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乐府长歌行
1、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壮不努力,
2、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
3、延续文化血脉吸吮文化养分
4、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露待日晞。
5、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 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6、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7、常(cháng)恐(kǒng)秋(qiū)节(jié)至(zhì),
8、貂不足,狗尾续。——《续貂谚·成语狗尾续貂的由来》
9、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10、汉乐府·长歌行诗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11、汉乐府《长歌行》中借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的句子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翻译: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12、古筝曲:云水禅心,你可以从里边截一段用。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DUL75vqXlc/
13、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乐府·青青陵上柏》
14、说起《长歌行》,只要提到“少壮不努力”几乎每个人都能对出下一句“老大徒伤悲”,可说归说,从我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真正为时光的荒废而伤悲,否则当年就不会有什么交白卷和反潮流的英雄了。我不想把自己的顽劣归罪于那个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代的大潮的确裹挟了很多成长中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身不由己的随波逐流中终把学业给荒废掉。
15、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汉乐府•有所思》
16、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17、2)院子里长着青翠碧绿的蔬菜。 等到太阳一出来,菜叶上的露水就被晒干了。 温暖的春天在散布她的恩惠。 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壁壁生晖。 时常担忧秋天的到来。 花啊,叶啊全都枯萎了。 千百条江河都滚滚流向东海。 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返回? 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 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 中心思想:这首诗是触景生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劝导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之情。
18、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19、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春布德泽,
20、川指河流,上百条河流向东流进大海,什么时候能再向西流回来呢?喻意是时间向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二、汉乐府长歌行中感叹青春易逝的诗句
1、可是我还是一个小朋友。我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呢。
2、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
3、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4、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5、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长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7、⑸“百川”二句:以河中流水比喻光阴和人的年龄,都是一去不返。
8、朝zhāo露lù待dài日rì晞xī。
9、《长歌行》这首诗出自汉代的《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曹操:短歌行|李白:将进酒|天净沙·秋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刘禹锡:陋室铭|陶渊明:饮酒(之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汉乐府:白头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韩愈:师说|诗经:蒹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翠绿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再到老死,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13、《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14、前两句:已过去的时光,不可再回。后两句:小时候不努力,长大后悔也来不及补救。告诫人们,早早努力干好应干好的事,不要荒废时光,不能等到后悔时才觉醒。
15、长(cháng)歌(gē)行(xíng)
16、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1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18、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19、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20、这首诗有一个严肃而健康的主题,却无冬烘的说教气和空洞的概念化的毛病。它的思想内容是对不知珍惜青春韶光的人进行一次严厉的当头捧喝,其发人深省的程度是惊心动魄的。但就全诗而论,读起来却给人以循循善诱、浑朴天成的感受,丝毫不觉得生硬牵强。这正由于原诗作者是以形象思维为比喻来打动人,而不是用抽象概念当教条来教训人的缘故。全诗共十句,前八句完全让形象和比喻来说话,只有后点明主题所在的两句,才是通过形象思维提高到逻辑思维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这正是初期乐府民歌异于文人的以说教为主的作品之处。
三、汉乐府长歌行朗诵视频
1、答:赏析)乐府诗是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不用谢。
2、焜kūn黄huánɡ华huā叶yè衰shuāi。
3、百bǎi川chuān东dōnɡ到dào海hǎi,
4、乐府”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是官府的一个专职收集民间歌谣歌辞的附属机构,是从汉武帝时起。延传至今,歌词流传下来。所以称为“汉乐府”。“汉乐府”主要收集的是两汉时期的民间歌谣,现存的五十六首汉乐府民歌,多数是五言体的,作者大都是民间歌手,无详细姓名记载。宋人郭茂倩所编之百卷《乐府诗集》,正是民间乐府和文人乐府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5、但愿孩子们能保持求知的欲望而不断质疑面对的一切;但愿孩子们能真正找到学习的快乐而不仅仅是为“不悲”而不悲;但愿孩子们都不会再有我这样“老大”时忏悔的时候;但愿孩子们能在一切可能的时候为自己多增添一点人生的趣味。
6、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7、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8、小朋友们这是在古代乐府诗当中有名的一首诗。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0、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11、青青的菜园啊绿葵儿青青,清晨的露珠啊要在阳光下消失。
12、《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江南可采莲》乐府诗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