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雪的诗句
1、隆冬的一个夜晚,北风怒号,大雪纷飞。清晨,当我们打开窗户,“啊!真美呀!”我忍不住赞叹道。树上;道路上;花坛上;楼房上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我穿好衣服,梳洗完就迅速地跑出来,想尽快欣赏到这雪景。
2、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3、造化可能偏有意。——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
5、(鉴赏)不知道早晨下了雪,还以为是昨夜园林中的百花开放了。诗人用花喻雪。形象而具体地描绘出了雪霰的纯净洁白,象梅花一样晶莹可爱。
6、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对雪》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8、雪,盖满了屋顶,马路,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
9、《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1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11、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13、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14、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1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16、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17、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18、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
19、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20、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二、关于雪的诗句
1、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2、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3、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4、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
7、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8、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9、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10、译文: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
11、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12、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13、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14、清晨,我走在路上。突然觉得脸颊一凉,抬头望去,无数颗米粒大小的雪子纷纷降下,有的打在屋顶上,“沙沙”地演奏着冬日交响曲;有的打在树枝上,调皮地翻了个跟头;有的落在了地上,高兴地蹦来跳去。渐渐地,这些顽皮鬼都溜了,化作了清澈的雪水一个劲儿地往土里钻。
15、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16、市井亦清洁,闾阎耸迢峣。
17、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18、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19、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20、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三、关于月亮的诗句100首
1、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2、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3、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4、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5、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7、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8、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9、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
10、借鉴他们,没准我们也能在大雪时
11、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12、下面这100句,总有一句适合的吧?
13、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洒。
14、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15、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关于雪的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7、(鉴赏)诗人夜深后准备吹灯入眠,却发现灯灭之后房间里更加明亮,原来是窗外的月亮照在一地的雪上,月光反射在窗户上让房间内明亮如白昼。诗人作为“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释放个性,这首诗观察得十分细致,从声音到景色,都让人仿佛听在耳边看在眼前。雪夜的明亮让诗人暂时忘记入眠,静下心来欣赏一番。
1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9、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20、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四、关于月的诗句古诗思乡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3、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4、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7、(出处)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8、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9、关于雪的诗句如下:对雪唐朝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北风行唐朝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鞴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江雪唐朝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春雪唐朝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0、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11、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12、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1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桥。——杜甫《野望》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5、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16、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7、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18、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19、过了一会儿,雪停了。整个大地好像被一层银纱裹住,又好像被一层薄雾笼罩着。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水晶屑末”,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你的赞叹声惊动了树枝上的小鸟,那“水晶屑末”将会如晨雾般挥洒,无声无息地融入大地;如果你顽皮地摇了摇树枝,那“水晶屑末”会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响动,让你陶醉其中。不过,谁也舍不得去摇树枝,因为大家都不忍心破坏那无瑕的“水晶”工艺品。
20、冬天好似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冬天的雪更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冬天,天气冷了,雪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立刻给世间万物盖上了一层雪白的,厚厚的棉被。松树穿着她的新大衣,在雪中舞蹈者;太阳公公在雪的映衬下已不那么灿烂,但却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
五、关于雪的诗句高中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可谓是人尽皆知。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6、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
7、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9、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0、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11、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12、看看他们如何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洁白的雪
13、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14、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15、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16、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7、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18、不知何时,天空中飘落这纯白的冰晶,在微亮的空中,展开一副静谧和谐的飞雪漫天。她飘舞,转动,音符般跃动在空中。用优美的舞姿,缓缓勾勒,那远山,那浓雾……古韵悠悠,似一曲安逸的愉悦,萦绕在山间,飞舞在空中,化作漫天飞雪。不着浓墨,淡淡的灰白,宛若渗透着古典中国风的山水画卷,在晨曦破晓前,展卷。
19、▲扫码关注统编语文学堂
20、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六、关于雪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4、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5、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7、苦多情朝思夜梦,害相思沉沉病重。
8、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9、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12、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13、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
14、译文: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15、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16、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17、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1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1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20、悲欢不同归去来,春风动江柳。
1、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李白《发白马》
2、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4、(出处)唐·刘方平《春雪》
5、《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7、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8、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9、白雪阳春、冰天雪地、冰天雪窑、冰天雪窖、蝉不知雪、风雪交加、饕风虐雪
10、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11、(鉴赏)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漫天皆白,遍地银装,所有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就仿佛是一夜春风至,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一般。这满树压枝的雪花正如绽放的梨花一般,让人仿佛置身温暖的江南,顿觉春意盎然。诗人巧妙地将南方春景比作北国冬景,以花喻雪,既将边境的壮丽景色描绘出,又表现出诗人不以为苦,反将塞外的雪景写得如此美好,展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后人常用此句形容雪花之美。
12、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13、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14、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15、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7、(出处)唐·东方虬《春雪》
18、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
19、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
2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2、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3、孤雁唳夜半月凄凄,再相逢此生莫期。
4、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6、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8、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