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咏鹅古诗配画(精选文案85句)

一、咏鹅古诗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6、③红掌:指鹅红色的脚掌。拨:划动。清波:清澈的水波。

7、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所以,请跟我读古诗吧——

9、(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侯侯老师读的古诗)

10、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中红掌的“红”读第二声。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原文: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注释:①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②拨:划动。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鹅啊,鹅啊,鹅)曲项向天歌。(弯着脖子向天歌唱)白毛浮绿水,(雪白的回羽毛漂浮在碧波的水面

1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5、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潍坊文华小学一年级7班的黄靖涵,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古诗是《咏鹅》。请大家跟我一起背诵哦~

16、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17、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8、欢迎大家给侯侯老师留言,与我互动……

19、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0、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咏鹅古诗配画

1、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咏物诗”,相传是其七岁诗的作品,骆亦因此被目为“神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2、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3、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6、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7、鹅,弯弯的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一对红掌拨起清水波。

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①咏:指用诗词等来描写、赞美某一事物。

10、(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1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1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译文 大白鹅啊白鹅,你也就只能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1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5、yǒngétángluòbīnwáng咏鹅唐骆宾王ééé鹅,鹅,鹅,qūxiàngxiàngtiāngē曲项向天歌。báimáofúlǜshuǐ白毛浮绿水,hōngzhǎngbōqīngbō红掌拨清波。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1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9、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必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三、咏鹅古诗田字格书写

1、①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红掌拨清波。(红色的脚掌轻轻地划答拨着清澈的水波)古诗咏鹅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创作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翻译: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9、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

10、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可以理解为模仿鹅的叫声。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就是脖子。曲项,弯着脖子。歌,唱歌。这两句让人想象出,一个7岁的儿童在对鹅作诗,他指着鹅说:鹅,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11、这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5、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8、鹅 , 鹅 , 鹅 ,

19、骆宾王,字观光,与王勃、杨炯和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20、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四、咏鹅古诗解释意思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情智品德丨超高点击丨经典绘本集

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译文: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9、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浮”含游,“拨”含行,二者连成一体,再加上“向天歌”,简直逼真如画了。

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2、诗意《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鸣叫、鹅的样子以及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原文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1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5、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1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19、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20、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五、咏鹅古诗作者是谁

1、《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鸣叫、鹅的样子以及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写,形象生动,明白如话,读起来朗朗上口,深为人们喜爱,流传很广。

4、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上一篇上一篇:端午节的诗句10句(精选文案141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