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听的词牌名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等。
3、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4、代表作有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等。
5、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名字得自于西施溪边浣纱的故事。浣溪沙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节奏多明亮、欢快。
6、(词牌由来)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7、(苏幕遮)我觉得这个词牌名挺好听的,也很适合当名字。我有个同学曾用它当过笔名哦,不过现在自己起了。
8、据说,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本名《谢秋娘》,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0、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1、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12、前后阕全同,但末句不能犯孤平。
13、仄仄平平平仄平(其中第第五字可平可仄)。
14、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
15、此曲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16、43:昭君怨。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17、一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唐教坊曲。
18、44:鹧鸪天。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19、踏莎行又名“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等,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另有四仄韵的变体等。“莎”是一种野草,清明节前后踏草是唐宋时期很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踏莎行”词牌初就是咏诵踏青活动的。
20、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二、好听的词牌名冷门
1、↑↑点击上面蓝字读史免费订阅
2、14: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3、(词牌由来)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4、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此词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无常,尤其以尾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为精彩。
6、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7、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8、忆江南亦被称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调笑令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乌夜啼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9、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10、38:行路难。词牌名。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11、苏轼一首《念奴娇》流传千古,可你知道“念奴”是谁吗?柳永一曲《雨霖铃》凄婉动人,可你知道“雨霖铃”初是唐玄宗在雨夜哀叹自己无法保护杨贵妃吗?“踏莎行”的“莎”还在读shā?…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4、21: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15、东城渐觉春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1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7、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8、此词精彩的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以景代情,写尽相思。
19、此词上片直写杨氏家族盛时华清池的繁华热闹景象,暗斥唐玄宗宠爱贵妃,在虚幻的太平中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下片紧承上片唐玄宗因宠爱贵妃而导致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
20、桂枝香的知名作比较少,压卷之作当然是北宋王安石这首千古绝唱《桂枝香金陵怀古》:
三、好听的词牌名三字冷门
1、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第一字可平可仄)
5、24: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6、华清引,因苏词赋华清旧事,故以为调名。此为双调,四十五字,均用平声韵,上片22字、下片23字4句3仄韵。以苏轼的《华清引·感旧》为代表,此调止此一词,平仄当遵之。“引”字,大致是较长词调的通称。
7、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8、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9、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10、好听的词牌名有:清平乐、长相思、定风波、苏幕遮、南歌子、相见欢、念奴娇、虞美人、华清引。
11、“蝶”和“花”在一起本来就很美,而一个“恋”字更是锦上添花,这个“恋”字用得实在精彩。
12、浣溪沙的代表作是晏殊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3、西江月的变体比较多,正体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一仄韵。除了押韵和平仄,西江月词牌有对仗要求,一般上下片的前两句要对仗。
1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5、33: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16、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17、51: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18、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19、原为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名。调名来由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另一种说法是唐李白作应制《清平乐》三首,后来用为词调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杨宪益在《零墨新笺》中所说:“此曲乃南诏乐,因官得名;李白之有其辞,犹之有《菩萨蛮》辞也。”
20、青年、壮年、老年,不同的雨,不同的心境,写尽词人的一生。
四、好听的词牌名知乎
1、25: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47: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3、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4、周邦彦度曲,对四声的安排有要求,安排好了音阶起伏有致,缓急有序(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四声这个词牌的词会很难听)
5、另外词还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为了简便,我仅将单调和双调各举一例来回答。
6、这首词精美、婉转、动人,包含无尽相思之情。
7、⑴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长相思”等)
8、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