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剑蒲桃艾照乾坤。夏风花媚眼,榴火欲燃盆。
2、《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3、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4、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5、邀君把酒题文气,伴我挥毫喜笔耕。
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8、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南歌子·游赏苏轼〔宋代〕
9、神圣的戴在孙子们的手腕上。
10、奴娇(宋•张榘)
11、翻译: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12、理想追求拿命写,汨罗殉了楚天魂。
13、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代·文秀《端午》
15、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6、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17、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18、谏君有策朝天问,报国无门做水流。
19、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20、端午是妈妈灶台上熬着枣糕,
二、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三年级
1、五月风吹麦穗黄,家家重五庆端阳。
2、五月端阳艾草悬,龙舟竞渡祭贞贤。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
4、路两旁沙枣花阵阵清香,
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6、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8、注:诗坛绝律只支持平水韵与新韵,词只支持词林正韵与新韵,不支持其他韵类。
9、——唐 刘禹锡《竞渡曲》
10、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11、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2、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1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5、远在澳大利亚的全玉莉老师朗诵自己的原创诗词《端午感怀》。李福琴朗诵了原创诗词《端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博士后杨丽以一首《端午日》诵出万千感慨。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马友诚浑厚有力地朗诵了《临江仙》。
1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7、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18、“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以诗会友,穿越时空,对话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用诗词传递文化力量,更好地感悟生活之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度过充满诗韵诗意的节日。
19、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暗度。
20、端午时临悼屈公,丹心墨卷世人崇。
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1、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4、遗离骚著,后世垂芳,醉倚山阳。
5、《菩萨蛮》宋・陈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6、端午节是展现赛龙舟古老运动的诗歌舞台
7、又逢端午祭屈原,粽子飘香灶火燃。
8、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9、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10、《六幺令·天中节》 北宋·苏轼
11、《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2、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13、描写端午节的诗词欣赏
14、楼船更酹雄黄酒,告慰忠良。歌颂忠良,一曲离骚千古章。
15、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17、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8、竞技龙舟凌碧水,辟邪蒲剑护家门。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20、北京中医药大学“杏苑诗星”人才培养项目主讲导师李良松教授,即席赋诗两首,再一次为大家展示了诗词的美,为这场文采飞扬的诵读接龙增添别具韵味的一笔。
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
1、——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3、章施⽂胜质,列匹美于姬。
4、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5、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6、1劳动光荣手抄报
7、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七绝·端午奠屈原
9、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10、如梦令·欢度端午
11、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1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午日观竞渡边贡〔明代〕
1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14、(红尘诗坛)总(516)期(蔷薇)主题诗专辑
15、独写昌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6、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7、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18、纵有韶华难步随。谢了缤纷,溜走春晖。
19、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2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三年级下册
1、伴随着绝笔《怀沙》的歌声
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3、“杏苑诗星”的学员们也纷纷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词。顾丽君朗诵了活泼有趣的《忆孩童时过端午》。朱姝源朗诵了文雅隽永的《壶天湖偶书》和《壬寅端午述怀》。张洪影朗诵《端午》,表达了内心的感触。李默容朗诵《端午安康》,呈现了所思所想。大一学生“小才子”叶柯呈朗诵了《南歌子·端阳雨》。
4、何日相携寻远道,心头一扫疫愁霜。
5、一腔正气挥长袖,荡尽妖霾意境新。
6、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8、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9、——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10、南歌子•游赏(宋•苏轼)
11、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12、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3、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14、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15、⽔底深休也,⽇中还贺之。
16、⾃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17、注:投稿交红尘诗坛投稿群,同时转发红尘诗坛交流群,供大家学习品鉴。
18、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9、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0、邪恶无常扰世尘,今逢端午祭灵均。
六、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乘风飞驶过雄关。轰击獾猿,搏得花繁。
2、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忠言难用投江恨,一去千秋万古情。
5、菖蒲艾叶当驱鬼,古韵忠魂力固权。
6、端午是铺着石子路的小村庄,
7、几盘酒菜家中敬,祈愿来生路勇攀。
8、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9、端午(宋•文天祥)
10、龙舟竞渡忠魂祭,一曲离骚誉四方。
11、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1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3、端午十里八乡回娘家的姑娘,
14、自有国人悲屈子,遥闻汩水赛舟龙。
15、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16、吟罢离骚志未酬,冲天愤懑一生休。
17、国运争锋拼五G,铁血征袍弹洞臂。何时归晚舟,哮天特鲁多?
18、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有很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现精选一些供朋友欣赏:
19、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20、当轩知槿茂,向⽔觉芦⾹。
1、——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2、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桨酣鼓频浪飞扬,年微少,又何妨。击水三千,志高越盛唐。共举神舟从此跃,效华为,正非凡。
4、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5、盐梅已佐⿍,曲糵且传觞。
6、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7、蚊虫呼伴遁,紫气唤朋翔。
8、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9、坡上⼈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10、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1、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2、直跃龙门,挥舞红花手。
13、《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4、本平台可发刊诗词、诗歌、散文、随笔、杂记。字数不限。
15、重五休言升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16、端午粽香亭,门前插艾青。
17、迁莺(宋•黄裳)
18、粽子甜甜米酒香,桃枝艾草挂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