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1、有“东南第一山”美誉的雁荡山,位列“三山五岳”中的“三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雁荡山》一文中直言:“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出自其《梦溪笔谈》,因被中学语文课本选入而广为大众所知。雁荡山,又称雁山,古称雁宕山。因其山顶有积水长草之洼地,芦苇茂盛,结草为荡,据传每当秋季南飞大雁多宿于此,山亦名为雁荡山。
2、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3、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B.皆后人以贯诗名之也。
5、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6、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7、(1)威尼斯是“海中的城”。领起全文。
8、(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苏轼的名句。
9、译: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10、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11、然而:这样,可是(却)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下车: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13、(3)《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的意思。
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15、牺牲:做祭礼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6、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17、D.外电认为:根据英美前不久发表的研究报告,如果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15至2020年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强国之一和严太地区的“霸主”。
18、位于合掌峰下灵峰寺,天圣九年(1031),僧文吉建,初名碧霄庵。康定二年(1041)赐额,改称灵峰寺。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归并丛林,宣德年间废。清朝康熙乾隆间重建。1934年僧白波重建。1960年后,作为灵峰招待所使用,今为林曦明艺术馆。
19、从唐朝到宋朝,乐清县已经修建寺院62座,名僧辈出。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
二、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的微是什么意思
1、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宁八年)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3、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4、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5、活人:养活人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
6、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
7、1用心:用,因为;心,心思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意思就是:也(可算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9、位于谢公岭东、东石梁洞外石梁寺,庆历二年(1042)建。明朝初年改院。康熙年间重建,称石佛寺,在其东建普照院(一名姜园寺)。今为竹园。
10、D.比喻列数字举例子引用
11、(1)下列各句不属于判断句的一个是()
12、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13、您好!雁荡山高铁站距离我们金林山庄约2公里、车程约10分钟,预订入住有车提供免费接送站服务,极为方便。
14、(1)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1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16、C.伟人都是懂得谦虚谨慎的人。
17、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
18、(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19、“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20、A.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在文学上的代表作有:诗歌《女神》、历史剧《屈原》。
三、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的具体古今异义
1、到了宋朝,雁荡山已经大盛。
2、伤心:心灵受到损伤故祸莫憯(古同“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
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岂敢留璧而于大王得罪乎?)
4、去就:舍生就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5、“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6、10于是:在此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7、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8、唐朝和尚贯休写《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诗句。这(座)山南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向前(可以)俯视大海,但(当时一般人)不知道雁荡、龙湫所在的地方,后来(宋代)因为采伐木材,才开始见到这(座)山。
9、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0、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11、(1)“火”(2)勉励、鼓励(3)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4)司马光
12、礼部贡院考试进士之日,在阶前设置香案,主持贡举的官员与参加考试的举人对拜,这也是唐朝旧制。举人所坐的考位,一应物品的供给陈设甚为排场,有关部门还给准备茶水和饮料。
13、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我观察雁荡山的这些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险峻、怪异,向上耸立的、高约千尺。
14、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亦具体而微者雁荡)
15、北面:面朝北(称臣)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6、杨惠东·灵峰耸翠·136cm×68cm·2016年
17、位于西外谷雷洞岩南石门寺,咸平三年(1000)建,明朝废,今成耕地。
18、1中间:当中夹杂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9、D.“它为什么逃得这样快呢?”一句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起到了提起下文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20、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的翻译
1、D.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2、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
3、(8)窦娥“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天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这句话()
4、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一核舟)
6、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7、10颜色:脸上的神色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8、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讵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讵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9、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10、——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
11、下面各句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2、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13、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
14、C.听着先生的谈话,使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15、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16、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巡视温州,曾到雁荡山做了实地考察。他对雁荡山的地貌特点做了精心观察,并联系黄土高原的地形做了类比分析,正确推断出雁荡山的成因,是由于流水侵蚀的作用,才使平原变成山岳。创作了这篇文章。
17、(2)“海中城”的“明媚”。写了威尼斯明媚绮旖、醉心迷人的自然风光。
18、B.蟾蜍鼓动舌头→绒毛被吹动→传到蟑螂全身神经→传到腿部肌肉神经→腿部运动。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20、原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五、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出自
1、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夫人:那个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4、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4)每根尾须上有许多细软的绒毛,|?一有轻微的空气流动,‖它们就会缩到孔里。
6、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
7、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
8、⑥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9、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10、师徒:军队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11、从周围山地外面远望这些山峰,什么也看不到;走到山谷里面,(才看到这些山峰)峭拔林立,直冲云霄。推究它(形成)的道理,应当是被山谷里的大水冲刷,沙土都冲走了,唯独(剩下这些)巨大的岩石巍然挺立(在那里)。
12、说明:本文雁荡山十八古刹内容,参考了杨舞西《雁山佛寺十八刹》一文。
13、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14、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15、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不于时拘,于余学。)
16、京师百官上日,唯翰林学士敕设用乐,他虽宰相,亦无此礼。优伶并开封府点集。陈和叔除学士,时和叔知开封府,遂不用女优。学士院敕设不用女优,自和叔始。
1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18、对下面的几段文字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9、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
20、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六、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1、(5)在括号内写出加点词的意义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王维的名句。
3、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4、(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5、有求必应题头有三个方框:所有区域,景区,类型,您可以到里面按要查的条目进行查讯,便可知您所需了解的内容.钟导
6、模拟:想象,揣摩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7、(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例如:
8、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
9、便宜: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②方便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10、A.明查秋毫觥筹交错后裔荷枪
11、温州雁荡山(是)天下奇特、秀丽(的一座山),但是自古以来的地图地理资料(对雁荡山)都不曾有记载。(宋代)祥符年间,因为要建造玉清宫,开山砍伐木材,才有人发现这座山,这时还没有山名。根据西域书记载,罗汉(名叫)诺矩罗的,住在中国东南大海边的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
12、(3)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
13、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
14、A.恩格斯、牛顿、歌德都是谦虚的人。
15、古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尔是过”即“过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16、吏二缚一人诣王。(二吏二缚一人诣王)
17、即时消息关注“语文月刊”微博,多转发、分享给朋友!
18、D.伟人不会是骄傲的俘虏。
19、掭以尖草。(以尖草掭)
20、上面所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置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
1、第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2、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
3、——阉党之乱中,当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四海这么大,又会有几个人呢?(“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置。“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