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名诗
1、《少年行》杜甫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2、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3、下面两首应该是“众所周知”的《绝句》。
4、叶茂根深长得好,千敲万打已成仁。
5、为什么杜甫这次会明显不如李白?笔者个人认为,原因有二:
6、与此同时,又和后面出现的“度春风”有所呼应,让读者看完一遍,就能联想到少年豪情、倜傥的一面,立体感、画面感都强。
7、硬要以爱情的名义赋予我伤悲
8、在漫漫的时光岁月里我对你思念日以继夜一呼一吸都镶嵌在我心里刻在我眉间印记潋潋思念叠叠生衍忆与你初相见不过一眼我便早已沦陷从此化茧待你破蝶
9、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10、延年益智非凡果,产业富民绿满坡。
11、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12、有机食品原生态,说道核桃满口香。
13、也曾在盛夏里忘我地炽烈
14、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5、一开篇,李白就活用了一个“金“字,将这个字当成了动词,写出了少年的家世豪贵。同时,又与后面的“度春风”相对应,一个豪情、倜傥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这里的“春风”是一语双关的,既指当时是踏花赏春时节,又指少年与胡姬女子的对饮。
16、其次,杜甫本身对游侠生活的体验不足。李白和杜甫去过的地方都很多,但前者基本上没有吃过物质的苦,江湖于他而言属于游历。但杜甫不一样,他是一个需要为生计、儿女发愁的诗人,心态上确实相差比较大。
17、穿透寒冬我也可以洒脱而飘逸
18、Springiscomingtoanend
19、试看农村新景象,小康绮梦变成真。
20、君鼓惠风民踊跃,康庄大道奋当先。
二、
1、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2、《春晚》诗人陆游宋代窗户迎新燕,阶除巢乳鸦。欲知春已暮,地上亦无花。《春晚》诗人陆游宋代思与春为别,匆匆置一樽。明年尚强健,扶杖候柴门。《春晚》诗人陆游宋代湖上春寒雁已归,宿酲残梦两依依。也知晨起元无事,窗白炉红且揽衣。《寒食夜》——唐·白居易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寒食夜》——唐·韩偓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寒食夜》——宋·苏轼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3、不过从两位大师传世的作品来看,他们还是有一些“同名诗”存在的,那么今天咱们就不妨通过这条线索来分析一下,高手过招,到底是谁更胜一筹,我们用到的这两首同名诗就是他们的《少年行》。
4、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5、嗬!收拾起那些莫须有的
6、首先,从字面来理解两者就很像,杜甫在作品中表达意向的事物有:少年、骏马、美酒;李白在作品中也同样用到了这些元素。当然了,我们如今没办法具体分析出到底谁先写出的《少年行》,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在创作的时候一定是彼此受到过启发的。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支持杜甫的人认为,杜甫诗里的家国情怀,是李白所不具备的。而其一生坎坷的经历,也非李白能懂。也正因如此,英国BBC跑到中国来拍古典诗词,也是选择讲述杜甫的一生,称其为中国伟大的诗人。
9、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10、他把马临阶而驻,而后颇为洒脱地喝酒吃肉。遗憾的是,杜甫以往写诗总是很注意遣词,但在这首诗里,用词却有些过于浅白了。比如首句出现了“马上”,次句又再次写到“马”,读来稍显累赘。
11、田边地角核桃树,生态文明留子孙。
1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曰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13、世界滇红文献邦,因茶载誉美名扬。
14、Autumniscomingtoanend
15、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16、待到秋来收硕果,小康日子放心花。
17、Doorbell乐评:
18、按时间先后,先来读一读王勃之作:
19、白云生处扎根深,日月精华汲此身。
20、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宋·陆游小醉初醒月满床,玉壶银阙不胜凉。天风忽送荷香过,一叶飘然忆故乡。《月夜》——唐·韦应物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三、
1、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2、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教我怎么原谅你的一厢情愿?
4、炉火纯青炼紫江,好油烹饪菜根香。
5、茶叶摇青生态好,核桃吐郁富家乡。
6、李白和杜甫,唐代诗坛的“双子星”。总有人在讨论,这两人到底谁更牛?
7、有意思的是,“春风”一词的运用可以说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而且是一语双关的,一方面指当时是赏花踏青的时节,另一方面又指少年与女子的对饮之爽快,后两句李白还点明了少年的去处。
8、再来看李白诗,显然更有味道!
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0、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个人的观点是:两人在创作题材上有很大不同,所以一般情况下可比性并不高。而且,两人本身的关系就极好,甚至达到了“同被而卧”的友好程度。因此,相信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谁更牛并不是特别重要。
11、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12、《少年行》算是乐府旧题诗,在唐代是流行的,王昌龄写了不少。李白和杜甫这两首,都是七言绝句,怎么看都有点儿相似:
13、后两句,点明少年的去处。杜甫诗把问句放在开头,李白诗则把问句放在结尾,他问:这样的少年赏完花会去哪里呢?当然是去胡姬的酒肆中饮酒。
14、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15、歌曲《茧》,由周深演唱,萨吉作词,金大洲作曲,于2021年3月20日发行。中文名:茧歌曲时长:3分26秒歌曲原唱:周深填词:萨吉谱曲:金大洲
16、心清天空旷,心清晋智永,灵静海湛蓝。灵严见舒同。驿外不寂寞,驿周韦应物,站观俏梅开。站观杨子荣。
17、这次不是起源于汉乐府古曲名了,《凉州》是唐代民族乐府第一曲调,是唐朝名将郭知运任职边关期间,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而来,《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18、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19、其实不止现在,古代诗人给自己的“孩子”——诗取名的时候,也经常重名。那么在这些同名的诗中,你喜欢哪一首呢?
20、首先,字面上很像。杜甫诗中提到的意境有:少年郎、马、美酒,李白诗中也是一样。当然,我们现在无法判断出是谁先写的,但想来这二位中肯定有一人是受到了对方启发的。
四、
1、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2、其次,两位的《少年行》想要表达的主旨在思想上也有雷同之处,都是想要从游侠少年身上表现出豪情壮志和风流倜傥,两位写作的手法虽然不一样,但终的目的是差不多的。
3、《采莲曲》其实和《将进酒》差不多,是乐府清商曲名,《江南弄》七曲之早出自梁武帝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