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夕古诗
1、0鹊桥仙(宋)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0七夕(宋)朱淑真
2、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3、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4、0七夕(唐)杜牧
5、0诉衷情·七夕(宋)吴文英
6、00七夕(唐)权德舆
7、裸婚自古盛行,司马相如凤求凰,卓文君嫁了;张生弹琴诉衷情,崔莺莺嫁了;牛郎抢衣求婚情,织女也嫁了。七夕,我真心一颗,爱意万千,你也嫁了吧!
8、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
9、1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0、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11、《七夕》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七夕》崔涂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鹊桥仙》卢炳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12、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3、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后夜鹊桥知暗度。
14、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15、不应中有少微星。0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宋)谢薖一水盈盈牛与女。
16、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17、0塞外七夕(清)纳兰容若
18、染指甲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2)
1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20、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二、七夕古诗拼音
1、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2、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3、1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4、0惜秋华·七夕(宋)吴文英
5、李商隐妻子早逝,又是一年七夕,牛郎织女的爱情,令李商隐神往不已,他说:怎样才能让这世上的死别,换得每年一次的相逢呢?
6、银河两岸看似触手可及,却也是遥远的距离,也许爱情需要历经磨难才显得珍贵。
7、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8、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
9、0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
10、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11、送你十首美的七夕诗词,愿你拥有美好的爱情。
12、过节啦,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啊,过中国的情人节,过我们的情人节,我好想你啊,我俩去哪庆祝呢?
13、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14、原创投稿:1187295260@qq.com
1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16、牛郎会织女,成了千古佳话,我和你在同一时空下,铸筑爱巢。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用我们的爱架起彩虹!七夕节
17、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18、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19、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20、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三、七夕古诗罗隐
1、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2、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3、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
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5、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7、金风玉露夜悠悠,此夕天街会女牛。作到神仙难免俗,一如尘世说离愁。七夕(清•费墨娟)
8、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9、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
10、《七夕曲》 王建(唐)
11、七夕快到了。真心祝你:每分的每秒有人想你;每时的每分有人爱你;每天的每时有人关心你;每月的每天有人陪你;每年的每月有人疼你!七夕快乐!
12、七月七也是“七娘妈”的诞辰,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床母是幼儿的保护神,台湾人有拜“床母”的习俗,有幼儿的家庭便在这晚祭拜床母,还会焚烧纸钱“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除了在台南、鹿港还保有做十六岁成年礼,传统七夕民俗活动在台湾已日渐式微,但在庙方宣传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七夕民俗活动。
13、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14、0菩萨蛮·七夕(宋)陈师道
15、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16、《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7、于是,银河两岸闪闪发光的两颗星
18、0喜春来·七夕(元)佚名
19、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20、0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四、七夕古诗鸾扇斜分凤幄开
1、难得的七夕诗: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2、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3、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4、坐待翔禽报佳会,径须飞雨洗香车。
5、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6、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8、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9、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10、德容无此心境,她疑惑牵牛织女为什么要此夕相会。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
11、0七夕歌(宋)张耒
12、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13、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1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15、《鹊桥仙》 秦观 (宋)
16、持杯乞与开愁绪。君似庾郎愁几许。
17、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18、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19、0古别离(宋)庚肩吾
20、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五、七夕古诗白居易
1、0七夕(唐)宋之问
2、关于七夕的名言诗词很多,我就分享见首吧。
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4、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5、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诉衷情令七夕(宋•毛滂)
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7、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8、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9、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1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0鹊桥仙(宋)谢薖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0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宋)谢薖牛女心期与目成。
1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13、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14、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16、0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17、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不过,古人乞巧不独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18、全部七夕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端午节
19、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20、民俗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七夕节首先是单身女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