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塞诗词
1、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2、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3、中国深情的九首宋词,再忙也要背下来!
4、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6、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轮台、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冲突,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9、《月夜忆舍弟》杜甫·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
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12、长风几,吹度玉门关。
13、回复“0428”,获取一则国学小知识,每日更新
14、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15、边塞诗发展到此时已经较为普遍,尤其到了唐朝,更是迎来了边塞诗的繁荣时期。
16、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17、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8、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19、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20、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二、边塞诗词100首
1、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此诗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引弓射箭。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4、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5、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6、范仲淹戍边西夏时作的两首边塞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8、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9、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1、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12、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
13、此诗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
14、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15、此诗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全诗话句精练、构思巧妙、境界悲壮、意蕴深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士兵及其家属的同情。
16、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17、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18、此诗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
19、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三、边塞诗词长文
1、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2、《塞下曲四首》李益·唐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
3、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飞箭走马;
4、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7、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8、(作者)李益(朝代)唐
9、你说的情况常见于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疾病,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节。
10、我喜欢的边塞诗是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南朝宋杰出文学家,擅长乐府和七言诗,曾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他文学成就卓著,与颜延之、谢灵运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著有《鲍参军集》流传在世。原文:
11、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
1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1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7、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18、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19、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四、边塞诗词大全100首诗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翻译: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征人未回还。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4、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5、这首诗表现了战事面前军民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高昂士气与乐观精神。
6、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7、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8、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9、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0、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11、边塞即边疆,通常会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从殷商到西周,随着统一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发展,疆域的划分也逐步明晰。
12、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
13、每每读到此诗,总会被其中重叠复沓问答燃起一腔慷慨激昂的英雄热情,即使兵临城下,也不必惊慌,因为我们“与子同袍”,不畏生死!
14、此词回顾了他当年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金戈铁马、气势非凡,然而梦醒时分,却是年老体迈、抱负空流。
15、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16、《从军行》李白·唐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
17、《三国演义》有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8、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19、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20、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五、边塞诗词鉴赏
1、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4、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弯弯:一枚爱诗词爱写字的90后,记下,只为心中所爱的那份丰盈。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唐.李颀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出塞》宋.王安石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满江红》宋.岳飞
7、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抒写边塞将士酒宴上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的场面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8、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9、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10、释义: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11、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12、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1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4、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15、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18、《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19、特点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20、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六、边塞诗词
1、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2、曹松是唐代晚期诗人,一生贫困,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在他的作品里,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后一句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人却不知道谁说的。
3、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绝人烟。
4、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
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6、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7、(作者)李贺(朝代)唐
8、更多资源请加入月刊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
9、《辽西作/关西行》唐代:崔颢
10、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11、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12、《秋望》明代:李梦阳
1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4、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5、国与国、城与城,时常会在某一刻因各类冲突矛盾爆发战争,因而守家卫国、驰骋疆场成为每一个时代之下百姓子民们的豪情与理想。
16、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17、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19、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20、《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1、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2、释义: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6、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7、表现塞外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9、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1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中华复兴,家国一体,国之疆域,寸土必争,国家守护我们,我们亦始终相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正如陈祥榕烈士曾写下的战斗口号一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13、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4、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15、于是,一首首或言志、或叙情的边塞诗应运而生,激情澎湃,亘古不衰。
16、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17、来源:诗词世界(shicishijie)
18、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