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卜算子咏梅陆游
1、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主要原因所在。
3、宋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质,坚贞的性格。意思: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5、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6、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7、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8、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9、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哦
10、赞美梅花的诗句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yǐshìhuánghūndúzìchóugèngzhuófēnghéyǔ
12、更: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
13、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14、我的翻译如下:驿站外的一座断桥边上,梅花寂寞地开了,无人问津。黄昏来临,梅花已经很愁苦了,却又迎来了风和雨。梅花从来不费劲心机与百花争奇斗艳,只默默开放,遵从自己的心意不管百花心生怎样的嫉妒。即使开败后凋落成泥,化为尘埃,也同样将芬芳留在人间。
15、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16、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17、下阕书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无意炫耀花容月貌,也不肯招蜂引蝶,只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即使这样也无法摆脱“群芳”的猜忌,而梅花“一任群芳妒”,折射出词人绝不与奴颜媚骨、苟且偷安之徒为伍的高尚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末二句具有扛鼎之力,把梅花遭受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悲愤全部屏却,只一个“香”字便振起全篇。这是梅花,更是词人灵魂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物我此时完全融为一体。
18、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19、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20、著(zhuo):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二、卜算子咏梅陆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yìwàiduànqiáobiānjìmòkāiwúzhǔ
2、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这首诗写的早春景色,梅花欲凋正是早春。而景色也正是梅花。
3、陆游的书法简札,善于行草相参,纵敛互用,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意致深远”。
4、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
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8、在陆游的一生中,除了诗文外,书法是他理想的寄托和永远的追求。
9、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10、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11、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压住一“愁”字,表现了梅花的寂寞与无人问津,渗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独。下阕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而后一句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陆游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1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4、出自:《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原文:
15、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
16、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17、《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该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1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9、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
20、原文节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三、卜算子咏梅陆游诗词鉴赏
1、点击右上角:可分享朋友圈&收藏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限行)廊坊新限行区域图(附各县限行区域)
4、译文: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扩展资料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5、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6、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7、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8、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9、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10、《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品译文一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
11、市红十字会为我市第22例造血干细胞准捐献者举行赴省捐献欢送仪式
12、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
13、驿站外断桥旁,有梅花寂寞地绽放,无人欣赏。凄凄黄昏里独自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花瓣飘落四方。
14、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赏析)作者一生坚持抗金报国之志向,却因爱国获罪,被当政的投降派长期闲置,屡受打击。这首词是作者以梅花自喻,通过对梅花那种不怕孤独,不惧催残,不畏妒忌,不争春色,成尘后仍清香不变的美好品格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畏淫威,不求荣贵,至死不变爱国之志的高贵品质。如果说,这首词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我觉得还不全面,没有体现作者以词咏志,在对梅花的品格加以礼赞,以喻作者自身的远大志向和清高的人格。
15、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
16、虽然先开放,却无意同百花争享春光,任凭群芳猜疑嫉妒。即使花瓣凋零碾作尘土,依然留给人间一缕清香。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算子·咏梅
18、词的上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19、直到秦桧去世后,陆游方开始进入官方生涯。在那之后,陆游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而是几个。他一直走到反金的前线,穿着激烈的战斗生活,实现了“诗家三昧”。从那时起,激烈的战斗场面和重新夺回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他诗歌中美丽的主题。
20、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四、卜算子咏梅陆游拼音
1、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2、一任:完全听凭。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诗人的政敌,即南宋朝廷中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3、《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4、点击上方德惠融媒关注我们
5、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美图均来自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敬意与感谢!
6、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7、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8、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上阙描写梅花的所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答:创设了一种: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这首词高度赞扬了梅花孤独却遗世独立、不落流俗的高贵品质。明在赞梅花,实在写作者自己。读来我们不禁为词人拥有梅一样高洁的灵魂而动容。真可谓词百读不厌,万世流芳。
10、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11、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12、卜算子·咏梅》朝代:南宋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13、在《卜算子咏梅》中,陆游塑造了一个孤芳自赏、傲岸不屈、无所畏惧、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形象,其实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14、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15、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16、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梅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17、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8、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19、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20、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五、卜算子咏梅陆游中考题及答案
1、纵观全词,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2、从其有关书法的诗作和存世的书法手迹、碑帖看,陆游擅长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书。陆游的正体书法,师从晋唐法帖,沉雄浑厚,极富神韵,有明显的颜真卿楷书笔势。
3、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4、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
5、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língluòchéngníniǎnzuòchénzhǐyǒuxiāngrúgù
7、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8、(明)于谦《入京》况钟《拒礼》
9、①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10、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
11、秦桧黜免陆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挟私报复,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论恢复”,引起这一投降派首脑的嫉恨。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开始步入仕途。这之后,陆游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起几落。他曾到过抗金前线,身着戎装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而体会到了“诗家三昧”。
12、《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3、拟人《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14、卜算子:万树《词律》引毛先舒的话说,驿宾王的诗喜欢用数目字,被人称作“卜算子”。驿:驿站.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愁:这里指惨淡、寂寞之意。著:显露。群芳:群花碾:这里指被车轮轧碎。
15、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wúyìkǔzhēngchūnyīrènqúnfāngdù
17、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18、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
19、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20、《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六、卜算子咏梅陆游
1、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大意:陆游自喻为梅花,“梅花本来就没有想和别的花争奇斗艳,却偏偏受到了群芳的嫉妒。可是就算飘零落入泥土碾做灰尘,也依然要留下高洁的清香。”
3、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4、卜算子:词牌名。清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唐骆宾王诗好用数名,人称为‘卜算子’,词取以为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代表作有陆游的这首《卜算子·咏梅》和的《卜算子·咏梅》等。
5、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梅花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倾情歌颂,这首《卜算子·咏梅》是其以梅寄志的代表作。
6、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7、无主:形容自生自灭,无人照看。
8、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9、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0、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11、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陆游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12、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1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4、这首诗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16、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1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8、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梅花孤芳自赏,高洁坚贞的名句,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诗人陆游孤芳自赏,坚守节操的高尚情怀。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9、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2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2、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5、词的上半阙有哪些意象?明确:驿站、断桥、黄昏、风雨。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明确: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再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表达的梅怎样的品格〉?明确: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明确: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衬托、拟人、烘托有很多我挑了几个稍微好点的
6、⑵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7、 陆游借咏梅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 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1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1、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12、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
13、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14、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
15、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暗指争权夺势。
16、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
17、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18、⑭碾(niǎn):轧烂,压碎。
19、纵观全词,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20、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
1、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请给我好评谢谢。。。
2、其《自书诗卷》,仍然保留早年学习颜真卿、苏轼书法的笔法风格和习惯用笔,但又明显地融会杨凝式行书、张旭草书的长处,无论是用笔、结字和布白都与其诗浑然一体,明人程郇题跋为“诗甚流丽,字亦清劲”,是难得的书法佳作。
3、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