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3、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人生自古一场梦,梦到天涯睡狮醒。踏平世间坎坷路,一路走来太从容。下笔千言皆武略,字里行间有雷霆。天兵天将千百万,个个为我显神勇。
6、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叶绍翁《夜书所见》;
9、《田家元日》 唐 · 孟浩然
1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3、宋:杨《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唐: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4、《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1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8、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9、 宋 范成大
2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
1、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2、赏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4、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5、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6、 宋 杨
7、赏析:老年杜甫在成都回忆起童年时的情景。十五岁还是一股孩子气,身体健壮得象一头小牛犊,整天跑来跑去。到了农历八月间,庭院前梨枣成熟时,他每天都要无数次地爬树去摘取品尝。
8、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9、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10、华夏诗词分社一一我为母亲写首诗
11、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2、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4、那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儿童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1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16、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1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8、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19、编辑:义路仁心冰如月心灯瑞雪灵芝
20、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三、
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杨《舟过安仁》;
2、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3、华夏诗词分社一一冰/陪伴(外二首)
4、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5、看看诗人笔下的萌娃们~
6、即今倏忽已坐卧只多少行立。
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8、赏析: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裳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9、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0、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1、同学们,本周为大家介绍五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让我们看看古时候的儿童都有哪些愉快的生活体验吧!
12、今天,我们为大家选取诗人笔下几种类型的儿童形象,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4、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刻意讨人喜欢
15、(华夏诗词)全体工作人员祝福孩子们:
16、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开始
1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8、《牧牛图》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
1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0、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四、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古代没有手机电视电脑,但儿童生活丰富多彩,例如在古诗中体现出来的学大人种瓜、玩冰块、放牛、吹笛子、唱歌、捕蝉、偷莲蓬、剥莲蓬、钓鱼、追蝴蝶、放风筝、捉蟋蟀……
3、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这大概就是人一生之中那真挚、纯洁的那段感情吧。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6、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富于生活气息。
7、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8、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词有哪些?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9、《宿新市徐公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0、赏析: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1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14、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6、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17、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8、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19、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五、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几个淘气的小孩子池塘里撑着一只小船,自以为大人看不到,偷偷的采了莲蓬回来,毕竟还是太小不会隐藏,小船划过浮萍留下了印记。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