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元宵的古诗
1、从今好时节,萱砌罢君口。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上元夜》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6、爱月夜眠迟/爱月夜眠迟慢
7、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8、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9、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10、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11、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12、原文: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3、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14、风流谁似朱夫子,解放元宵过後灯。
15、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16、说与素娥从此去,只须依样做中秋。
17、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半剔残*,片时春梦,过了元宵。
18、《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杨广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9、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20、初过元宵三五後。曲槛依依,终日摇金牖。瘦损舞腰非为酒。长条聊赠垂鞭手。
二、关于元宵的古诗简单点的
1、命世杰,调元手。荆楚地,淹留久。看日边追诏,印垂金斗。翠竹苍松身逾健,蛾儿雪竹人如旧。愿湘江、卷入玉壶中,为公寿。
2、长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
3、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4、“双调”是宫调名,词虽然有上下两叠,或者也叫上下两片,但只是一调,不能称为“双调”。“双调”这个名词在宋代没有这样的用法。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读音为(chóng)。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解读欧阳修的这首词作于元宵节的夜晚,元宵节在宋代也叫“元夕”,也是一年中盛大的节日,元宵节的灯会也是盛大的,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5、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6、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8、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9、熏宝篆,张银烛。佳庆事,人人祝。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10、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11、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12、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春事还新。多得年时五日春。
13、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14、以下是关于元宵节诗句古诗:《汴京元夕》明代: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京都元夕》金朝: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5、野老告余春事及,夜来小雨过前坡。
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妩媚多姿的柳树稍的映衬下,明月显得是那样的善解人意,那样的温馨浪漫,在这样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怎么能辜负如此的良辰美景呢?
17、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18、元宵行乐年年事,儿女嗔人夜不回。
19、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20、出自: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三、关于元宵的古诗小学生
1、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2、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万金光射龙轩莹。绕端门、瑞雷轻振。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
5、光风霁月瑞香盘,岁岁元宵锦作团。
6、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7、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8、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9、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1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1、谁令不行乐,蹙破两眉头。
12、“双调”的词有重头与换头的分别;“重头”的词中上下片字句调式完全相同。《生查子》就属于“重头”词。词人欧阳修根据歌词的特点采取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就形成了章节的重复,歌词反复一遍,词意也有回旋往复的韵致。《生查子·元夕》对后世词作的影响这首词对后世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如南宋词人王迈《南歌子》:
13、《上元竹枝词》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4、过了元宵,见七叶蓂又飞。恰今朝、昴宿降瑞。初度果生贤,尽道丰姿绝异。翰林人物,云霄富贵。
15、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作者:雪花飘舞
16、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7、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8、宿麦连云,遗蝗入地。坡仙有句谁能继。元宵此去日无多,会看霁色生和气。
19、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
20、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2、明年屈指春来早,定是元宵不苦寒。
3、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4、行将有客同清赏,雅致高标一似梅。
5、况值元宵增感慨,十年耳冷听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