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里馆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竹里馆描写了晴朗的夜晚幽篁竹林的景色。《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3、《竹里馆》拼音版:zhúlǐguǎn竹里馆zuòzhě:wángwéi作者:王维dúzuòyōuhuánglǐ,独坐幽篁里,tánqínfùchángxiào。弹琴复长啸。shēnlínrēnbúzhī,深林人不知,míngyuèláixiāngzhào。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
4、《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
5、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6、《竹里馆》诗句意思: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原诗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王维(699年-761年,一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7、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8、青春情感类、教育学习方法类
9、住在这竹林的深处也没有人知道,只有皎洁的明月照耀着我,来陪伴着我。
10、来唤醒你那真挚的情缘
11、唐朝王维写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的大意是:孤单一人,但是弹着琴、唱着歌就不觉得寂寞。住在深山老林、恰如世外桃源,没有访客,只有明月来照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尘寰、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思想感情。
12、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13、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14、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15、全文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6、少年时的王维丰神玉朗、姿容秀丽,更何况多才多艺,胸中还有一份豪侠之气,对佛理、佛法尚缺乏人生的领悟。15岁时入京复试,他口中吟唱的是“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那时他对边塞充满了向往,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可是人到中年,他经历坎坷,却也终于出使塞外,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那时已经雄心不再的王维,依然还能写下“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样的豪侠诗篇。可见王维虽然号称“诗佛”,但他的身体里、他的精神世界里,大概也一直住着一个“幽并游侠儿”的大好男儿。
17、有我之境,就是诗人写诗人自己的活动和情感;无我之境,就是诗人把自己当成客观对象来描写。
18、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9、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20、这首诗表达了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二、竹里馆幽篁的意思
1、赶紧收藏!超全的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考试必考
2、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3、与中学生有关的新闻事件等均可
4、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5、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6、诗人独自在这片幽静的“竹馆”干嘛呢?“弹琴复长啸”,一边弹琴,一边唱和。我们不难想象王维披散着头发,迎着风,衣袂飘扬,弹着琴放声高歌,随性随意,不怕吵着谁,也不在乎有没有知音。
7、王维的母亲崔氏虔诚奉佛30多年,对其影响甚大。据悉,王维的名字就与佛教有关。“摩诘”,即梵语“维摩诘”的简称,译作“净名”或“无垢”。王维以“维摩诘”为名和字,显然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欲求得身心清净。
8、作者:王维朗诵:雅坤、肖玉
9、dú zuò yōu huáng lǐ ,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
10、你听,幽幽竹林里传出来阵阵优美的古琴声,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鸟鸣声,宛如天籁,那是王维摈弃世俗弹奏的,琴声至静至美,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听后心神澄明,直达灵魂。
11、后来一代名相张九龄执政,因赏识王维的才学,先任命其为右拾遗,后又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并让他出使塞外,王维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写下著名的《使至塞上》和《观猎》,当然还有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是张九龄终究也被逼走了,唐玄宗不复当年的求取进取之心,奸相李林甫与杨国忠乱政,忽然之间,“渔阳鼙鼓动地来”呀,推倒了盛唐的“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12、“深林人不知”继续表明诗人所处的独立空间,没有人来打扰,用“独坐”“弹琴”“长啸”的淡定状态与自然的幽静融为一体。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里,没有名利羁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尘世喧嚣,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沉淀,不在乎俗世烦扰。
13、此后,王维的仕途便顺风顺水,很快升迁为中书舍人,后晋升为尚书右丞。晚年,王维长年隐居在“辋川别墅”,一为母亲静养,二为避世修行,潜心信佛。这首《竹里馆》就是其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诗。
14、把握中考生物考点,有思路地解题
15、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7、王维的《竹里馆》全文意思:
18、篇幅800—1200字为宜
19、欣赏诗歌《竹里馆》,下面运用拟人的手法是()
20、诗意简单直白,并没有什么难懂的。
三、竹里馆 王维
1、《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王维早年也曾热心功名,和盛唐许多诗人一样,也渴望建功立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随着人生履历的丰富,北宗禅的影响,诗人在晚年时已经无心仕途,散朝后多在辋川别业隐居。这段岁月中,王维创作了许多表现出明逸静美、空灵观照的诗歌,注重以纯粹的内心去体悟山水景物,笔下的景色无一不是禅意盎然,清静飘逸。
2、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3、听歌学诗,本期邀你收听、学习
4、《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竹里馆作者: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6、天资聪颖的他,17岁便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1岁中进士,可谓年少得意。初任太乐丞,因伶人私自舞黄狮受累(舞黄狮是皇家宴庆、祭祀和接待藩国使节准备的歌舞,需要皇帝在场才能表演)贬济州司仓参军(相当于仓库保管员),这也算是王维仕途上少有的挫折之一。张九龄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丞相)后,拔擢王维。随后,王维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给(jǐ)事中等,其间奉命出塞,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点击此处可系统学习《使至塞上》一诗)的著名诗句。
7、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8、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竹里馆》题目的意思是:辋川别墅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亦指独坐幽篁里
10、shēn lín rēn bú zhī ,míng yuèl ái xiāng zhào 。
11、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王维是著名的音乐家,所以考取进士后,当上了太乐丞。但是他独自坐在竹里馆中弹琴显然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抒发自己的怀抱。“长啸”指拖长声音大声吟唱诗歌。弹琴还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接着又吟唱了起来。他吟唱的诗也许就是这首《竹里馆》。
12、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
13、“出汉塞”的“征蓬”…………
14、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15、在这首诗里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竹林,在这里你可以悠闲地弹琴,可以随意地长啸,不怕被人打扰,因为在这样竹林茂密、环境幽静的地方,只有那高悬于天的皎洁月光与你相伴。诗人在诗中没有特意地去描写景色,而着重写了人在竹林里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寥寥数字就把诗人那悠闲自得的神情表现了出来,而“人不知”“明月照”则写出了竹林清幽宁静的环境。
16、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17、期中考试分数已出,你又因解题不规范被扣分了?
18、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王维是著名的音乐家,所以考取进士后,当上了太乐丞。但是他独自坐在竹里馆中弹琴显然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抒发自己的怀抱。
19、中考政治中关于“创新”的考点
20、稿件优秀者,可以加入写作交流群,一起成就10万+阅读量的梦想,定期还有小礼品赠送答谢哟!
四、竹里馆古诗原文及翻译
1、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
2、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3、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4、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5、即便是诗人自己,也如同一个画面中的人物,“我”只是远远地在看。
6、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7、《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此诗曾被选入语文教科书。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年代):唐(作者):卢象(题目):竹里馆(内容):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9、诗中用“幽篁”、“深林”、“明月”六个字描写了夜晚的景色,“独坐、弹琴、长啸”六字描写人物活动,创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传达出了诗人高雅绝俗的境界。
10、高中生请注意:晚自习这样安排有效!
11、你看,远处山谷的幽林不正是他所心驰神往的居住场所吗?他渴望过上陶潜一样隐居的生活,沐春风、嗅花香,无车马凡尘的喧嚣,在宦海浮沉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做了个决定——在风景如画的辋川购置房屋,静心思索,至此,他的生活成了他笔下的诗歌和画卷。
12、克服拖延症,只要有行动,你就胜过大多数人
13、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14、王维:《竹里馆》内容是(写山林幽居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稿费标准:据字数、浏览量而定,来电详谈
16、míngyuèláixiāngzhào
17、学习有没有用?听听中学生怎么说
18、《竹里馆》写作背景: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原文:《竹里馆》(作者)王维(朝代)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9、3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20、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五、竹里馆的作者是谁
1、现在很少有人写篆书了,除了制作印章的时候会用到。不过你可以登陆“汉典”,查找你想要的字的小篆写法,然后临摹下来,汉典的地址是http://www.zdic.net/
2、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竹里馆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6、助力小学、初中学霸养成
7、稿件要求:适合初中、高中生阅读
8、王维晚年的作品因为修禅而带有清淡空灵的味道,技巧纯熟而心态日趋平和。这首《竹里馆》就是他晚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
9、tánqínfùchángxiào
10、《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11、化学并不那么“高冷”,看我如何背化学元素周期表
12、0371——87071674
13、这种手法就叫“以物观物”,这种效果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的“我”,说的就是作者自己。
14、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15、那么王维的这种人生境界,是如何修炼得来的呢?王维的祖父王胄,曾任朝廷乐官(协律郎),王维小小年纪便体现出了很强的音乐天赋;而的父亲王处廉曾任汾州司马,尤擅诗文,亲自教导兄弟的诗文创作;王维的母亲则擅长画画,王维从小就跟母亲学画,一笔水墨更是超逸绝群,因此在多种艺术领域里,王维都能够齐头并进,这和他的家教实在关系太大了。当然他的家教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可以说从幼年一直影响到他晚年,那就是他的母亲笃信佛教,是当时著名的高僧大照禅师的弟子。少年丧父的王维在母亲的影响下,对佛教、禅宗别有领会,钻研至深,所以你看王维名维字摩诘,他的名字就来自于佛教的维摩诘居士,可见它与佛教的渊源了。
16、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17、既然写了这句诗,就表明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遗憾的是陪伴他的只是天空中的一轮明月。起句写“人不知”,结句写“月相照”,也可谓相互呼应了。
18、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竹里馆》
19、诗人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自己宁静、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实为高手之妙作。
20、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内容为:
六、竹里馆
1、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无论是《竹里馆》、《鹿柴》,还是郦老师特别喜欢的这首《终南别业》,这些诗歌的画面感和意境实在是苏东坡评论的好印证了。这样的画面、这样心境也就成了后世无数代人莫不渴求能够达到的人生境界,而对王维而言,在那诗与画的背后,隐藏的也正是中国许多诗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志趣与情趣的结合,人生追求与恬淡放空的结合。也正因为这样不同的情感与思想的杂糅,使得他们的诗歌多义性格外突出,也就使得后世的解读呈现出了多元的样貌。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深入体会诗人的生活阅历,触摸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得出你们的人生感悟和人生体会。好了,今天我就讲到这,同学们下次再见!
2、想学好《光学》,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3、《竹里馆》这首古诗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4、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5、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幽静。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
6、大咖教你学诗词: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7、赶紧收藏!从400余份高考语文卷精选出来的100个文言实词陷阱!
8、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9、《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10、中考化学:区分清纯净物和化合物的诀窍
11、《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12、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3、《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首诗吧。
14、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15、全诗应该是描述诗人独坐在自己的被竹环绕的小馆中弹琴吟啸的闲适情景。以“竹里馆”作题,交代地点且初步构建全诗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