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敬长辈的名言
1、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2、中国古代社会常说以孝为本,以孝治国,在《诗经》中就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3、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5、——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6、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7、——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8、《思母》——宋代与恭
9、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1、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12、人生28个零,太经典了!
13、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1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5、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7、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1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9、作为一个父亲,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20、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二、孝敬长辈的名言名句简短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3、——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4、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6、(简介)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甫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从他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氏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
7、——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8、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1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14、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15、长幼有序。——孟子
16、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7、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8、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9、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0、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三、孝敬长辈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1、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7、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8、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11、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2、母子之情是世界上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4、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6、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17、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8、(简介)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
1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0、解释:只有孝顺父母,才能解除忧愁。
四、孝敬长辈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简介)孔子,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2、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4、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5、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10、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1、(白话文)父母身体健康时外出,要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身体需要照顾,而自己又需要外出就必须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
12、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13、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4、——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15、——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16、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1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8、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9、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2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五、孝敬长辈的名言警句典故四字
1、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4、——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6、——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7、在家庭中,孩子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9、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0、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1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12、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13、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首孝悌,次谨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18、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9、中老年人腿脚都不利索,也比较缺钙,送Ostelin钙片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天猫国际CW澳洲大药房旗舰店能买到的。
20、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六、孝敬长辈的名言
1、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3、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5、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0、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11、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12、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13、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1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8、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19、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20、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2、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或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