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在狱咏蝉拼音版古诗(精选文案122句)

一、在狱咏蝉

1、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

2、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3、《yǒngchán/zàiyùyǒngchán》tángdài:luòbīnwáng

4、在蒙难时,骆宾王以蝉比兴,以蝉比喻自己。露重,蝉翅轻,无法高飞;风多风大,难保自身芳香。

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一联转开,进入想象,实际上是用来描写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上面的势力太大啊,我像这寒蝉一样,即使展翅也难高飞,即使鸣叫,因为风太大,也没人能听到。我虽高洁,力量太过微小啊。

6、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7、此诗正文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8、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

9、“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黑色的鬓角,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白头吟”是乐府曲名。但是用在这里,不见得是乐府曲名的意思,我们把它简简单单地理解为“吟白头”也许更加合适。

10、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11、欢迎关注听读写诵诗书音画

12、这首诗是初唐四杰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患难之时,歌咏蝉的高洁品性,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郁闷悲伤之情。

13、来lai对dui白bai头tou吟yin。

14、那堪:一作“不堪”。白头吟:乐府曲名。露重:秋露浓重。

15、秋天蝉声唱起,让我的思绪沉沦。

16、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17、露lu重zhong飞fei难nan进jin,

18、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十二侵”部的五言律诗,押韵合仄。这个就不多分析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本人关于平仄格律的专栏文章。

19、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20、无论如何,就是这次起兵葬送了骆宾王,让他从此不知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我们常常讲,唐朝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许多诗人,但是,同样是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吞没了不少优秀的诗人。这就是历史的复杂之处吧。

二、在狱咏蝉拼音版古诗

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2、lùzhòngfēinánjìn,fēngduōxiǎngyìchén。

3、谁shui为wei表biao予yu心xin?

4、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5、(蒙冤受屈)骆宾王《在狱咏蝉》

6、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深秋季节寒蝉不停地鸣唱,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在狱咏蝉》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诗作。这首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全诗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7、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侵)。

8、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9、“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一腔心思,无人可诉,诗意一发不可收拾,纵横而不低垂。他这里却显示出愈败愈勇的激情,后这两句属于画龙点睛之笔,直接提高了整首诗的思想层次。

10、✦曩时:前时。✦将:抑或。

11、这是一首蒙难时的感慨诗作。

12、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13、《在狱咏蝉》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作用:借蝉的高洁品行来“寓情于物”,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该诗表达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的妙处:象征用象征物靠联想来暗示象征义,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14、bukanxuanbinying,laiduibaitouyin。

15、xīlùchánshēngchàng,nánguànkèsīshēn

16、唐诗三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7、búkānxuánbìnyǐng,láiduìbáitóuyín。

18、唐高宗仪凤年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19、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20、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三、在狱咏蝉 骆宾王

1、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2、《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这两种说法,后者无甚根据。前者也觉偏颇。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3、《在狱咏蝉》的思想感情:此诗作于作者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4、✦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5、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被人陷害,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骆宾王在狱中听到蝉鸣,有感而作此诗。全诗咏烊自喻,以蝉的高洁,喻自己的清廉,奸物我统一起来,且语多双关,用典自然。

6、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7、闲话唐诗三百首:在狱咏蝉

8、✦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9、深:一作“侵”。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10、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11、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12、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13、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采用了托物比兴,寓情于物的艺术手法。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14、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赠送给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蝉般的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后悲鸣的寂寞心情。

15、无wu人ren信xin高gao洁jie,

16、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穷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17、先看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所谓西陆,就是秋天。《隋书·天文志》讲:“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根据这个原则,春天可以叫东陆,夏天叫南陆,秋天叫西陆,冬天叫北陆。所谓“西陆蝉声唱”,其实就是秋日蝉鸣的意思。那南冠又是怎么回事呢?现在一般的唐诗选本也罢,乃至中学课本也罢,讲到南冠,都直接解释成囚徒。所谓“南冠客思深”,就是我这个囚犯思绪万千。这个解释没错,但是,南冠的含义,可远比囚徒要深。为什么呢?

18、露太沉重很难飞进,风太大,鸣叫声很容易被埋没,比喻现实中的压力,借蝉比喻自己被陷害入狱的现境。

19、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20、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四、在狱咏蝉 骆宾王翻译

1、前两联写蝉的动静和自己的心态,悲苦之情溢出笔端。

2、✦“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3、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4、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5、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6、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7、西陆:指秋天。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8、我的处境困忧,遭难被囚,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像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

9、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

10、不能忍受你煽动黑色的翅膀,对着我这鬓发苍白的牢狱之人唱你凄凉的歌。

11、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图为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这首诗也用到了南冠这个词语。所以,南冠即俘虏的代称。

12、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13、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14、“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接首联,是隔句相承。第三句承接第一句继续写蝉,第四句承接第二句继续写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字面意思是,蝉凄切的悲声仿佛是在一遍遍吟唱卓文君的《白头吟》“凄凄重凄凄”,这声音真难以让人忍受。深层意思是,蝉啊,你不该对着我这鬓发苍白的牢狱之人唱你凄凉的歌。你的吟唱正好刺痛了我的内伤,正好引起了我的愁思。骆宾王巧借“白头吟”用来一语双关,加深了原意。首联写听觉,由蝉及人,闻蝉声而动客思;这一联写视觉,由己及蝉,观玄鬓而自悲伤。

15、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16、“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接首联,是隔句相承。第三句承接第一句继续写蝉,第四句承接第二句继续写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深层意思是,蝉啊,你不该对着我这鬓发苍白的牢狱之人唱你凄凉的歌。你的吟唱正好刺痛了我的内伤,正好引起了我的愁思。

17、我心中自坦荡清白,如此,足矣。

18、《在狱咏蝉》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不但没有无病呻1吟,更非“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平常慨喟。它抒写的是含冤莫辨的深切哀痛。

19、wurenxingaojie,shuiweibiaoyuxin。

20、唐诗三百首|《望月怀远》张九龄

五、在狱咏蝉并序

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意思是,秋天蝉声不断,引起了身陷囹圄的诗人的无限愁思。诗人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情感从何而来,是因闻见了蝉声。该诗用起兴对起开篇,将蝉声与愁思对举,两相映照,下笔自然,工稳端庄。即是咏物,物必在先。首句咏蝉,次句写己。咏物非本意,借物抒情才是目的。首联两句诗衔接自然,浑然天成。写蝉时,抓住两点:时间是秋,动作是唱;写人时,抓住三点:身份是囚犯,心理活动是愁思,愁思的程度是深。

2、“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诗人字字咏蝉,字字借蝉自况。“露重”、“风多”言环境险恶;“飞难进”言难以进取;“响易沉”言声音难以发出。蝉如此,我和它还会有什么两样?这两句诗至少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在咏蝉,深层意思是在借物抒怀。

3、杨雨、康震简短讲解唐代三首《咏蝉》诗

4、说起来这和武则天息息相关。当时虽然还是唐高宗时代,但武则天已经晋升天后,在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武则天一路上位,不知打破了多少规矩,突破了多少底线。而这些规矩和底线,恰恰是骆宾王作为一个士人内心坚守的东西。骆宾王当时的身份是侍御史,算是监察官员。监察谁呢?他居然监察到武则天头上去了,不断上书武则天,奉劝她就此止步。这当然会触怒武则天。于是就有人见风使舵,诬陷他贪污。监察官员自己贪赃枉法当然是重罪,所以,骆宾王被抓起来,关在大理寺的监狱里,等候命运的裁决。一旦到了这个地步,确实就是对人心志的极大考验。达观如苏东坡,在狱中不是也会写下“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这样颓丧的诗吗?那么,骆宾王这首诗会怎么写呢?

5、在狱咏蝉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德的高洁,表明诗人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在狱咏蝉是一首咏物诗,名为咏蝉,实为自表心迹。秋蝉鸣引发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囚牢的哀思,秋蝉“飞难进”“响易沉”,而自己与与它一样遇到打击,有苦无处诉的无奈忧愁;同时,诗人以秋蝉的高洁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诗人抒写了因无罪被诬,无人相信自己的高洁而为之辩白的忧愤。但忧愤之中又有着超然的心态,不愿与俗流为伍。

6、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7、《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诗人在序文中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姬奭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

8、诗人的“咏蝉”,是在狱中听到蝉在树上的鸣唱,触景生情,巧妙地用“咏蝉"抒发情怀。以蝉咏人,以人咏蝉。

9、骆宾王大家都知道,是初唐四杰之一。神童出身,七岁就写下那首著名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入选了小学一年级课本,一举成为所有中国孩子的童年回忆,知名度不亚于李白的《静夜思》。事实上,骆宾王也是“初唐四杰”中留下诗作多的人。但是,这首咏蝉诗很不一般,它是一首在狱中写就的诗。有道是“文章憎命达”,诗人大多天真,又喜欢说话,有时候说多了,不免触犯各种忌讳,常常被贬官,或者干脆当不了官。但是,不得志归不得志,一般还不至于达到身陷囹圄的程度。骆宾王何以至此呢?

10、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11、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12、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13、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4、咏蝉/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穷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15、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16、✦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予心:我的心。

17、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18、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19、《书后品》列其书为上之下品,评云:“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

20、ùzhòngfēinánjìn,fēngduōxiǎngyìchén

六、在狱咏蝉

1、wúrénxìngāojié,shuíwèibiǎoyǔxīn

2、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西陆:指秋天。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也用来比喻人正当盛年。

3、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4、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也用来比喻人正当盛年。

5、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6、西xi路lu蝉chan声sheng唱chang,南nan冠guan客ke思si侵qin。

7、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

8、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9、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10、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11、正是这裂帛一问,将自我高洁表露无遗,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世千百年文人所喜爱和引用。

12、收听音频,末尾有问题,留言回答,每周统计点赞高的用户获得精美图书一套。

13、búkānxuánbìnyǐng,láiduìbáitóuyín

14、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

15、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假借蝉的口气来写蝉,表面看来是蝉在自说自话,其实全部是诗人自己的心声。全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喻成蝉。全篇还采用双关的手法,从颔联开始,句句写的都是蝉,但句句其实又都是自己。那“玄鬓影”和“白头吟”,既是蝉,也是囹圄中的自己。那“露重”和“风多”既是蝉的境遇,也是自己的遭际。而结尾的蝉的一问,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声声呐喊。

16、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17、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18、luzhongfeinanjin,fengduoxiangyichen。

19、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20、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这可能是骆宾王下狱的真实原因。

1、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2、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上一篇上一篇:人间真情的古诗词四年级上册(精选文案10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