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关于儿童的诗句(精选文案115句)

一、关于儿童的诗句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卢肇《牧童》

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童年,是一个人快乐的时候。童年,不知烦恼为何物,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都能高兴一整天。

6、杨(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7、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8、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9、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10、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1、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1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4、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1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6、宋代·杨《宿新市徐公店》

17、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18、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9、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2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二、

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三首古诗,带你重温童年时光。

3、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6、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

7、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9、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1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1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2、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13、七夕那夜,她在堂前,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本正经地拜月。

14、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绝句》

15、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16、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

17、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8、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1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三、

1、《桑茶坑道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句是: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柳阴眠正着”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桑茶坑道中(杨)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译文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涨满了流水,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2、《牧竖》唐代:崔道融

3、自以为聪明,却笨拙地留下了痕迹。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5、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8、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0、新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

11、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12、(作者)高鼎(朝代)清

13、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14、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5、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16、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1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自满的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不爱读书的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9、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0、诗歌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点明了地点和节令。

四、

1、释义: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4、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正如《小王子》里所言“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

6、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8、天真烂漫: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

9、童年,一个充满快乐和回忆的字眼。

10、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牧牛图》

1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1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13、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村居》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出自: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释义: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出自:唐代·白居易《池上》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出自:唐代·杜甫《江村》释义: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14、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1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16、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17、释义: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18、村居⑴(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作者)高鼎,字象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注释)(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4)醉:迷醉,陶醉。(5)散学:放学。(6)纸鸢:风筝。

1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0、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

五、

1、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如果只要一句就是儿童急走追黄蝶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3、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池上幼女词幼女才六岁,小娃撑小艇,未知巧与拙。偷采白莲回。向夜在堂前,不解藏踪迹,学人拜新月。浮萍一道开。

4、诗歌开头两句通过两个连续动作,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采莲图。

5、整首诗来看,不事雕琢,宛如大白话,却将采莲的画面,小娃的形象描绘得穷形尽性,宛在目前,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7、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8、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轩治翁

9、这首《幼女词》是他为后世所熟知的作品,同样以白描的手法,将女儿纯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10、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4、同时又与第三句中的“藏”相呼应,将小娃的天真淘气刻画得淋漓尽致。

15、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16、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名大纯阳万寿宫。

17、《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垂钓》唐·白居易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南池》唐·李郢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离。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钓鱼湾》唐·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18、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1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20、其实,诗人并没有着意刻画,只是一个“学”字便足以令人想象小女孩那天真烂漫,对世事充满好奇的模样。

六、关于儿童的诗句

1、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3、女儿六岁了,正是不知巧与拙的年纪,那么她会做出什么来呢?

4、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6、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8、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9、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华轩居士据《全真诠绎》记载,于北宋期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聚会时列入八仙之列。

10、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1、曾几何时,我们也如诗中的小娃一般,背着父母偷玩。

12、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13、看着这样鲜活生动的一幕,诗人心中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14、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15、关于儿童玩雪的诗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蒲海晓霜凝剑尾,葱山夜雪扑旌竿——唐·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移山换水奏新功,镂雪雕冰增旧习——明·汤胤勣《题谢卫同钟馗移家图》春草有诗皆白雪,秋毫无梦到红尘——宋·华岳《纸帐》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云的诗句三年级(精选文案10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