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诸葛亮的名言
1、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2、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吊公瑾》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知有所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诸葛亮《兵法》)。
5、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6、大军兵临城下,末急莫急,不如听我抚琴一曲
7、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8、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闻,或有进善之忠而不得信(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9、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10、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1、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2、诸葛亮这句名言,也很警示世人。世间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做人就要学会居安思危,才能长久地平安下去。就算有困难来了,自己提前也做好了准备。
13、此计并非万全之策,唯惧天雷《三国杀》
14、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15、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6、人活着,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活着,真的如诸葛亮所言一样,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样。我们当今很多人,读完书后,特别是走出校园,便不再读书,觉得自己已经毕业了。
17、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18、前、后出师表诫子书木牛流马:“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馒头诸葛连弩孔明灯
19、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20、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
二、赞美诸葛亮的名言
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2、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诸葛亮《纳言第四》)。
3、中益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所尚(诸葛亮《称姚迪教》)。
4、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5、是啊,这句话写得很美好,一个人很淡泊,看起来不在乎功名利禄,但不代表他没有远大的志向。就如诸葛亮的一生,他本向往躬耕田野,过那种淡泊名利的日子,但他也有匡扶汉室,拯救苍生的志向,他无时不刻都等待一位明主,再助明主一臂之力。
6、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每一句都警醒世人,很值得后世人学习!
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诸葛亮《兵要》)。
8、我愿归隐换你一世功名《王者荣耀》
9、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诸葛亮《兵要》)。
10、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1、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12、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诸葛亮《治军第九》)。
13、1天机也,故黄帝得之以登云天,汤武得之以王天下,五霸得之以统诸侯。夫臣易而主难,不可轻用。
14、孟子:生,以我所欲也;义,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海内存知己确是王勃的名句,不过我不大了解他的志趣追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苏轼,个人认为"西北望,射天狼"不若"也无风雨也无晴"更贴近坡公~~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15、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其中不少句子,很值得后世人学习!
16、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诸葛亮《治人第六》)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诸葛亮《举措第七》)。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诸葛亮《举措第七》)。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众下(诸葛亮《举措第七》)。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举措第七》)。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诸葛亮《举措第七》)。
17、诸葛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一夜北风寒,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9、可敢入我八阵图中《英魂之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三、六年级上册诸葛亮的名言
1、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诸葛亮《察疑第五》)。
2、诸葛亮名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简介):诫子书(诸葛亮作品)《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3、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三国·诸葛亮
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5、1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诸葛亮《将苑·将强》)。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7、1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诸葛亮《将苑·自勉》)。
8、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9、防奸以政,去奢以俭。——诸葛亮
10、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2、远虑者安,无虑者危。——诸葛亮
1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14、1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6、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17、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18、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19、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四、诸葛亮的名言是他一生的写照
1、关于诸葛亮爱国的名言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3、人君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诸葛亮《举措第七》)。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诸葛亮《察疑第五》)。。
6、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之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诸葛亮《答法正书》)。
7、将在军,军令有所不受(诸葛亮《答姜维》)。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纵观张飞和关羽后的结局,就是如此,就是因为太骄傲了,张飞招致手下人出卖,半夜砍下了张飞头颅。张飞就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会打仗,脾气暴躁,对待自己下属总是六亲不认,动不动拳打脚踢,这便是失礼,如果他不是刘备结拜的弟弟,他多少就不会如此骄横。
10、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其位(诸葛亮《思虑第十五》)。
1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2、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泣答皇帝托孤》)。
1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歇后语: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名言: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非宁静无以成学;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赏罚第十》)。
1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18、1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诸葛亮《将苑·习练》)。
19、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民谚
20、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五、形容诸葛亮的名言
1、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3、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4、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诸葛亮《隆中对》)。
7、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8、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佚名
9、诸葛亮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0、知天易,逆天难!《三国杀》
11、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2、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13、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14、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15、10我欲伸张大义于天下,挽救黎明百姓于泥浆我亦自知
16、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交,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论交》)。
17、唐人的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根据他这个观念来的。我教大学、中央军校、陆军大学时,第一堂课一定要他们背这个,这是中国文化儒家、道家教育的宗旨。我现在还能背出来给你们听,我以为大家叫我老师,你们男女老幼总有一个背得来!想不到全体打零分,很丢人。我的书上多少次提到啊,再背背看,你们都做记录了。
18、图以于易,为大于细——三国·诸葛亮
19、吾欲伸张大义于天下,挽救黎民百姓于泥浆。《三国演义》
20、1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诸葛亮《将苑·将诫》)。
六、诸葛亮的名言
1、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诸葛亮《治国第一》)。
2、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3、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如江河。
4、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5、1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诸葛亮《将苑·将骄吝》)。
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7、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诸葛亮《视听第三》)。
8、1“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10、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谁是每天起的早的人呢?我心中是有数的。是啊,他每天起来的时候,都是三五更读书,或是出门远游,回来自然就补觉。真正爱读书的人,都很享受早晨安静的时光,那个时候,读书人也容易安静,读的也受益大。
11、1骄者招毁,妄者稔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诸葛亮《将苑·自勉》),
12、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13、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兵要》)。
14、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16、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三国·诸葛亮
17、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叶),贯(能)四时面不衰,历险夷而益固。——诸葛亮《论交》
18、恋爱、工作、生活尽皆同理。《南征教》
19、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诸葛亮《纳言第四》)。
20、哎呀!对不起!饭吃饱了,有力气好骂人。休息一下,松松腿吧。
1、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2、1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将苑·知人性》)。
3、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4、宁静致远,静以修身。
5、1根伤则叶枯,叶枯则花落,花落则实亡。柱细则屋倾,本细则末挠,下小则上崩(诸葛亮《阴察第十六》)。
6、1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也(诸葛亮《将苑·将强》)。
7、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诸葛亮《治军第九》)。
8、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诸葛亮《兵要》)。
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诸葛亮《察疑第五》)。
10、1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诸葛亮《将苑·不陈》)。
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2、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三国·诸葛亮
13、兵还在寡,而在于如何调遣。
1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5、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三国)诸葛亮
16、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
17、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1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20、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诸葛亮《纳言第四》)。
1、诸葛亮的特点如下:有极高的智慧,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外交内政,都足智多谋。鲁迅先生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孔明之智近乎妖。他像个妖怪那么聪明。诸葛亮对汉室朝廷和刘备耿耿忠心。他留下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诸葛亮没有,他仍然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别无二心。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就和刘备关系密切,他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从军师到丞相,地位极高,仅次于刘备。
2、1思者虑远,远虑者安,无虑者危。富者得志,贫者失时(诸葛亮《阴察第十六》)。
3、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
5、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6、走吧,这里马上就要起风了
7、万事具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