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江南春古诗图片(精选文案126句)

一、江南春古诗

1、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2、江南大地黄莺声声啼叫,绿草红花交相辉映,水边的村庄和山脚下的城郭里到处都是迎风飘动的酒旗。南朝遗留下的一座座古寺,不知多少楼台笼罩在了这蒙蒙细雨中。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4、《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5、这座寺院大约建造于东晋时期,当时建寺需要很多钱,僧侣们向朝廷官员和社会名流募捐,但所得资助很有限。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7、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0、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11、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12、“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3、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同期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4、解释: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5、duōshǎolóutáiyānyǔzhōng

16、“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17、是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18、许多有钱的人闻讯都来观看,第一天观看的人每人捐十万铜钱,第二天观看的人每人捐五万铜钱,第三天观看的人随意捐。

19、又是一首白居易描摹江南的诗,白居易该是多么喜爱江南之春啊!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出无限温柔,此时此刻,你就像在梦境、在仙境。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西湖吧!一起走在白堤上,穿越千年的风雨,与白居易结伴畅游!

20、春,就这样轻轻悄悄地来了。古人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是啊,江南之春,窈窕清丽,迷蒙含蓄,有杨柳依依,青砖黛瓦,有细雨霏霏,炊烟袅袅,处处是景,处处含情。

二、江南春古诗图片

1、《江南春》全诗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2、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3、等画像画完后,就打开大门让广大百姓来观看。每天寺院里都挤满了人,大家纷纷捐款,没过多久就捐了百万铜钱。

4、水村山郭酒旗风。shuǐcūnshānguōjiǔqífēng

5、李约《江南春》池塘春暖水纹开,堤柳垂丝间野梅。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来。诗意:春天到了,池塘的水随着气温的升高,也荡开了一圈圈的波纹。河堤新柳那低垂的丝条下,若有似无的映衬出野梅树的影子。江南水上年年春意来得早,蓬莱、瀛洲这两座仙山的春景也追逐着潮水到来了。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6、意思是: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7、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jiāngnánchūn 江南春

9、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0、书写专家:王学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11、杜牧在池州任刺史的两年中,经常出外观赏江南的美景。有一次他到建康的瓦官寺游览,当时这里到处是莺啼燕语、柳绿花红。瓦官寺更是依山傍水,在春天的微雨中,朦胧隐现。这宜人的风景使得诗人一时兴起,便题写了这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莺啼:即莺啼燕语。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13、“绿映红”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写出来了江南春景中独特的一个特点,即色彩斑斓。“绿映红”三个字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出来的,前面写的是听觉,后面写的视觉,他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把整个千里江南的美景全部写尽写透了,这就是这首诗的第一句。

14、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指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这里,诗人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进入眼帘的物象——水村、山郭、酒旗。这几个物象由大到小,不但表现出一定空间位置,突出了“村”和“郭”依山傍水的江南独有的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个“风”字,不但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而且更好地突出了“酒旗”,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

15、昔日南朝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这些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16、(905班黄育钊朗诵)

17、离开西湖,可以到金华兰溪来走走。春雨过后气候凉爽宜人,当你抬头仰望天空,“凉月如眉挂柳湾”,月色如此秀朗。低头观看溪水,“越中山色镜中看”,溪水如“镜”,我们可以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一连三天的春雨,春水泱泱,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能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快之情!读完诗,不知道你想不想马上就出发,去泛舟兰溪,淋一场“桃花雨”呢?

18、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19、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

20、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三、江南春古诗意思解释

1、《江南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泊秦淮》写秦淮夜景,又抒发感慨,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2、“Hey,这里是有温度有爱心的山东学习群,群内每日阅读打卡、教育分享、试卷资料共享,相互陪伴,共同进步!

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春(唐代杜牧诗作)

4、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江南春》这首诗既是一首写景诗。在这首诗中,前两句主要描绘的是莺啼绿红与酒旗招展的美丽景象,展露出来的画面色彩艳丽且明朗,且层次丰富,给人以立体的感受。后两句感慨咏叹前朝遗留的古寺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出江南烟雨朦胧的另一面,这也使得本诗所构造出来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姿,且在历史韵味的衬托之下,江南春景的美也就更上一个层次了。在这首诗中,诗人寓情于景,通过对江南明媚春光于烟雨朦胧的两种景象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江南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构造出来的意境优美而典雅清丽,蕴含着诗人含蓄深蕴的情思。

5、shuǐcūnshānguōjiǔqífēng

6、因为在南朝时,统治者们都崇奉佛教,妄想长生,所以寺庙发展得很快,因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并非作者的夸张。

7、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了含蓄深蕴的情思。

8、(904班黄海怡朗诵)

9、这首诗从字面上来看完全是写景的,似乎没有作者的感情在里面,我们似乎也看不出来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实际上这首诗是有诗人的感情在里面的,这种感情只是蕴含得深,或者说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写得就像那霏霏烟雨一样,你看起来是烟实际上是雨,你触摸到它是雨,但是你看起来它是烟,视觉的感觉跟触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作者写的感情和他写的那个景色是融为一体的,这里它至少包含了两种感情。

10、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1、所以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在整个唐代五万多首唐诗中它是佼佼者,它能够作为杜牧的代表作,成为我们今人所诵读的名作,就在于这首诗对江南的春景写得细致入微。我们在刚才的分析中间已经详细地讲过它每一句都写到了江南的春景,既有所有人看到的春景,又有个人眼中独到的春景,既有个人身世的感叹,又也对社会的不满。所有这一切又写得就像江南的春景一样,如烟如雨、轻轻渺渺。

12、“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13、《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赠别诗。

14、“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1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这里,诗人不用“寺”,而又改换成了“楼台”,这不仅是为了避免用词重复,更主要的是适应“烟雨”这样的环境。在这里,诗人通过虚实结合,有眼前而历史,内心无比感慨——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朝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这里,诗人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着江南春的自然美景;诗人以深邃的思维,穿过时空,感悟历史文化的审美意义。

17、(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18、(806班刘子杰朗诵)

19、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四、江南春古诗带拼音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3、在这样的江南春里,我们怎能不翻开书卷,吟诵一阙古诗词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古诗,伴着浦江县第四中学学子的诵读声,一起畅游江南之春吧!

4、我们先看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这七个字写的是江南的春景。这七个字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解读。

5、故人为何至今还不返回?白苹花已掉落,又一个春天将要过去。归客不说故人结交新欢之事,只说路途太遥远难以返回。

6、全诗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8、后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楼台”就是第三句写的那个佛寺,所以佛寺跟楼台是用两个词语表达了同一个意象,都是表达了佛寺。而“烟雨”就是春雨,为什么这个春雨作者不写春雨,写烟雨呢,他是写细雨霏霏、细雨如烟。江南有一种春雨就像青烟一样,你看上去它是烟,但是你感触它,它又是雨,这就是所谓的“烟雨”。“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整个江南的春景,包括莺啼、绿映红,包括酒旗,包括楼台都在烟雨霏霏之中,所以整个全诗写的还是江南春景。

9、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10、原文:池塘春暖水纹开,堤柳垂丝间野梅。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来。释义: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李约,字在博,一作存博,自号为“萧斋”。宋州宋城人,唐朝宗室之后,为郑王元懿玄孙,汧公李勉之子。李约官任兵部员外郎,与主客员外郎张谂同官。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乃诣购其家,弱妻已练为衣裹。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嗟惋久之,作绘练记。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特精楷隶,并善画梅。又萧字为梁侍中萧子云壁书,李约得之,崔备为之记,约自为赞,又以名其斋。后弃官终隐。

11、《江南春》这首古诗的意思是:在江南这片千里大地上,黄莺声声,绿草红花相互映衬,水边村庄与山城之外都有着酒家的旗子在随风飘扬。这里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那四百八十座古寺,无数的亭台楼阁都被朦胧的风烟云雨笼罩着。在这首诗中,诗人寓情于景,通过对江南明媚春光于烟雨朦胧的两种景象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江南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构造出来的意境优美而典雅清丽,蕴含着诗人含蓄深蕴的情思。

12、▍主讲人:玉笙老师,小学语文签约老师。

13、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作者)杜牧(朝代)唐

15、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16、(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17、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18、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诗)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19、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20、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五、江南春古诗朗诵视频

1、唐代杜牧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2、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3、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4、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7、今天我们将要和玉笙老师一起学习第四十七首古诗——《江南春》,这首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8、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9、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10、江南春古诗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古诗翻译: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11、《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

12、而这里的“四百八”,大家不要过于计较它。这个“四百八”只是说其多,是和一个诗人写诗的习惯有关。杜牧是一个喜欢把数字写入在诗歌中间的诗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四百八”,并不是杜牧亲自查了查或者文献记载了南朝的寺庙大概有四百八十座,不是,四百八是极言其多,指到处都是佛寺,到处都是佛教的寺庙。所以诗人对佛教寺庙之多做了一句描写。

13、《江南春》是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山水诗。

14、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清明》,这是一首描写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诗人看见路上行人悼念逝去的亲人,伤心欲绝而触景伤怀,希望借酒消愁。(错过前面课程的同学戳这里补课啦小学生必备75首古诗讲解——46《清明》)

15、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16、《江南春》诗意: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17、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在这个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18、(作者)汉乐府(朝代)汉

19、náncháosìbǎibāshísì

20、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六、江南春古诗

1、《江南春》这首诗中“啼”意思是:莺的啼叫声。“映”意思是:相映、相互映衬《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2、千里莺啼绿映红,qiānlǐyīngtílǜyìnghóng

3、在这首《江南春》中,杜牧用声音、色彩、轮廓甚至气味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的印象画卷。面对烟雨中的佛寺庙宇,诗人有哪些感慨和思考呢?

4、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5、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因为那时,南朝佛教盛行,寺庙也建得很多。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这里,诗人在“水村山郭酒旗风”上一转,视线集中在“寺庙”上,想象空间拉大,思维回溯到“南朝”,这样,给增强了诗歌历史文化意蕴,而且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同时,诗人用“寺”代指佛教,并用“四百八十”这个虚数来修饰,不但使诗歌富于形象感,也照应着首句中的“千里”,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状况,并为后面结句中的抒情奠定基础。

6、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7、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8、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9、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10、“莺啼”则是诗人在写江南春景的时候所写出来的第一个意象。莺啼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经常和燕语、蝶舞这两个意象连用。莺啼、燕语、蝶舞,这都是中国古代诗人写春天景色容易写到的、喜欢写到的意象。当然,莺啼是从声音、从听觉的角度来写。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1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3、作者除了看到春天独有的景色以外,他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意象,这个意向就是酒旗。作者对酒旗特别敏感,对酒旗特别关注,所以他把酒旗写到了江南春景之中。这酒旗很明显是一个人为的景观,我们叫做人文景观,作者之所以把这个人文景观写到江南春景中去,是和作者独有的感受有关。于是这首诗第二句就透露出作者对酒旗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才会写出来“水村山郭酒旗风”,把酒旗写出来了。而只要有酒旗就有酒店,只要有酒店就有酒来卖,这其实说明作者对酒很有感情。至于有关这一意象的选择,就和诗人的经历密不可分了。

14、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15、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

16、jiāngnánchūn江南春qiānlǐyīngtílǜyìnghóng千里莺啼绿映红,shuǐcūnshānguōjiǔqífēng水村山郭酒旗风。náncháosìbǎibāshísì南朝四百八十寺,duōshǎolóutáiyānyǔzhōng多少楼台烟雨中。

17、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18、青年画家顾恺之知道此事后,就挺身而出,说他愿捐钱百万。许多人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是吹牛。顾恺之却胸有成竹,他要和尚们在大殿上修起了一堵白墙,然后他关起了寺门,在墙壁上精心绘了一幅佛教著名人物“维摩诘居士”像。在画像即将点睛之时,顾恺之让和尚请人来观画捐款。

19、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20、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他的字叫牧之,号叫樊川居士。杜牧在晚唐,之所以名气很大,就是因为他的七绝写得好。他的七绝中写得棒的是他的咏怀诗,比如他的《题乌江亭》就写得漂亮,跟王安石的《乌江亭》几乎可以经常联袂被人提举出来。而他的文章也写得很漂亮,所以杜牧在晚唐和李商隐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盛唐的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个并称为“小李杜”。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首《江南春》绝句是杜牧写江南春景的一首名作。这首诗一共只有四句,且因它是七绝,每一句是七个字。

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牧

2、??有志者·跟我来??

3、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6、江南春绝句杜牧〔唐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上一篇上一篇:清明谚语大全简短(精选文案108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