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居秋暝古诗
1、松(sōng):声母s发平舌音,韵母ōng发后鼻音。
2、空明寂静的山林,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山中的夜晚,空气特别清新。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茂密的松树林里;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涧石,发出轻轻的流水声。多么幽静而又迷人的夜晚啊。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4、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9、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10、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1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出示课件10)
13、《山居秋暝》古诗翻译是: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14、思考:山居秋暝有哪些主要意象?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15、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16、用笔清新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随意挥写,得大自在”,而又在朴素自然中有润泽华采。全诗音韵谐美,富有诗情画意。
17、山中明明有浣女、渔舟,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是“空山”呢?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19、石(shí):整体认读音节,发翘舌音。
20、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
二、山居秋暝古诗的意思
1、王维诗句“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山”指的是空旷的山野,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而“空山不见人”(《鹿柴》)中的“空山”指的是幽静的山谷,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2、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3、尤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形象鲜明,色调清丽,且静景和动景交相映衬,在整齐中有错落灵动之美。此诗典型地体现出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6、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7、王wánɡ孙sūn自zì可kě留liú。
8、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10、各位爸爸妈妈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给我们留言,比如:喜欢现在的模式还是之前的?……我们明晚再见咯~
11、空kōnɡ山shān新xīn雨yǔ后hòu,
12、山居秋暝(作者)王维(朝代)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标签:山水写景写人唐诗三百首景色人物其他译文注释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3、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14、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15、诗歌开头两联皆在描写雨后山村的自然美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灵动和蓬勃朝气,同时也创造出如水月镜般纯美的诗境。颈联则由景写到人,由静写到动,巧妙地将自然之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交融在了一起,表现了村民勤劳淳朴的性格。尾联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说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自己愿意留下来尽情欣赏,由此表现出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16、《山居秋暝》中的“月”出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即诗中的颔联。代表诗人心态的平和与安静。句子翻译为“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17、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18、常世伟——现任国际城市文学学会朗诵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23位签约朗诵艺术家之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获得第二届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暨大型《仓央嘉措史诗朗诵音乐剧》特别贡献奖。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
19、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20、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三、山居秋暝古诗带拼音的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2、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3、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6、点上方按钮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7、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8、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9、皎洁的明月从松树的缝隙间透过,那道道寒光正照着清澈的泉水,在山石山上缓缓细流。
10、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
12、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13、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14、作者诗中出现“松、泉、竹、莲”意象,都是美好高洁的,有何深意?
15、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16、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17、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18、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根据意思来背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韵译):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19、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20、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四、山居秋暝古诗讲解
1、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2、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3、意思是空寂的终南山下了一场雨之后,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传来少女的喧笑声,大概是洗衣归来了,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虽然春天的美景已经消歇,但是眼前的秋景足够令人流连忘返了。
4、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出示课件15)
5、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6、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7、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8、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
9、这里的“空”应作静解释,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的寂静,因此,才听到山泉流动声,浣女欢笑声,荷叶摆动声;另外,由于山中林木的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所以作者说是“空山”。
10、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11、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12、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13、后面明明写了浣女渔舟,怎么说是“空山”?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5、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16、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17、这时,从竹林里传出一阵阵笑声,噢,原来是欢快的姑娘们洗完衣服回来了;忽然,水塘里的荷叶哗哗摆动,原来是一条打鱼的小船轻盈地顺流而下。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8、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原诗文如下:
19、题解(出示课件6)
20、首联写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清幽明净,自然美景。满意回答别忘了好评哦*^O^*
五、山居秋暝古诗词王维
1、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2、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3、作者:王维朗诵:常世伟
4、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5、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6、《山居秋暝》和《过故人庄》一写山水,一写田园,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回归自然的愿望。《山居秋暝》以清新自然之笔触描写清新之山水,给人以清、雅、净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纯净和自然生活的向往;《过故人庄》则着力描写农家生活的质朴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7、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8、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9、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10、山居秋暝(唐)王维原文译文对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12、《山居秋暝》中的描写雨后清新的句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意思是: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山居秋暝》是一首写山水的名,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其中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2)
14、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15、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puXuewaNG.com』
16、《山居秋暝》年代:唐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8、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2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六、山居秋暝古诗
1、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