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子名言
1、释义: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
2、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3、感言:一个人如果志向不坚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他自性本具的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那他做事情就很难获得成功。
4、战国·墨子只要执政者大力倡导推行“兼爱”之道,就如同火向上窜、水往低处流一样,将在天下形成一种不可遏止的态势。
5、解语: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待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6、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7、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墨子经典语录
8、战国·墨子《墨子·七患》。兵:武器。这两句大意是:仓库中没有储备的武器,即使是有真理和正义在手,也不能去征讨叛逆和不义。战争,从根本上讲,是实力的对抗,没有实力作后盾,仅凭正义和真理,是无法对抗强大的敌人的(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真理和正义是会终取胜的)。墨子从唯物的立场出发.点出了这一本质问题。因为要战胜不义,必须有强大的军队,充足的战备物资.否则任何反动势力都不会因其行将就木而束手待毙。可以此二句说明备战的重要性。
9、释义:好弓难以拉开,然而可以射得高射得深;良马难以驾御,然而可以负重行远。
10、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11、解语:遇事不怕事,人是要有些胆量的。拿得起、放得下、有担当,不逃避,才能直面凛冽的人生。有些事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要发生,有些人不论喜欢不喜欢,都要面对,遇事不能逃避,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12、言不信者,行不果。法不仁,不可以为法。诚信者,天下之结也。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13、解语:成大事之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胸襟,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
14、(释义)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也不会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
15、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16、如果天下的人都互相关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争战,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争斗,天下就没有盗贼了。如果君臣上下一心,君明臣忠;父慈子孝,父子相爱,那么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17、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墨子·七患》
18、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19、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天志下》——墨子名言
20、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二、墨子名言
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的名人名言
2、解语:说到做到,才有可能得到。这两句以言美行恶的反差对比,十分典型地概括出那类言行不一的人的低下品格,可用以形容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虚伪可耻的两面派人物。
3、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
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5、(释义)世上所有的鸡蛋去碰石头,石头也会依然如故,不会被毁坏。
6、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公孟》
7、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8、释义: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9、解语: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说的就是你做的事必须是你所热爱的,而把这种爱持续下去,考验的则是人的责任心。光有热度,没有恒心,浮于表面则将一事无成。这就和上面所说的真善与伪善一样,没有短暂的爱也是虚伪的,只有把爱化为一种担当,才能让让一切坚守有始有终。
1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墨子名言
11、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
12、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13、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出自《墨子尚贤上》,这几句用于说明任用官员要以才能为准绳,任能而罢庸;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出自《墨子兼爱中》,说明为政应遵循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原则;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出自《墨子亲士》,表达“尚贤”的思想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自《墨子兼爱上第十四》,主张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必然导致混乱的思想。
14、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15、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16、战国·墨子《墨子·亲士》。任重致远:负重行远。这几句大意是:好弓难以拉开,然而可以射得高射得深;良马难以驾御,然而可以负重行远。这几句比喻有些优秀的人才虽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有非凡的才能,甚至他们的缺点从某一方面看正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知人善任,不可轻易弃才。
17、解语:人生在世,不可能平静的度过,不能孤立于社会及他人,需要有他人的关爱与帮助,同时也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是幸福的香味,关爱的美丽。爱心之美宛如一瓶年代久远的美酒,越久越香,越香越醇。内心的丰厚积淀来源于爱,美丽便也会因为爱而散发至全身。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
1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19、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著名的思想。
20、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孔子www.lzcn)交相贼,必得罚。
三、墨子名言勉励自己勇敢面对缺点与错误
1、(释义)如果谋虑不到,那么就根据过去推知未来(主要强调凭借经验),根据明显的事推知隐微的事。像这样谋虑,那么所谋必得(成功)。
2、《墨子非乐上》墨家是中国史上一个具有极大利他主义色彩的门派,墨子本人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和平,穿着草鞋,步行天下
3、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明鬼。
4、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
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7、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8、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9、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10、释义:善不是出自内心的,不能保留。
11、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2、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3、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14、解语:人这一生怎么不断提升?就是不断去行善,不断去利益别人。对人就像是耕耘一块田,靠自己去播种,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如果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充满生机的心,你就是播下了快乐的种子,就会从别人那收获一颗快乐的心。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
1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8、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19、大夫们只爱自己的家族,而不会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才会为了谋取自己家族利益,而去损害破坏别人家族的利益;各国的诸侯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其他的国家,所以才会为了谋取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去攻击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天下这些纷纷扰扰的事,其实都是这个道理呀。就是因为不能互相相爱,如果大家都能够相亲相爱,哪里还会有战乱与动荡呀!
20、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