,世代享受荣华。”
6、八面威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āmiànwēifēng,意思是形容神气十足,声势盛的样子。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很威风。一般指人。扩展资料:其他词语:
7、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威武雄壮( wēi wǔ xióng zhuàng ):威武有劲,雄浑壮阔。
10、白话文:“浩浩荡荡,宽阔得无边无际。”
11、我国原子弹引爆成功,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声震寰宇。
12、一泻千里(yīxièqiānlǐ)
13、五: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
14、波澜壮阔(bōlánzhuàngkuò)
15、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16、翻译:人很多,规模巨大。
17、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18、下面这首《水调歌头》便是元好问豪放词的代表作,慷慨壮歌,气势无比雄浑:
19、投稿请寄:dajunmao2015@1com
20、描写山的成语;峰峦雄伟峰峦叠嶂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连绵起伏千峰万仞危峰兀立表示声音响的词语;靡靡之音余音绕梁珠圆玉润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惊天动地雷霆万钧轩然大波燕语莺声娓娓动听表示气势大的成语;一触即发剑拔弩张,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万马奔腾,地动山摇,万箭齐发,投鞭断流,风云变色,气贯长虹形容气势壮盛,可以上贯长虹。
1、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2、(近义词):气吞山河、气势磅礴
3、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4、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5、(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6、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