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诗句
1、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2、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
3、千言渔父随霞醒,一唱离骚起渚烟。
4、老大逢场情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5、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6、《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7、?虎之年端午节,云烟雨水袭中原。
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9、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1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11、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13、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
14、端阳又到信江游,无奈空登望远楼。
15、元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春节: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端午: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6、奴娇(宋•张榘)
17、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18、洲渚菖蒲新叶翠,何曾再睹赛龙舟?
19、端午节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二、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屈原
1、锅里,有妈妈为我特地包裹的粽子
2、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忠圞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4、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端午(宋•文天祥)
6、端午节古诗词有己酉端午、同州端午、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南乡子·端午、端午日赐衣。
7、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8、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9、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0、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宋代·文天祥《端午感兴》
1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1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3、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端午三首赵蕃〔宋代〕
15、五洲多事日,勿忘冠军侯。
16、行为义正奸人恨,志向崇高困境频。
17、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18、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19、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起寻诗句记佳节,无云月满天。
20、曰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三、端午节诗句英语
1、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2、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3、《端午三首》诗人: 赵蕃朝代: 宋代
4、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5、菖蒲酒美清尊共。一一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
6、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7、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8、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9、今日移风因抗疫,宅家还可读离骚。
10、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1、端阳令禁赛龙舟,防控疫情篙桨休。
12、江水疾流丝雨漫,龙舟竞渡鼓声传。
1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14、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5、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6、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7、何处观舟赛,隔屏声助喧。
18、江山后辈吁嗟发,祭祀先贤感念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