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朱元思书翻译
1、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2、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3、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5、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
6、★弯道超车丨课文详解:八上《三峡》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9、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10、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11、选自《吴均集校注》。《与朱元思书》就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12、吴均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
13、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14、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6、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
17、(19)反:同“返”,返回。
18、以对偶句发端,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形象气势,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19、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
20、★赵一曼:更名改姓,换了人间
二、与朱元思书翻译少字
1、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3、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4、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5、(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7、总分结构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写水之异,山之奇。水从两方面写:清,急山的特点:奇险绝
8、风尘与烟雾都已消散,天空与青山浑然一色。(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水路,奇异的山水,天下。
9、两岸高山,都长满了茂密苍翠,让人心生寒意的树木,(山峦)凭借着地势争着向上,仿佛相互间比拼高远,争着向高远处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山石,泉声泠泠,清脆悦耳;美丽的鸟儿交相鸣叫,鸣声嘤嘤,和谐动听。知了长久地鸣叫,永无休止;猿猴千百遍哀鸣,声不断绝。那些像鹞鹰一样冲天直上的人,见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自己的内心;那些忙着经营治理国家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枝干遮蔽天日,在白天也像傍晚那样昏暗;疏落的枝条交相掩映,日光时不时也会从枝叶缝隙中穿过。
10、★生命的诠释:虎胆英雄杨根思
1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2、提示: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13、《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14、丨综合整理:《七彩语文·初中》编辑部
15、★弯道超车丨课文详解:八上《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6、(4分)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7、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数词)
18、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19、窥谷忘反。窥,古义:看,观察,侦查。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20、没有第二个,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三、与朱元思书翻译及注释
1、(12)激:冲击,撞击。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3、鸢飞戾天者。戾:古义:至;今义:罪恶。
4、白话文:蝉儿和猿猴一直在叫。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也就平静下来了。整天忙于农务的人,看到这些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5、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6、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7、(1)猛浪若奔()(2)猿则百叫无绝()
8、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9、(6)急湍甚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正常为“急湍甚于箭”。甚,超过。
10、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11、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12、横柯(kē):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13、(2)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已具备。
14、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15、不得志,不显贵,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16、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心生寒意的树。(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借着自己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仿佛都在争着比高远,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成百上千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然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17、(13)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18、甲文中有一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4分)
19、缥(piǎo)碧:青白色。
20、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
四、与朱元思书翻译简短100字
1、★张太雷:于无声处听惊雷
2、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3、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此文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他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4、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5、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6、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白话释义:
7、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8、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9、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1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是从“奇山”“异水”两个方面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其中,“异水”分为:“水清”和“水急”两方面“奇山”分为:“山之形”“山之声”“山之理”“山之色”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13、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
14、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15、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弯道超车丨课文详解:八上《回忆我的母亲》
17、(1)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共色:同样的颜色。
18、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地啼叫不绝。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1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0、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五、与朱元思书翻译简短50字
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
2、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